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置身于宁静 2021-04-13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奥地利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

● 作家

茨威格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出身优渥的茨威格早年经历十分顺遂,与当时所有沐浴着欧洲19世纪文明光辉的青年一样,坚定地认为未来世界是美好的,但是,残酷的“一战”彻底撕裂了这些单纯的幻想。茨威格看到自己曾经认同与坚守的东西不断崩溃,他在无力反抗现实的同时,也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精神的绝路。

尽管如此,经历战争后的他内心依然有一丝亮色,那就是与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相识相聚,还有他的收藏爱好。他收藏古版书,收藏作家手稿和大文豪们的遗物。茨威格在收藏手稿方面,做了一件几乎没有人做过的事:他要求他的作家朋友们捐献手稿。非常幸运的是,他的朋友们积极响应,奉上了自己的手稿。

茨威格的收藏经历也悄然给了后来的导演韦斯·安德森拍摄《布达佩斯大饭店》许多灵感。电影里有两个人物是茨威格本人的写照,一是汤姆·威尔金森演的作家,另一个是那位作家被戏化了的年轻形象,由裘·德洛扮演。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看不见的珍藏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过一篇小说《看不见的珍藏》。小说发表于1924年,写得回肠荡气,让人潸然泪下。那一年,茨威格43岁,已经有了丰富的阅历,饱尝了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尽管如此,在他阴郁的天空里依然有一丝亮色,那就是与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相识相聚,还有他的收藏爱好。他收藏古版书,收藏作家手稿和大文豪们的遗物。

《看不见的珍藏》的写作手法极其简单,主人公在火车上与柏林最有声望的艺术古玩商之一不期而遇,古玩商准备去乡下收购艺术古玩,尽管当时通货膨胀、战火不断,但艺术古玩市场却很热火,古玩商的存货供不应求,不得已他要去寻找新的货源。茨威格应该是一个狂热的收藏者,否则这篇小说就不可能写得如此入木三分,酣畅淋漓,他对收藏者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情感真挚。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茨威格对文学格外虔诚,所以他对旧书和作家手迹的收藏,除了一般收藏家拥有的那种执着和热爱之外,还有一种文学意义上的亲近,他也具备着一般收藏家所不具备的收藏优势。每一个收藏家,都有自己浪漫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比藏品更容易被收藏者们津津乐道。茨威格中学时代就开始收藏诗人、演员、歌唱家们的签名,与此同时,他对另一种收藏的兴趣慢慢浓厚起来:搜集天才人物的遗墨。他开始收藏诗歌或者乐曲的原迹,他认为从原迹中可以看到一件艺术品产生的过程,可以了解作家或者艺术家的想象和直觉飞扬流淌的过程。他推崇歌德所说:倘若你想完全领悟伟大的杰作,你不仅要看到它们的成品,而且必须了解到它们的形成过程。但这样的幸运,却极少能获得,因为幸运只会亲近那些百折不挠的淘金者。茨威格在他的第一套公寓里,没有置办奢侈豪华的家具,墙上悬挂的是布莱克的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它们成了房间里最引人注目、最有价值的东西。它们更像是茨威格的信仰,这至高无上的供奉,表达了一个虔诚的收藏者对这些文艺天才无限膜拜的敬意。

“我们那座在卡普齐纳山上的房子成了我欧洲朋友的落脚处,有谁没有到我们那里做过客呢?”

“每到夏季,这些人给我们带来多少畅谈文学艺术的愉快和美好时光呵!”

—— 1935年,茨威格在住所前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如同每一位收藏者一样,茨威格遇到自己钟爱的手稿,也常紧张,焦虑,进而激动,狂喜。茨威格喜欢了十多年的一首诗歌的手迹被他发现时,他“简直不敢碰它一碰”。除了访古旧书店、古玩市场,他也参加拍卖会。尽管家中富裕,但他成年以后基本靠个人的稿费维持生活,可想而知,他想随心所欲拍下自己喜欢的手稿,也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他竭尽所能购买自己钟情的作家手稿。茨威格并不像鲁迅那样喜欢记日常开销的流水账,否则就能计算出他在藏品上的花费到底在总收入中占多大比重。我只能想象,这种花费一定不少。

在《昨日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茨威格如何喜不自胜、如数家珍地陈述自己搜求手迹的过程。一次拍卖会上,茨威格晚到一天,结果发现想要的一件莫扎特手稿,被判定是假的。这种幸运和购走真品的幸运感几乎是同等的强烈。非常有趣的是,他手里本来有一份莫扎特的乐谱,可惜一小段被人剪去了,突然那一小段被剪去的乐谱竟然奇迹一般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拍卖会冒出来了,茨威格毫不犹豫拍卖了下来。这是多么浪漫传奇的一段经历。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茨威格在收藏手稿方面,做了一件几乎没有人做过的事:他要求他的作家朋友们捐献手稿。像他这样集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诗人为一身且有如此巨大创作成就的人,竟会要求朋友们捐献手稿,何其有趣。非常幸运的是,他的朋友们积极响应,奉上了自己的手稿。罗曼·罗兰给了茨威格一卷《约翰·克利斯朵夫》手稿,里尔克把他最畅销的作品《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手稿给了他,克洛岱尔给了他《给圣母的受胎告知》手稿。高尔基给了他不少草稿,弗洛伊德给了他一篇论文的手稿。茨威格说:他们都知道,没有一家博物馆会精心保存他们的手迹!这倒是一句实话,那些把手稿捐献给博物馆和图书馆的作家们,根本无法想象能有几个人对他们的手稿感兴趣。与其说这是作家想流传后世的一份虚荣的妄想,还不如说是在忍受寂寞而又冷清的漫长岁月。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茨威格的藏品到底有多丰富,没有相关的资料显示。他的珍藏现在遗落在何方,也无从知晓。他是一个反战的战士,以自杀的方式进行了最后的反抗,其实离二战胜利也没有几年了,他的离去让人不胜悲痛,唏嘘不止。幸运的是,他的文字、他的故事留下来了,这是令人欣慰的事。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历史资料、电影剧照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身为作家,没有人比茨威格更努力在“朋友圈”征集了一座“文学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