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柿·柿·如·意

 纹藏 2021-04-13

柿蒂纹起源极早,《酉阳杂俎》记载:“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柿蒂纹常见两种形态,一为单独纹样出现,多在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中;二为框架纹样出现,多在织物中装饰。

战国 白色玻璃嵌饰璧上的三柿蒂形谷纹

汉 白色玻璃长方形饰片上的柿蒂纹

玉璧上的柿蒂形谷纹

东汉 铜镜上的十瓣柿蒂纹

圆钮,团花钮座,该镜纹饰由10组原本依附于钮座的柿蒂纹向外扩张放大以形成,靠外缘又对应布置10枚圆饼状纹饰。地张上饰的珍珠地纹,形成一种较为罕见的纹饰类形。

铜镜上的蟠龙钮柿蒂纹和八凤纹

圆形,蟠龙钮,如此繁复华丽的镜钮较为少见。圆钮座。钮座外弧形边框之角端接一蝙蝠形叶纹,四角内侧各饰一眉目清晰的兽首纹。主题纹饰被四蝙蝠形叶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饰身体勾连交错的凤鸟两只,两两相对。内向连弧纹缘。边缘上对称分布四组阴刻铭文,似印章式表现手法。合读为“位至三公,君宜高官”。此镜黑漆古包浆,光亮怡人。


汉 铜镜上的“宜君高官”字和柿蒂纹

铜镜上的柿蒂形龙凤禽鸟纹


铜镜上的柿蒂纹乳座乳钉连弧纹

圆形,三弦钮,圆钮座。钮外凸起的弦纹上饰带柿蒂纹座的乳钉四枚,近缘处饰连弧纹一周。镜背纹饰地部以鎏金装饰,金光闪耀,更使此镜增添一份华贵之气。

宋 钧窑天青柿蒂形盘

此盘分为四区呈柿蒂形状,足部平滑,胎质坚固细腻,通体施天蓝釉至足底,比例匀称,线条自然流畅,造型优美,釉质光润。

元 铜钱背上的刻大泉十五字柿蒂纹

明 大漆食盒顶上的柿蒂纹

民国 紫檀嵌宝盒上的柿蒂如意纹

明清朝服肩部多见此类柿蒂形框架纹样,柿蒂形中多由云龙纹、海水江崖纹、灵芝和松叶等纹构成了大幅柿蒂团窠,又故称柿蒂窠。

明朝作为汉民族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经历了兴衰变革,直至后期的万历中兴,国势复振,同时手工业,文化艺术也呈现了全面的经济繁荣,展现了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也标志着丝织技术的发展登上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袍料是在香色四合如意纹雕花漳绒缎地上,绣柿蒂型五爪彩色飘髯过肩正龙两条,于上下底缘膝襕处绣赶珠行龙四条,龙身周围海水云纹缭绕,构图繁复有序,疏密得宜。施用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的加捻双股线及龙抱柱捻线配和捻金线进行刺绣。色彩丰富,配色和谐,充分的展现了此幅作品大气磅礴的威严气势。


明万历 袍料上的香色地柿蒂形五彩过肩龙纹
海水云纹以套针绣制,间隔及边边缘处以龙抱柱勾勒,龙头及鳞片采用金线叠金 工艺绣制,使得整体龙身层次鲜明。整体绣工匀细,针法灵活多样,充分的表现了龙身,海水和云纹的纹理层次,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和质感。


明万历 袍料上的藏蓝地柿蒂过肩龙纹 

织锦柿蒂内饰戏珠龙纹,周围遍布缠枝花卉图案。其龙眉的坚钉状排列,角根三轮,轮上生竖刺,爪心三鳞之特点与万历帝陵出土物龙纹一致,且龙披金鳞,美丽华贵。

明晚期 衣料上的红地柿蒂形云龙金寿字纹

此件缂丝衣料在红色丝地上,以多种彩色丝线、金线和孔雀羽线缂织纹样,整件衣料的中心图案是由云龙纹、海水江崖纹、灵芝和松叶等纹填充而构成的大幅柿蒂团窠。
柿蒂形内满缂金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饰体型较大的正龙一条。四条正龙的头顶各饰一蓝色字,其中一字已脱落,剩余三字分别为“圣”、“寿”、“无”。推测已脱落字应为“疆”、从而组合成“圣寿无疆”,当是为皇帝祝寿之语。
正龙四周,饰体型相对较小的行龙十数条,正龙身上还缠有三条小龙,此式纹样在中国古代丝绸纹样中甚为少见,应有子孙绕膝满堂之吉祥寓意。龙纹之间,穿插饰有云纹及象征延年益寿的灵芝和松叶等吉祥纹样。
柿蒂形外,大红色丝地上,满饰灵芝托金寿字纹和仙鹤衔筹纹。其中,仙鹤衔筹,是略去海上华屋(瑶台)的简化式的海屋添筹纹。完整的海屋添筹纹,当为仙鹤衔筹向海上华屋(瑶台)飞去,屋内有一“贮寿瓶”,相传仙鹤衔一筹入瓶,可多活千年。
本段文字引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严勇
编者将柿蒂窠统一改为柿蒂形

明末清初 衣料上织金地柿蒂形云龙纹

素色锦地织祥云图案,其上柿蒂形开光内织五彩金龙两条。二龙呈斜对称分布,首尾相望,织金龙身,墨色龙眼,边缘饰以藏青、靛蓝色海水,龙头处各有一彩色火珠。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对称,海棠开光典雅大方,色彩匀称柔和,历经多年岁月,色彩依然艳丽如初,实为佳品。

清康熙 衣料上的石青地柿蒂形云龙纹

此衣料未剪裁,石青色底面,居中以妆花工艺织四条金龙,图案对称,呈柿蒂形。其龙形为正龙,膛目圆睁,阔口盆开,龙形雄健,威武凶猛,四周织五彩四合如意云纹。龙身下装饰海水江崖。

清乾隆 妆花缎挂帐上的黄地柿蒂形云龙纹

此挂帐黄色底面,居中以金线织五条金龙,最上盘旋正龙,膛目圆睁,阔口盆开。左右及下方为四行龙,望天长啸。五龙交相嬉戏,环绕为柿蒂纹,龙身下装饰海水江崖。

清嘉庆 朝服料上的绛地柿蒂形彩云金龙纹

此幅纹样以绛色素纱为面,居中绣金龙纹。四方各绣四正龙,环绕为柿蒂纹,龙身下装饰海水江崖。因而建筑图案多用柿蒂纹,寓意建筑物的坚固、结实。唐代后多用于丝织品装饰。此料绣工精巧,五龙配以四边缎绣花卉冰裂纹镶边,富贵华丽。

清 袍料上的酱色地柿蒂形云龙纹

柿蒂形袍料为酱色缂丝地,前胸后背及两肩处缂织五爪金龙四,中心处缂正龙三、行龙二。龙身之外间饰五彩云纹,蝙蝠、寿桃及万寿团纹。两肩处饰八宝平水。龙型端正威严,纹样细密严谨,品相保存完好。

清 朝服料的青地柿蒂形金龙纹

此料呈柿蒂形,居中织金龙纹。四周二正龙蜿蜒环绕,龙爪持火珠,龙身四周饰五彩祥云纹。

清 袍料上的柿蒂形云龙纹 


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在柿蒂纹的纹路中,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诗意地栖居的渴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