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行业公司真的会对员工电脑进行监控吗?

 叒叕又双 2021-04-13

企业管理涉及到多方面,许多管理者表示员工上网行为管理有困难。尤其是针对互联网公司,中小型企业管理者没办法看到员工的工作状态,但是据调查显示,目前员工不规范上网行为已经非常常见了,员工上班期间长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行为,对于小公司来讲不仅不利于好的办公风气形成,企业员工不规范上网行为不仅会导致局域网网络问题频现员工办公效率也会低下。当前,一些员工上班时间聊QQ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行为,干着与工作无关,对待工作散漫,降低工作效率,如果人人都如此总体会降低公司效益。商场如战场,公司局域网办公风气差、局域网使用不畅通、网络病毒经常攻击员工电脑、员工离职带走公司重要信息资料,这些行为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法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互联网公司为了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公司重要信息资源,同时避免员工长期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行为演变成为消极怠工的状态,许多企业管理者选择在员工电脑上安装监控软件来管控员工的诸多与工作无关的上网行为习惯。

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行为包括:

(1)安装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通讯工具,比如:qq/微信/msn/icq/skyper/uc和popo等。

(2)利用办公电脑在办公时间访问bbs/博客和网络游戏,如qq游戏,浩方/边锋和传奇等游戏。

(3)没有网络权限的内网环境,可以提供访问网站/即时通讯/p2p行为/流媒体软件等。

(4)浏览在线视频,如优酷/土豆/pplive和qiyi等。

(5)使用在线炒股软件,游戏客户端软件,挂机练级,外挂软件。

员工在浏览网站的时候不小心中了病毒,导致浏览器主页被篡改,广告弹窗层出不穷,甚至电脑慢的令人不堪忍受。有些新手总是盲目下载东西,一些病毒往往存在于来历不明的文件或其他人邮件的附件。

公司也不会任由员工有这些损害公司的行为,为了避免这些行为影响局域网网络使用,互联网公司会对员工电脑进行监控。企业安装使用员工电脑监控软件,关于这一点法律方面的解释是:《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第8条中,明确写有互联网络单位为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能纪录并存留公司员工使用的互联网网络地址,纪录、跟进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监测、记录查询网络安全事件等。只要企业遵照“提前告知”的規定,告知公司员工公司有电脑监控软件部门会随时监控聊天记录等,但不可以把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内容进行散播,也不构成侵权行为。

那么员工电脑监控软件怎么监控员工电脑?员工电脑监控软件能帮助企业有选择的禁止员工炒股、聊天、监控邮件、减少病毒、引导员工正确上网行为。比较关键的功能包括是否具备网络审计、网站限制、网络流量限制、下载上传行为限制、进行数据分析。市面上很多电脑监控软件,找了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安企神软件,根据安企神软件的安装使用步骤以及提供的功能,您就可以了解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对员工电脑进行监控的了。

首先,您可以到官网获取下载链接,可以免费试用,下载后会获得一个安装包,将安装包解压,安装时非常简单,按照提示,点击鼠标,下一步,即可完成。

如下图所示:

获得的安装包,解压后得到管理端和控制端。

 首先安装服务器端,其次安装管理端,最后是被控端安装。被控端安装在员工电脑,管理端安装在老板电脑,且服务器端和管理端安装的IP地址要统一。服务器端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安装提示点击下一步即可。

    

被控端安装简单,只需要按照安装提示点击下一步即可。

  此时员工电脑和管理者电脑部署完成,管理者登录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软件界面首页,所有功能一览无遗。

比如:

1、聊天监控

聊天监控:可以使用各种聊天工具通过聊天来监控员工的内容,从而使管理人员可以管理员工的Internet聊天行为,并防止员工过多谈论与工作时间无关的内容。可以预防。

2、屏幕墙视频墙功能

观察多台电脑的屏幕,了解彼此电脑的使用情况,这些电脑可以用来监督员工的工作,打开多台电脑的摄像头,同时观看摄像头的视频,可用于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控。

  

3、实时监控

实时监视员工计算机,并能对其进行控制,就像操作自己电脑一样简单的操作员工计算机。

  

4、实时流量监视

监视员工的计算机流量,使管理员能够及时发现流量异常等。

 5、文件监控

可以自动监控员工对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剪切、删除和重命名。

  6、网页浏览监视

对员工浏览的网页进行监控,掌握员工是否上班时间浏览了于工作无关的网站,也可以根据需要屏蔽某些网址。 

  7、网址记录并过滤

管理者可以限制员工访问某些网址或者允许访问某些网址。 网站访问记录,记录员工电脑访问的所有网站便于管理者了解员工访问的网站,有网站名称,网址和访问时间,便于判断和跟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