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不投降,而是号令天下勤王能击败司马懿吗?

 临烟阁 2021-04-14

其实,只要曹爽不选择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率至少在八成以上!高平陵变司马懿,本身就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一代代,以司马懿这种情况还能赢,很少!

高平陵的变迁

曹睿死后,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幼帝各领三千兵。其实,军政大权大多掌握在曹爽手中,与司马懿相比,曹睿还是比较信任曹爽!最开始的时候曹睿托孤压根没有司马懿,全是曹家人!

曹睿死后,曹爽与司马懿掌权,刚开始两人还是可以和睦相处的,但随着曹睿的野心膨胀,采用各种策略来打压司马懿,而司马懿这边呢?由于军政大权不在他手中,只能采取守势,根本无法还击,到最后,司马懿只能选择称病在家,以此向曹爽释放出一个信号:司马懿认输了,玩不赢,饶我一命!见司马懿全部被自己彻底搬走,曹爽越来越膨胀,日子越过越奢侈。

曹爽膨胀,不仅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兵马,压榨那些士族元老,功臣,更是直接将郭太后迁到别处,使她无法与皇帝长久相处,与郭太后的辅政力量抗衡!此外,曹爽还做过一件大发脾气的事,就是把皇帝的才子们带回家里自己享用,这种事你怎么能做呢?人们都有妒忌心,你有皇帝的才子佳人,别人却没有,你还在四处嘚瑟,那别人不妒忌你呢?于是曹爽就直接发怒,不过不少人都慑于曹爽的威势,敢怒不敢言,直到司马懿起兵。

虽然有病在家,但司马懿其实是在等机会,等曹爽把众人都得罪了,每一个人都得罪了曹爽,司马懿就多了一个帮手,胜算也大了。最终,曹爽带着皇帝和亲信到高平陵祭拜,司马懿果断地选择了出兵,想要击败曹爽,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最后曹爽主动投降,但很多人都会怀疑,兄弟们掌权近十年,在曹魏的势力范围内,而且他们自己也是宗室首脑,有皇帝在手,他们怎么会投降,怎么会输?

为什么曹爽投降了?

对许多人来说,曹爽的投降几乎都是难以置信的,因为不管怎么说,曹爽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必胜的把握!恰恰相反,司马懿才是胜算最小的那个!看看司马懿在控制了洛阳之后,自己有多强?司马懿起兵的时候,已经有三千人死于战火,但是这些人其实并不是正规军,他们是一起训练的,所以对付普通百姓是可以的,但是与职业军队相比,就差不多了。除三千死士外,司马懿还得到了洛阳的禁军,这个数字也是数千。但与曹爽天下兵权相比,司马懿却要差得多!

除少数部队外,司马懿还有太后撑腰,有一定的法理。再厉害的太后,也能比皇帝强吗?有皇帝在身边的曹爽,你怎么玩?

最终,司马懿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威望!朝中众臣、各世家大族都比较支持司马懿,在这点上,曹爽确实不如司马懿。不过别忘了,这些家臣也很聪明,都是属于墙头草型的,要是曹爽真的调兵遣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说不定直接绑住了司马懿,乖乖送过来投降。

本文认为,综合双方的实力对比,曹爽显然要比司马懿强得多,根本不会输!所以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了弃枪投降?这里主要有三个理由!

曹爽为人过于愚蠢,过于顾家。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任命桓范为中尉,桓范本来想接受这一任命,但他的儿子认为皇帝已在曹爽手中,曹爽又是大将军,有兵权在身,所以他选择了投靠曹爽,为的是增加曹爽的胜率,桓范还把大司农印带到了这里,这位大司农印可以调集天下粮草,可以让曹爽省下很多后顾之忧。必须说,桓范的到来,让曹爽的胜率提高到了至少八成以上,只要他动手,曹爽很有可能获胜。

司马懿了解到桓范要投靠曹爽,也自知情况有变,有这样的智囊前去协助,曹爽必定会大获全胜。但是蒋济却对司马懿说,桓范虽有谋略,但曹爽这个人,贪恋富贵,必然要顾及家室,不能作长远打算,他的家人都在洛阳城,为了保住家人的性命,他肯定不会采纳桓范的建议。而事实也的确如蒋济所料,愚昧的曹爽果然没有采纳桓范的建议,最后选择投降。

