分享

春龙节里话丰年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4-13
图片
图片

农历二月二是我国过完春节后的第一个民俗节日,这一天被称为“春龙节”,也有的地方叫“青龙节”,民间传说,这一天龙也会像其他冬眠的动物一样苏醒,并行云布雨,坊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农历二月被老百姓冠以仲阳、杏月、丽月、春中,大概是因为仲排在第二位,本月风和日丽、杏花次第开放的缘故。这样的一个节日处在惊蛰、春分、雨水之间,冰雪消融已久,植物已经从嫩芽伸展出绿叶,青蛙、蛇等冬眠的动物闻雷而动。到处生机盎然。陪伴着如油的雨,菜花盛开,黄色满园春满陂;杏花开了,一朵朵胭脂扣摇曳在枝头;清风徐来,春愁荡漾着一江水,在杨柳依依的树下,相依相偎的青年男女;荠麦青青的田间地头,人们忙着春耕备种,这一天因此还有“农事节”一说,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用耕牛”之说。

图片

在春风里,孩子们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春雨里,听见禾苗拔节的声音,在春花间,欣赏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春天的温暖里,溯源二月二的传说与风俗人情。

在天文历法上,我们的祖先将黄道附近的星象按照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分为二十八宿,以此作为观察天象的参照物。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形似龙图腾的星座,每年农历二月二晚上,东西南北方位中的东方苍龙星宿就像龙角一样,从东方升起,所以就叫龙抬头,恰好这时候,太阳高度角到赤道附近,天气回暖,阳气上升,大气中形成了雷雨云,老百姓认为龙抬头,伴随着花季,雨季即将来临,蓬勃的春天开始了。

二月二春龙节的习俗差不多和端午节一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为什么老百姓要吃黄豆,我小的时候,就认为这一天就是吃豆子的时节,还武断的认为小孩子吃了豆子,身上就不长痘子,现在想想,真是幼稚,那时候自以为很聪明,全然不懂得勤学好问出真知的道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在于此,你若让我的父辈们说出个所以然来,恐怕他们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

图片

神话传说中,因为人间发生了战争,人们因为自相残杀,触犯了天规天条,玉皇大帝命令天河龙王不准降雨到人间,结果是大旱三年。天河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私自降水拯救人类,玉皇大帝惩罚他,把他压在昆仑山下,并给众神说,“若要救天龙,除非金豆开花”,金豆怎么会开花呢,这不是难为人吗?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老百姓在晒粮食的时候得到了启发,就用炒玉米、爆黄豆的让金黄的玉米、黄豆开了花。你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第二天,玉皇大帝就把天河龙王给放了。每年的二月二,孩子们都要剪头发,以此图一个好彩头。什么原因呢?老百姓就说了,正月里剪头对舅舅不好,所以一直捱到二月二,男孩子的头发都到耳朵根子了,才去理发,不然怎么见人呢!所以这一天也是破禁忌的一天,古人真是够迷信的。因为惊蛰前后,害虫益虫都出来散心了,人们就在水缸、床头,把草灰撒在地上,而且一直把灰撒到院子外,这叫“引龙回”,是祛除毒虫的一种方式。但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仪式,记得那一天很早,我的祖母就拿着小木棍去敲敲床头,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向向家流”,那时候的人真是穷怕了。又敲敲锅台,说:“二月二敲锅台,白米白面锅里来”,那时候的人真是被饿怕了。又敲敲缸沿,“二月二敲缸沿,蝎子蚰蜒都不来”,你别说,我小的时候,蝎子蚰蜒随便翻一块砖瓦,几乎下面都有,那个蛰了人,可真受不了!这一天去理发,人们还认为是“龙抬头,走好运”,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剃龙头”,寓意鸿运当头。春龙节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不能洗衣服,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这规矩,真够多的,幸亏我爹娘没教过我这些。

图片
图片

以上都是我对自己以前过春龙节的回忆,自从我当了老师后,每年的农历节气里,我都带着学生们做一期农历的手抄报,孩子们通过朗读相关节气的诗歌辞赋,增强了对传统的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充分的获得感,通过学习古诗文有获得感,也有作为中华儿女祖辈相传的民族文化精华的成就感。

图片
图片

关于春龙节的诗歌,孩子们搜集了明朝诗人韩奕的《二月二日寄友》,“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白居易的《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长安房贵,居大不易,吃个青菜,到郊外踏踏春还是可以的。宋人贺梅子贺铸有《二月二席上赋》,“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这首诗歌挺有意思,有点纵情山水的味道,他是那个写“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贺知章的后代,有诗歌遗传的基因。还有宋代词人张耒的《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很有才华。清朝人蔡云写了《撑腰糕》,“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撑腰糕是浙江地方民间流传的一种糕类小吃。名字由来二月初二,以隔年糕油煎食之,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故称“撑腰糕”。是一首接地气的诗歌,学生们听着饶有兴趣,就对田园诗产生了兴趣,很想探究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自然自觉地把自己情意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了。这也许就是兴趣与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了。

图文:闫正华

编辑:徐晓伟

审核:贾宗英  唐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