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利益和心态摸透,别人的行为就不难猜了!

 昵称64907385 2021-04-13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6卷,汉十八
汉宣帝 神爵二年(辛酉,公元前60年)

【原文】

夏,五月,赵充国奏言:“羌本可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遗脱与煎巩、黄羝俱亡者不过四千人。羌靡忘等自诡必得,请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
 

【译文】

夏季,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部众和军队本约五万人,前后被斩首共七千六百人,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在黄河、湟水中淹死以及饿死的有五六千人,计算起来,剩下跟随其首领煎巩、黄羝一起逃亡的不过四千人。现已归降的羌人首领靡忘等自己保证可以擒获这些人,所以我请求罢除屯田部队。”汉宣帝批准所奏。赵充国整顿部队返回。
 

【解析】

 
之前两篇说了赵充国对羌人做作战之前的伐谋伐交,成功把羌人反叛联盟瓦解。
 
留下的死硬分子就是赵充国重点打击的对象。
 
上面这段材料是赵充国与这些羌人部落交战后的收尾工作。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战果颇丰,而反叛的羌人部落元气大伤,只还有4000多人在逃窜。
 
不过在处理这些人的问题上,赵充国并没有选择由汉军自己乘胜追击,而是让原有投降的羌人来对付这些人。
 
如果说你自己对付敌人,敌人被你打得元气大伤,你不乘胜追击,那这叫养虎为患、遗祸无穷。
 
但是材料中的情况因为多了投降的羌人部落,所以问题变得复杂了。
 
因此,赵充国的策略,有这么三点好处。
 
 

1.投名状与安抚

 
投降的这些羌人部落,之前为什么要参与这次叛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关键是他们的确参与了,虽然汉宣帝让其戴罪立功,可是在他们心中拿捏不准汉朝是不是真的放过了他们。
 
羌靡忘等自诡必得
 
这是这些投降羌人自己提出的。
 
这里有2个意思。
 
其一,表忠心,通过他们处理这些叛乱的羌人,重获或加深汉朝的信任。
 
其二,痛打落水狗,现在这些叛乱经过赵充国的打击已经废了,投降的羌人部落恰好可以吞并他们。
 
因此,投降羌人有这种心理和需求,正好可以利用。
 
 

2.彼此消耗

 
逃跑的4000人对于赵充国来说不算什么很强的敌人。
 
想要把这些人搞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说这4000人聚集起来,对于汉军可能就是一个冲锋的事。
 
如果这4000人分散开来,在羌地和汉军搞游击,虽然给汉军带来的伤害不会很大的。
 
但是汉军想要把这些人搞定就像大炮打蚊子,最终会被拖在羌地这个泥潭,被耗费无数的财力,东汉就崩在这个问题上。
 
其实参考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就是如此。
 
赵充国过提出撤兵,并且说明由那些投降羌人部落来收拾残兵败将。
 
一方面,这些人都是羌人,生活在此地对彼此最是熟悉,所以以羌制羌很合适。
 
另一方面,汉军无法常驻此地,既然要离开,不如趁早。
 
最后一方面,对于羌人始终都是一个隐患,区别在与是否可控,而可控的基础之一就是羌人整体势力。
 
所以,让投降羌人来处理残兵败将,有存了让羌人彼此消耗的心思。
 
 

3.加深仇恨

 
这一点,其实就要说起羌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是部落形态存在。
 
另一方面,他们的部落之间彼此有仇怨,经常相互攻击。
 
之前联合因为义渠安国错误的操作导致羌人联合。
 
现在羌人停歇,因为汉军罢反叛羌人给打得溃不成军,不敢造次。
 
所以,当汉军撤离之后,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势必会爆发。
 
而投降羌人与这些残兵败将有没有仇恨?
 
在吞并这些人的过程中,羌人部落之间会不会爆发新矛盾?
 
大概率是有的,既然有就要,干!
 
所以,汉军撤离,就是让羌人之间内部这个次要矛盾,重新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过程来的更快。
 
并且在后续发展过程,让彼此之间的矛盾再深化、复杂。
 
如此,羌地继续保持一盘散沙、彼此攻击,对汉朝而言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4.搅乱局面

 
有没有可汉军的确能够消灭这4000多人的残兵败将,而赵充国故意放过呢?
 
这个也有可能,甚至来说还是一招秒棋。
 
首先,这些残兵败将元气大伤,要恢复过来,势必要从其他小部落身上找。
 
这毫无疑问会加剧羌人内部的矛盾。
 
其次,原先羌人联合在一起,后来部分羌人投降、反叛,导致这些羌人失败,这个背叛的引子在,彼此之间的仇恨必定加深。
 
现在汉朝撤兵了,这些残兵败将还留着一口气。
 
投降的羌人为了吞并他们,也为了给汉朝表忠心,势必要对这些人下狠手。
 
而反叛羌人的残兵败将为了恢复实力,也为了报仇,势必要对投降汉朝的羌人发动攻击。
 
有着两股势力在,多少会打一段时间。
 
而且,这些残兵败将大概率是也是失败的,最后并不会造成太大反复。
 
所以放过这些人,让羌地的羌人内部局面在短时间更加复杂。
 
 

【启发】

 
要说启发没什么值得说的。
 
因为赵充国这个例子如果要用,更多是用在国际政治上。
 
尤其是适合美国这种专门搞事情毁人家园的,这个办法就很合适。
 
不过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却这段材料,切入点的确有很多,但是说启发就有点牵强附会了。
 
感觉最深的,还是对于人际关系博弈过程中,对参与者内心需求、利益点的敏锐把握。
 
竞争者、合作者、围观者,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经济利益最大化会用什么方式?他们内心感觉会寻求一个什么样的平和及安全感。
 
把利益和心态的问题摸到了,基本上就能提前预估和指导对方会找什么方向为切入点。
 
今天的内容比较空泛,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