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风靡全国!非常“筛”利!就在广东这里

 朱觉超 2021-04-13

讲起南海九江
必会想起九江鱼筛
九江鱼筛纯手工制作
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各地的鱼筛都以九江的为标准
闻名全国,非常“筛”利!
↓ ↓ ↓

鱼筛因鱼花而生、历史悠久

在九江,有一种特殊的鱼筛,其全身布满“孔眼”。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渔民只要“筛一筛”,就知道从“孔眼”里掉出来的鱼花能卖多少钱。

图片

编织鱼筛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九江镇,这种口径为60厘米、深度为30厘米的竹器,筛目狭长,可把鱼花分出约30个规格,使用方便,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

九江鱼筛曾辉煌一时,编织技艺是家传秘密,各地的鱼筛都以九江的为标准。

图片

8道工序、3小时编织一个鱼筛

在九江镇上西西山村,有一间九江鱼筛“梦工厂”,它传承了九江过百年历史鱼筛编织的传统手艺,是九江至今规模较大的手工编织鱼筛作坊,手艺人张华成从事这个行业,至今已经40多年。

图片

手艺人张华成介绍,编织一个鱼筛需要8道工序,开竹、刨竹、扎圈、拉竹、织筛、上筛、合筛,最后盖章,整个流程需要3个小时。

图片

开竹,首先将一根圆柱型的竹子放在莲花刀上,一个类似于莲花的铁器,往下一敲,一根竹子被拆分成好几条长方形的竹条。

图片

然后,将竹条放在机器上进行刨竹,削平竹节。接着用刨好的竹条进行扎圈,形成一个竹圈,再将刚刨好的竹子放在机器上拉成了几根细小的竹条。

图片

拉竹完成后,进入下一步环节,织筛,将细小竹条放在地上,一边用“筛度”度量间隔,一边用绳子编织

图片

织筛完成后,数十根小竹条变成了一片大竹网,然后喷点水,进行上筛。

图片

手艺人张华成表示,上筛是现实版的'练瑜伽’,是最辛苦的一个工序。上筛时,要坐在筛斗里面,将竹网把筛斗包起来,然后拿竹圈进行固型。

图片

手艺人张华成介绍,上世纪50年代,编织鱼筛这门手艺非常吃香,九江镇做鱼筛的师傅很多,但如今由于赚钱不多,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哪怕现在生意多到他们也忙不过来。

图片

如今跟着手艺人张华成做九江鱼筛的,只有4-5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每个月也只能做300-400个鱼筛,等他们逐渐老去,这门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图片

虽然华哥已经不年轻了,但他依旧会坚持编织鱼筛,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做好每一个九江鱼筛。

手艺人-张华成:

我希望你们大力宣传,让更多人认识九江鱼筛,有兴趣的人加入我们,一起壮大这个行业。

图片

*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广东发布、佛山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