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患抑郁、双相后,父母和孩子的病耻感都很强,该如何消除?

 晴日心理 2021-07-22

“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病耻感,是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及家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精神医学中被归为“重性精神疾病”的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者是曾经出现过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

对于抑郁症患者群体来说,虽然随着这几年该疾病的科普力度增大,大众了解增多,患者的病耻感相对低一些,但整体上也好不了太多。

病耻感的程度其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每个变化的阶段往往取决于患者和家人对该精神心理障碍的不同认知。

比如,并不是每一位青少年患者被确诊之后都会感到羞耻、自卑,不敢告诉别人;部分青少年被确诊之后,反而有轻松感。他们可能早就觉察到自己有精神心理问题了,但之前父母、老师都没有意识,更未给予重视和理解,让孩子承受了很大心理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确诊之后,孩子觉得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异常有了合理化的解释,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主观过错,反而可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所以,这时他们的病耻感不太强,甚至倾向于把病情告诉别人,希望获得外界的关注和理解。

还有少数孩子受到一些网络信息的影响,误认为双相障碍是“天才病”,在他们情绪较好时,或者真正的轻躁狂发作时甚至会有点小得意,主动把病情告诉老师、同学。

可是以上的阶段往往是短暂的。当他们的病情加重,社会功能不断受损,学习成绩、社交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时,尤其是如果再受到外界的歧视和排斥的话,他们会开始发觉过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幼稚化的。这时,严重的病耻感就出现了。

在这之后,如果病情继续加重,尤其是父母不懂得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亲子关系的话,部分患者的病耻感可能会消退。

可这并不是好消息,因为往往意味着这时患者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疾病的理解和个人三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他们或觉得人生已毫无意义,不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对什么都无所谓了,甚至已经开始谋划自杀行动。这种阶段是最危险的!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看,孩子有一定的病耻感不见得全是坏事。这起码说明他们意识到并重视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强烈的康复愿望,父母正好抓紧这个机会积极引导孩子接受专业的干预。

另外,“病耻感”除了与疾病带来的实际损害有关,还与目前社会大众对这种病的态度和看法密切相关。

如果人们得的是癌症,大部分人不会羞于让外界知道,因为大家知道了多半会表示关心、同情。普罗大众不会将一般的躯体疾病与品德、性格、精神意志等联系在一起。

但对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目前大部分人仍然有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轻则认为患者“玻璃心”“脆弱”“钻牛角尖”,重则认为患者是“神经病”“精神病”,避而远之。

再加上目前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和诊疗水平仍有很大局限性。很多精神科医生仍认为该类疾病主要源于先天遗传或大脑异常,是所谓“慢性复发性脑疾病”。

所以,整个社会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理性认识仍需一个过程,这是目前难以回避和改变的客观现实。临床中有没有患者和家长心态非常积极、理性,身边又有能够理解自己的亲友,所以病耻感很弱甚至没有?当然不排除有,但实属罕见。

因此,在目前国内外的现实条件下,父母和患者有病耻感其实是正常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父母不要否定自己有病耻感这件事,更不要因孩子有病耻感而对其否定或指责。否则这会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更不利于康复。

父母自己要先对“病耻感”有比较客观、理性的认识,尽量降低病耻感带来的心理压力;还要了解孩子对疾病的看法,其病耻感的程度。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如何应对病耻感。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病耻感有其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要完全彻底地消除有较大难度,甚至可能不太现实。

但从疾病康复的角度来看,严重的病耻感当然是对康复不利的。所以,我们理解病耻感的存在,不等于我们不用积极地应对它、缓解它。事实上,在积极面对和减少病耻感的同时,也是加深对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理解的过程,这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加快康复。

以下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出发,尤其是结合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提供应对病耻感的合理化建议。并回答很多患者父母感到困惑的问题:孩子生病了到底能不能告诉家中老人和关系密切亲戚?

第一,如果父母和孩子对精神心理障碍的了解还停留在传统层面上,那难以从根本上缓解、消除病耻感。

换言之,父母和孩子必须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最新的突破性临床发现,对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有更加深入、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目前主流的、传统的精神医学认为抑郁症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复发3次或3次以上需终身服药;对于双相障碍的认识更加悲观,将此归为“重性精神病”,需终身服药,预后不理想。

而且,主流精神医学认为这两种疾病的病因主要与生物学因素有关,比如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和遗传因素。尤其是遗传因素,很多精神科医生说抑郁症遗传度40%到70%,双相障碍的遗传度更是高达80%。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如果父母和孩子对疾病的认知停留在以上层面,就很容易陷入灾难化思维:这个病好不了,孩子一辈子都要当病人了,而且患病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缺陷,如果结婚生子的话还会贻害下一代,甚至失去了获得幸福生活的资格……

如果持有的是这种认知,减缓、消除病耻感简直无从谈起。

我们一再分析和强调,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病因主要根源是社会心理因素,具体来说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而典型的双相障碍背后还有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而对于“双相障碍”的诊断,我们也反复指出了部分患者可能被“过度诊断”。大发脾气、打人砸物的表现其实是心理创伤被激活后的激越状态,而不是易激惹,不是轻躁狂发作和躁狂发作。严格来说,这部分患者不属于双相障碍。

还有遗传因素的话题,我们也多次撰文分析,上述提及的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所谓“遗传度”出自家系研究,这最多只能代表疾病的家庭聚集度,而不是老百姓理解的、生物层面的基因遗传。

现在,越来越多前沿研究认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就算可以遗传,也很可能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进行。这是一种后天可逆的遗传机制,就算先天带有疾病的易感因素,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养育环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塑造出优良的的表观遗传因素。

还有,国内多位顶尖的精神医学专家曾公开表示,经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综合干预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完全有可能康复,临床中的成功例子不在少数。

如果康复得更加理想,比如接受过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父母懂得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患者的逆商甚至可以得到提升,变得更加睿智、成熟,将患病经历转化为成为人生财富。

(了解更多关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科学知识,可到晴日知识课堂中浏览相关专栏)

那如果患者和家属了解到的是这些前沿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康复信心是不是可明显提高,病耻感是不是会明显下降?

所以,要降低和消除病耻感不能光喊口号,不能总说“我们不用自卑”“人们要尊重、包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也不能总是埋怨这个社会歧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这些话语只有表面的慰藉作用,所起到的力量是薄弱的。

只有患者、家属和社会大众更积极、深入、全面地了解科学而客观的疾病知识,才能将这些口号化的标语化为真切的行动。

第二,父母和孩子要从一生的角度、家庭和家族发展的角度去积极看待患病经历。

有人说,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其原生家庭出了问题。这句话虽然不全对,不能把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但其也有一定的道理。

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孩子的患病背后有叠加性心理创伤,其中可能有不少就来自于原生家庭,其中又以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为主。

换言之,孩子得病了,至少说明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乃至父母的三观和认知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帮助孩子加快康复,重返生活正轨的过程恰恰就是家庭系统获得提升的契机。

我们接诊过的很多患者家庭,在孩子逐渐康复后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有的家长说孩子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甚至说整个家庭犹如凤凰涅槃。一场大病暴露了家庭关系中隐藏的严峻问题,并迎来解决问题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再结合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患病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