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架野生动物的故事06——古犀牛/刘胜祥/20210414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1-04-14
       在中国野生动物的保护名单中没有,这是因为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72年因人类猎杀而灭绝。
        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最容易识别的特点是头部起源于真皮的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犀牛的角是它独特的特征,最后也因犀牛角而被人追杀而濒临灭绝。唐代《药性本草》认为犀角具有“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乱语”等症。此外,犀牛角还有装饰的价值。现在除白犀外其余种均为濒危物种。我国对犀牛角已被禁止作为药物来使用,现在多用水牛角来代替。
  现在动物的分布区并不能代表动物原来在地球上的分布。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人们在神农架发现了犀牛的足迹。1995年12月17日,神农架田家山乡东池村山民王家贵突然发现一只野猫正叼着家里的一只母鸡跑进了一个山洞,家贵正在为家中的母鸡不断失踪而气脑,现在找到小偷了,绝对不能放过。他也钻进洞里,野猫没有抓到,王家贵却发现来到了一个很宽敞的大洞里,在洞内深厚而冰凉的淤泥里,发现了一颗自己从未见过的巨大牙齿。经湖北省文物部门进行检验认定,被确认为古犀牛化石。1996年11月11日,王善才研究员带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武仙卒、李文森、陈安宁等人奔赴神农架对古犀牛洞进行发掘。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初步挖掘已经出土各种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在出土的动物化石和骨胳残骸中,初步认定的有:犀牛、大熊猫、野牛、斑鹿、剑齿象、猕猴、豹、狼、獐、麂、豪猪、竹鼠、羊、熊等。犀牛有8个以上的个体,剑齿象有6个以上的个体。后来此洞定名为“华中屋脊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神农架于是便成了从云南到湖北到陕西再到北京这条古人类活动遗迹连续性链上的又一颗耀眼的明珠。
  犀牛现在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栖息区域不能脱离水源,现在的神农架田家山没有犀牛生存的环境,犀牛为什么能够分布在神农架山区呢?唯一的解释,神农架在历史上可能经历了一个气候炎热,林草茂盛的时代。据地质资料表明,在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逐渐提升为多级陆地。在神农架的阳日镇,曾发现了许多海洋动物化石支持了这个判断我们将篇介绍)古犀牛化石的发现也说明了这里曾发生过海洋变陆地的漫长变化。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记载:"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那个时候,古人们没有化石的概念,那么古人说的沧海桑田的依据是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