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不是别的作品 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鲜驱魔师》 大家不用费尽脑汁去找这片资源了 这片被砍掉了,仅有1集内容,全网下架。 下架的原因也很简单: 韩国观众集体怒喷,去青瓦台的官网上书请愿,20万人赞同“把编剧处死”—— 声势巨大,引发了韩国有关部门的注意,随后这部剧被强制性下架。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全世界的影视剧被砍掉的并不在少数,上映后叫骂声更不在少数 但为何这样一部剧会被20万人请愿“处死编剧”要求公开道歉呢,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中国观众说了不算数,还得看看韩国网友喷的三个细节。 第一,文化起源的模糊。 在早期这部剧集公开的剧情大纲中,提及到“朝鲜王室在罗马教廷的帮助下建立了国家”,这公开报道让这部剧从开播之初便陷入了争议,不断有人讽刺歪曲历史的嫌疑。 韩国本土观众也嘲讽这部剧的剧名应该叫《卖国驱魔师》。 第二,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在这部剧的忠宁大君(李裪)招待西方神父一行人时,出现了以月饼和皮蛋等中国食物招待场景,亦出现了中国式的道具,美术,布景,古筝等等。 然而事实上这些是可以被解释的,义州是半岛和辽东的交通和贸易据点。外国人来往商贸频繁出现外国饮食并不奇怪... 但韩国观众认为,这是中国资本对韩国影视的裹挟,是编剧的亲华倾向,他们认为,韩国电视剧在世界流行,剧集应该介绍以及宣传韩国文化和历史作用。 ![]() ![]() 第三,对“棺盖定论”君王的否定。 这剧重新塑造了韩国的太宗这一身份角色,出现了太宗受到了邪术,残忍地杀害了数十个无辜百姓的虚幻场面 韩国观众认为,编剧把这位,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二任国王,朝鲜鼎盛时期的伟大君王给“玷污”了,这是对历史的扭曲和不尊重。 ![]() ![]() 这三点“缺陷”让韩国观众气得直接猛攻剧方。 又是请愿上书,又是走法院途径举报,又是搞上街游行... 最后逼的局方没办法,压力之下, 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集体发文道歉, 拍摄计划取消,投资人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 ![]() ![]() ![]() 韩国观众说得有错吗?倒也没错,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对《朝鲜驱魔人》的标准 去衡量整个韩剧的话, 那韩国基本上没有能过审的电视剧,怎么回事呢? ![]() ![]() ![]() ![]() 李舜臣,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 在2005年,黄政民主演的《天军》里被编剧加上一套“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 是觉醒后脱变为了英雄人物。 ![]() ![]() 申润福,朝鲜半岛的画师,与金弘道、金得臣并称朝鲜三大风俗画家。 他的风俗画给后世提供了窥视18世纪朝鲜风俗文化的窗口, 但在韩剧《风之画员》里边把他设定为了女性。 ![]() ![]() 火药武器是起源于古老的中国文明。 在韩剧《朱蒙》里边的背景是公元前,但是却出现了火药发明。 同理像《大长今》这些都是经过历史改编的剧集。 像这次被20万人请愿砍掉的《朝鲜驱魔师》其实也是虚构的历史剧, 在创作的路线上也是按照此前的模式做的。 ![]() ![]() 有典型的“我是丧尸”风 该有的特效化妆和惊悚的电影语言都有了 我这里就不介绍了,直接上几张图,大家感受下。 ![]() ![]() ![]() ![]() ![]() ![]() 典型的“权力的游戏”风 在“丧尸”不过是危机的外壳,在危机的背面依旧是属于王室权力斗争的权谋游戏。 太宗有3个儿子,3个儿子明争暗算夺权。 ![]() ![]() 大儿子让宁,是太宗亲手培养的接班人。 让宁,不算是个坏人,顶多就是每日贪恋酒色, 所以爆发了危机,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救自己的美人。 他是典型的那种花花公子哥,要江山不要美人的那种,但是架不住大儿子的身份。 后面的党羽挺他。 ![]() ![]() 他的岳父是兵曹判书, 朝鲜那会儿是三政丞,六判书,判书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尚书 岳父韩正宪,也就是兵部尚书。 劝他要洁身自好,承担起自己世子的责任。 ![]() ![]() 而汉城伊任就没那么善良了 他是典型的狗尾巴草,风吹哪边倒 支持让宁纯属是因为太宗器重让宁,什么时候让宁失宠了, 他换个人站队就是了 但是眼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路,给大儿子出主意: 趁着这次尸潮,干脆做掉其他的两个兄弟。 ![]() ![]() 其他两个兄弟也不是好惹的 小王子江宁,被邪灵附体了, 剧集砍掉了会不会继承王位还不知道, 说不定,后期是大boss。 ![]() ![]() 三王子忠宁, 身体弱,可性格不软 男子汉,大丈夫,勇敢,有谋,也有骨气... 但问题是他的出身不好, 那些机会轮不到他。 ![]() ![]() 这样看起来,三个儿子好像都不咋地, 但所谓矮子里边拔将军, 更何况他们的老爸太宗也深通帝王术, 有的信息给大儿子,有的信息给二儿子,三儿子, 一会宠大儿子,一会宠幸他儿子, 总之,让这几个儿子相互牵制,相互抗衡,相互消磨。 ![]() ![]() 权力斗争的游戏 后边肯定是有着无限的反转的, 而西洋神父驱邪的礼教,以及种种线索都在表明: 丧尸来源自西洋,跟太宗和先皇都逃脱不了关系。 似乎这件事又只是三个儿子的斗争游戏。 这背后似乎有着更大更广的阴谋。 ![]() ![]() 不难发现, 这部《朝鲜驱魔师》骨子里散发且透露着韩国影视工业的特色 ——乱炖。 你能够看到各种类型元素的堆砌和构建。 人们大可以骂这部剧烂,但是不至于因“违法”而下架。 所以在我看来,20万人请愿“处死编剧”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 ![]() ![]() 严格来说,《朝鲜驱魔师》可以说是一部烂剧 但不至于因“违法”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而遭到“强制性技术”下架。 这部剧的真正触动韩国观众的神经的还是“意识形态问题”。 ![]() ![]() 什么意识形态问题呢? 韩国观众对中国积累的情绪,他们认为这部《朝鲜驱魔师》里边是中国拿走了朝鲜文化 充斥着各种中国元素,中国文化。 他们普遍认为,剧集是要宣传自己韩国的饮食和文化,但却出现了中国式的道具 破坏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和输出的内容 其实如果有类似危机感,大不了取证就可以了,但韩国观众没有这样做。 他们动用了所谓“民主社会”的力量,通过请愿和游行,干脆让这部剧就不存在了。 而且这个动机的起源,正是源自爱国主义的束缚和谴责。 ![]() ![]() ![]() ![]() 我真的很反感,这动不动所谓的“联名”请愿罢免, 借用所谓的“正义”去动用“公权的力量”去谋取私利。 如果觉得一部剧集与人们理想中的有偏差, 那就应该去努力地求证它。 ![]() ![]() 韩国影视,其实并不缺乏反思和自省的力量。 正如《寄生虫》在去年摘夺奥斯卡那样 韩国电影没有经历过德国的表现主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法国的新浪潮 但是却在类型电影的借鉴和模仿中,探索出了韩国本土类型的铺垫的文化之路。 立足于本土内容的基础上,视野遍及了全球。 作为观众,总是能够被韩国电影直击人们内心深处的痛与阴暗又或者某种兴奋。 ![]() ![]()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韩国电影人不断借用电影的力量,用现实主义的方式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困境,并借此—— 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社会改良。 但这句话的后面,我也是这样补充的: 韩国电影什么都拍,就是什么也不改,有的时候为了那点民族的凝聚力,甚至不惜扭曲现实与真实的生活。 今天,我想在这段话的后边再补上一句: 后发的经济体量没办法挑战整个西方体系,重新分配后也就只有坐在这个位置。 ![]() ![]() 韩国电影人以及文化知识分子 当然知道他们的现状 但是你们怎能要求一个手中握着笔的人, 去对抗,拿枪的世界呢。 社会是苦闷的, 看不到未来,也无力改变 而现代社会不断地撕裂,让这些电影人,急需找到一个“精神药剂” 填充丢失掉的精神。 ![]() ![]() ![]() ![]() 我只是觉得很遗憾的是, 或许韩国影视行业将会很难再制造这种“精神药剂” 这次《朝鲜驱魔师》被韩国观众强制性砍掉的一次信号: 历史被创作的工具戴上了枷锁。 ![]() ![]() 你真的很难相信, 韩国电视剧会有怎样的进步, 未来更多的只有像打着“穿越悬疑推理’实为YY的《国王:永远的君主》 类似于这样的剧集。 当然,韩国电视剧和韩国电影,早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了。 韩国电影的类型化早已经甩了电视剧几条忠武路的距离... 至于,跟《朝鲜驱魔师》同样是“丧尸 权力”题材的《王国》 别忘了,那是人家美国网飞拍的... ![]() ![]() |
|
来自: skysun000001 > 《中国评论中国外交中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