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子刊:粪菌移植首次成功治疗ICI相关结肠炎

 微生态 2021-04-13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Yinghong Wang等人于2018年11月12日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题目为《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

该研究报道了粪菌移植(FMT)成功治疗难治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结肠炎的案例,这些病例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和新颖的证据,即通过FMT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可以与难治性ICI相关性结肠炎的显著和快速改善相关联,并对潜在机制进行早期见解。

研究摘要

我们报告了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成功治疗的第一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结肠炎病例系列,肠道微生物组的重建和结肠粘膜内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相对增加。 这些初步数据提供了肠道微生物组的调节可能消除ICI相关结肠炎的证据。

文中主要图片说明

图1 | 在整个临床过程中内镜的变化和结肠粘膜浸润的特点。病人1。a,通过全结肠镜检查评估结肠粘膜的变化。临近诊断时(第1行),病人存在多个大的溃疡和弥漫性炎性渗出物(仅在结肠的远端40cm处,具有正常的近端结肠)并且尽管使用类固醇和生物免疫抑制剂(类固醇+两剂英夫利昔单抗+一剂维多珠单抗)(第2行)治疗数月仍然存在。在FMT(第3行)后大约1个月,结肠粘膜显示出明显的结果正常的脉管系统,最小的斑片状红斑,以及先前溃疡的近乎完全愈合。黄色箭头指向溃疡性病变。该患者进行了全面的结肠镜检查,检查结肠的每个部分(上升,横向,下行,乙状结肠和直肠)。在每个时间点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鉴于内窥镜数据收集的定性性质以及无法提供真实的统计分析,我们选择包括来自相同结肠镜评估的多个其他代表性照片(补充图4a)。b,在FMT之前和之后结肠/直肠的粘膜活检的IHC分析。对于每个时间点的每个患者,对整个内窥镜活组织检查样本的单个载玻片进行染色。附加时间点的代表性图片包含在补充图5a中。c,分析密度免疫细胞亚群(CD8红色方块,CD4蓝色圆圈,FOXP3黑色三角形)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基于表达这些标记物的细胞总密度的相对于基线的倍数变化(绝对密度在补充中呈现)图6a)。时间点包括诊断时间,FMT之前,类固醇和生物免疫抑制之后以及FMT之后。FMT的日期用虚线垂直线表示,并指定为第0天。这些数据表示每个样品的四个ROI的平均细胞密度(每个时间点每个患者单个载玻片),每个ROI测量500×500μm2,总共约1mm 2。我们报告每mm2的IHC阳性细胞的平均数除以基线时每mm2的IHC阳性细胞的平均数。病人2。d,通过全结肠镜检查评估结肠粘膜的变化。接近诊断时(第1行),存在多个大的溃疡和炎性渗出物(在整个结肠中)并且在用类固醇和生物免疫抑制剂(类固醇+两剂英夫利昔单抗+四剂维多珠单抗)治疗后仍然存在(第2行) 。第一次FMT(第3行)后明显改善但残留的溃疡仍然存在。在第二次FMT(第4行)之后,我们注意到所有溃疡性病变几乎完全消退。再次进行全内窥镜检查,每个时间点检查一次。来自结肠镜评估的其他代表性照片显示在补充图4b中。e,在第一次FMT之前和第一次FMT之后采集的结肠/直肠的粘膜活检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于每个时间点,对每个患者染色代表内窥镜活检标本的单个载玻片。来自附加时间点的代表性图片包括在补充图5b中。f,分析密度免疫细胞亚群(CD8红色方块,CD4蓝色圆圈,FOXP3黑色三角形)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基于表达这些标记物的细胞总密度的基线倍数变化(绝对密度在补充中呈现)图6b)。这些数据表示每个样品的四个ROI的平均细胞密度(每个时间点每个患者单个载玻片),每个ROI测量500×500μm2,总共约1mm 2。我们报告了每mm2的IHC阳性细胞的平均数除以基线时每mm2的IHC阳性细胞的平均数。第一天(第0天)和第二天FMT(第67天)的日期由虚线垂直线表示。

图2 | 16S深度测序对患者和供体肠道细菌的微生物组学分析。在FMT之前和之后的指定时间点对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组进行纵向取样,以及来自FMT供体的样品。每个样品获得3,380和42,776个序列(平均10,003)。a,α-多样性,在稀疏至3,000个序列后通过反Simpson指数定量,以及观察到的总OTU数,对患者和FMT供体样品进行评估。b,使用未加权的UniFrac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来自a的微生物组样品在空间中描绘,更相似的样品位于更靠近的位置。c,来自a中样品的细菌16S序列按来源分类(对于患者基线是独特的,对于供体是独特的,存在于患者基线和供体中,或者在患者基线和供体中都不存在)。d,纲水平的序列按类别分类。e,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不同的十种细菌属的丰度变化。





你可能还喜欢

(1)综述 | 肠道微生物群对炎症,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影响

(2)科研 | 饮食、肠道菌群和结肠炎,复杂有趣的“三角关系”(第八期投票选出的文章)

(3)科研 | Nature:菌株改造和配套饮食“双管齐下”实现菌株移植的精细调控

(4)新文速递 | ①Microbiome:吸烟的危害远超过你的想象!②GUT:菌群移植对IBS患者真的无害吗?

(5)新文速递 | ①JAMA:细菌移植又立功!可作为湿疹治疗新策略!②ISME:丛枝菌根真菌的演替

(6)综述 | 肠道微生物群和IBD:因果关系还是相关性?(完整版)

(7)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肠道微生物胆汁酸代谢物控制肿瘤免疫监测作用


培训班推荐👇,快来参加,充实自己吧!

  1. 公共健康数据库挖掘与SCI文章写作(可获继续教育学分)(杭州:12月14-15日)

  2. SCI插图规范化操作高级班(上海:11月16-18日,北京:11月23-25日)

  3. 生物信息学Python语言培训通知(12月13-16日)

  4. 调控性非编码RNA与外泌体研究策略培训班(广州:11月17-18日,沈阳:11月3-4日)

  5. 2019国家自然基金标书构思与撰写培训班(肠道微生物、代谢和中医药等领域,郑州:12月15-1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