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茂林之家 2021-04-14

清朝廷中的大臣们个个精通世故、谨小慎微,看上面的眼色行事说话。其中虽然也有少数正直、爱国、有学问的人,但在封建专制的大气氛下,只能唯唯诺诺,随波逐流,不敢多说一句话。左宗棠虽然是大清的栋梁之才,但他耿直、孤傲的个性,未必就能在官场中游刃有余。

因为在官场“多磕头少说话”才是最佳的生存之道。在这里想起一个人——曹振镛。

在清代道光帝的满朝文武中,曹振镛最得宠、最走红。让人费解的是,这个人并没有多少建树,却仕途通达,往上爬的速度快得惊人。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在嘉庆皇帝驾崩后,朝廷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等几位军机大臣草拟遗诏,其中说到乾隆皇帝生在热河避暑山庄。这份遗诏颁布后,文武百官(包括道光皇帝)都没有挑出什么毛病,偏偏让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曹振镛挑出了一个“小毛病”:乾隆不是生在避暑山庄,而是生在雍和宫。

乾隆是道光的祖父,竟然把祖父的出生地都搞错了,这还了得!所以,道光帝龙颜大怒,很快就将这几个军机大臣赶出了军机处,并命曹振镛在军机处行走。三个月后,鸿运当头的曹振镛又荣任军机处领班,成为名副其实的“首辅”。

曹振镛不仅得宠让人吃惊,更让人吃惊的是能够一直得宠。

在随后的岁月里,没见这位曹大人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迹,但他仍然一个劲地往上蹿,许多荣耀接连不断地落在他的头上。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道光在玉澜堂铺张浪费地赐宴15位老臣,曹振镛的年龄最小,却也分享到了赐宴、绘像的荣耀。第二年,曹振镛出任上书房总师傅,成为未来皇帝的师傅头儿。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平定张格尔叛乱,曹振镛又晋升为太子太师。次年,张格尔被擒,道光将曹振镛提升为太傅,赐予紫缰,在紫光阁陈列画像,从此,曹振镛进入了显赫功臣的行列。

我们不难发现:就品德和功业而论,这位曹大人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却取得了让众官僚羡慕不已的地位。看来,在官场中,平平庸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不断升迁。

在曹振镛的为官字典里,只有“多磕头、少说话”六个字,这无疑成为了官场上屡试不爽的“葵花宝典”。虽然曹振镛的一生没有什么事迹可以“名垂青史”,但这个“做官六字诀”绝对可以流传百世。要不然,这条只传授“得意门生”的做官真经又怎么会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呢?

“多磕头、少说话”是曹振镛为官几十年切身体悟的智慧结晶。他之所以要奉行这一“六字真经”,是因为他把道光皇帝摸了个门儿清。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我们知道,道光是一个守成的皇帝,而他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大清王朝正在由盛转衰;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皇权国家体制即将土崩瓦解。作为中国这条古老大船的船长,道光皇帝是不合格的,他缺乏进行变革的魄力和能力,只能一味坚持“祖宗成法”,使中国失去了变法图强的良机,眼看着这条大船日渐沉没。而曹振镛当然也没有那远见卓识,他只是捧着他的“六字真经”,顺应着道光皇帝,拍着马屁在官场上大红大紫了。

道光十五年(1835年),81岁的曹振镛在领导岗位上病死了,悲痛的道光皇帝御赐曹中堂谥号为文正。

这就是官场,要想往上爬——多磕头、少说话,结果还能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名声。

但让务实的左宗棠去多磕头、少说话,还不如杀了他呢。心直口快的他言行莽撞,在大臣们看来,简直是不通世故。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左宗棠一直恃才傲物,清高自负。

从陕甘回来,每当和别人谈话时,左宗棠总要夸张自己经营西北的功业。这一点让人们比较反感。据说,左宗棠刚到军机处时,恭亲王拿一个海防的折子请教他,左宗棠每看一页,便从海防说到塞防,炫耀自己在西北的措施之妙。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另外,左宗棠还喜欢率性而为,不计后果。据说,左宗棠入值军机处后,当恭亲王给左宗棠介绍达官贵人时,第一批大臣中就有左宗棠的仇敌、前湖广总督满人官文。当初,左宗棠在骆府时,官文曾多次称他为佐杂小吏。

这种事情本应该避讳一下,毕竟是已经过去很久的事了,打个马虎眼过去就行了,否则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但左宗棠见到官文,张口就说:“你肯定还没忘记我,我就是那个曾同骆秉章共事的佐杂人员。”官文顿时手足无措,哑口无言,非常尴尬。

等在场要人介绍完毕后,左宗棠再找官文,发现他早已走了。

左宗棠这种偏颇自负的官场作风让他犯了官场大忌。在新疆时,由于手握重权,没有人敢反驳。可到了京城官场,元老重臣众多,他这种孤傲性格便给他招来许多的麻烦。

比如一些官僚遇到要事需要磋商时,故意不送有关材料给左宗棠,致使左宗棠顾此失彼,毫无头绪。礼部尚书满人延煦还因为万寿节(指皇帝寿辰)左宗棠没有按时到达,行礼失节,特地上疏参他,说他日益骄横,乞请严厉惩戒,想要借此机会治左宗棠的罪。幸亏有慈禧太后和醇亲王为左宗棠说话,才让他得以解脱。

习惯了征战沙场的左宗棠很不适应官场的这么多忌讳,他不仅常常骂旗人官员无能,更要命的是连慈禧太后也得罪了。

在朝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十分谨慎,如果说错了话就会若出大祸。左宗棠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光绪七年初十日早朝,慈禧太后因为新病初愈在宫内休息,只有慈安一人临朝。奇怪的是在傍晚突然传来慈安太后驾崩的消息。

大臣们都赶到朝房,听候传旨。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虽然大家心中都有解不开的谜团,但谁也不敢多讲话,毕竟议论上司兼老板的是非,不是什么好事。

但左宗棠忍不住了,他对同僚们说:“早上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我不相信。”

这话明摆着就是说慈安太后是被人谋杀的,整个大清谋杀慈安太后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慈禧太后了。因为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就能独掌大权了。所以,左宗棠的话明摆着就是指责慈禧太后的。

这种话即使是耳语,也会传到当事人耳中的。况且左宗棠说话的声音一向很高,所以慈禧很快就从太监口中得知了左宗棠的言论。如果是别人,早被脑袋搬家或赶回老家了,但左宗棠的功劳太大,是大清的英雄,轻易是不能动的。但心中相当不爽的慈禧太后从此对左宗棠开始猜忌起来,左宗棠在京师的日子自然就不会好过了。

结果,朝廷中对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议论,深谙世故的人鄙夷他,好心的人担心他,小心谨慎的人远离他……

左宗棠:官场的弯弯道,祸从口出,一言一行要谨慎

左宗棠一下子从英雄变成了孤家寡人,也许英雄注定都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是左宗棠所不愿意接受的,因为他感到在朝中做一些事情越来越困难了,处处被牵制,简直是寸步难行。

往期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