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拍卖市场,经常出现一些过亿的天价文物,许多价格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价格。 在2010年北京保利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上,有一位北大校长写的书法,以8000万起拍,最终拍出了4.368亿元的天价。这个价格比拍了3.08亿的《平安帖》都贵,所以很多人说比王羲之的字都值钱! 这件拍了4.368亿的作品,折合单字107万元,有网友甚至说:我忙活一辈子也买不起一个字!事实也却是如此,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打工一辈子,也买不起一个字。 黄庭坚曾经担任国子监教授,乃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负责人,相当于今天的北大或者清华的校长了。 对于黄庭坚而言,他是“宋四家”之一,也是宋朝最具创新意识的书法家,他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宋朝的草书大旗,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字: 黄庭坚在无意当中领会了真正的“古法用笔”,这种用笔方法直接张旭、怀素一脉,数百年来只有张旭、怀素和他自己领悟到了,就连草书名家苏舜钦(自叙帖首行作者)也不知道。 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当然,对于黄庭坚而言,他一生当中书法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这件拍了4个多亿的《砥柱铭》,而是他的《诸上座帖》。 在黄庭坚这件《诸上座帖》当中,黄庭坚生平所有的书法智慧、气质学养以及都尽收眼底,唐代张旭、怀素的草书有着艺术发展的天然属性,用黄庭坚的话说就是“通神入妙”,是在酒精中泡出来的。 但要想彻底领会黄庭坚《诸上座帖》当中的书法智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方面是黄庭坚对于前人书风的深厚领悟以及根植于传统的创新能力,另外一方面则是他善于“藏”。从而用笔调和,收藏遒劲之气于笔墨中,无一点暴露。
|
|
来自: 柠檬猪nyzbh9re >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