第二,曹爽对形势的迷惑不解。

在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许多原本功名显赫的贵胄,纷纷站出来支持司马懿,这让曹爽十分头大,让他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这个观点和我们现在很多网友的看法一样,大家看到洛阳城里的大臣、士族都支持司马懿,便认为司马懿的胜算很大,而忽略了曹爽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尽管司马懿看上去很有威望,但那只是表面现象!有皇帝、有大义、有兵权的曹爽,只要军队来了,什么支持,最后都要做鸟兽散!力量仍然来自于本质的力量。

然而,曹爽也的确被司马懿所造的假象吓坏了,如果换成他父亲曹真那一类真正经历过尸山血海的人,是不可能被这假象吓倒的!再有声望,军队一到,就会尽其所能荡平。遗憾的是,曹爽被假象蒙蔽了双眼,再一次受到大臣们的劝告,最后选择投降。

司马懿指洛水发誓,保证曹爽安全。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誓言这玩意儿,没什麽用处,最有效的还是白纸黑字的契约,这才有法律效果!但在古时候,誓言实际上是很有效的,大人物说话,往往是一言不发,否则就不要说出来,一旦做了誓言,一定要遵守!

指洛水司马懿发誓,只要曹爽投降,主动交出权力,他就能保证曹爽的生命安全,让他做一辈子的富家翁。而且曹爽这个人,骄奢淫逸惯了,他认为做富家翁也不错,既然司马懿都发誓要保住性命,那就投靠吧。许多人都说曹爽傻,这个时候怎么能相信对方呢?但是在这之前的历史中,似乎大家都是相当讲信用的,当着天下人的面说话,似乎也都很可信。事实上,除了曹爽,很多人都相信了司马懿的话,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司马懿竟然会如此无耻,可以不守誓言!

司马懿的行为,可以说,给后世带来了很大的恶果,从此,大家都不再相信誓言,大家都发现,原来可以这么玩啊,既然有人带头这样做,后面的人也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从此,权力斗争,大多演变成你死我活,哪有投降可以活命的说法?

不投降的曹爽,能赢吗?

以上分析是曹爽为什么要投降?下一步分析,如果曹爽不投降,他会不会赢?

前言:桓范来到曹爽的阵营后,曾向曹爽建议。

《资治通鉴》:范至,劝爽兄弟以身作则到许昌为天子,发四方兵士为诸侯。清爽疑心未定,范谓羲曰:“此昭然之事,卿用书何如?今天卿等入门,求贫贱之人复能得乎!而且匹夫质一个人,还想看着他活着;卿与天子相随,天下之卿,谁敢不应呢!”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近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这次来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馆,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口,大司农印在我身上。”

桓范建议曹爽带领天下诸侯到许昌,因为许昌也有兵工厂,有兵器,可以武装周围的军队,暂时保护周围的安全!后来以天子之名,命天下兵士起兵勤王,加上他有大司农之印,可以征发粮草,保证粮食供给,这样的话,兵有粮,大事可成。我得承认,桓范的这个建议,很管用!那时的曹魏,司马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支援,周围都是忠于曹家的军力,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有些人说,司马懿在前经略雍凉,有不少支持者,而且荆州也有不少司马懿的部下,他们帮助过司马懿,那么司马懿的军力也不赖。这句话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此时的曹家,地位还是很稳固的,魏国内部也是很稳定的,曹家经营魏国几十年,大家还是比较认同曹家的这一牌子,不会认同司马懿吧,你司马懿是谁?不过是曹家的一个臣子,现在人家的皇帝都发话了,你司马懿却在一旁等着!一般情况下,天下所有人在这个时候,还是会听从大将军曹爽、皇帝曹芳的命令!因此,从军力对比来看,司马懿根本无法与曹爽抗衡!

其实,当时的司马懿虽然声望很高,却没有实权,他的职位只是太傅,而这是个虚职!那时的洛阳,虽然司马懿暂时掌控了局面,但还是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司马懿到底能否获胜。司马懿最大的优势就是太后支持,可是太后和皇帝,谁更具法理?你们觉得天下百姓是听命于皇帝,还是听命于太后?文章认为,众人当然还是会听从皇帝的命令,只要曹爽不投降,敢反抗,用不了多久,司马懿那边自己就会崩溃,会有眼明手快的人,把司马懿抓不住!

结论。

高平陵之变,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对司马懿来说,几乎不可能成功!古王朝中,很难看到有皇帝、兵权、粮权这三大要素在手还在翻盘的情况,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其原因就是曹爽实在是太蠢了,他的洛水誓言怎么能相信呢?如果曹爽不投降,敢抗,那司马懿一定会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