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请记住卡瑞蔻,坐冷板凳发明mRNA疫苗救了亿万人性命

 大隆龙 2021-04-14

记住卡瑞蔻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她发明了mRNA疫苗技术,挽救了全世界亿万人的生命。

Image

不得不说,卡瑞蔻的人生很传奇,身为美国宾州大学兼职副教授的她,基本上可以确定成为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这大概是诺奖历史上职位最低的人了。

作为一个兼职副教授的卡瑞蔻,为何基本上可以确定能拿到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原因很简单,mRNA疫苗技术在今年对全世界影响都很大,救了很多人的性命,而这都是卡瑞蔻一个人花了三十年时间弄出来的,而且还是在没有人相信她的情况下弄出来的。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mRNA技术到底有多难。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着“私人定制”mRNA技术的无限可能。

研究人员明白,mRNA是人体数万亿个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指导方针。他们理念是:通过对合成的mRNA进行精确的微调,并将其注射到人体中,人体的任何细胞都可以成为按需生产的蛋白药物工厂。

但要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应用,这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时候,卡瑞蔻登场了,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她。

这就是卡瑞蔻,她的英文名叫Katalin Karikó

Image

刚开始研究时,没人相信她。

Image

1995年,由于没有研究成果,她被降职了,回到学术的最底层。

Image

但是卡瑞蔻并没有放弃,哪怕只是一个兼职副教授,她也要继续研究下去,十年磨一剑,她终于在2005年有了突破。

Image

这个突破就是,她解决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如何不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击。

Image

只需要略加修改,就可以创造新分子,骗过免疫反应。

Image

这时候,卡瑞蔻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了注意,由此推动了莫德纳和BioNTech这两家公司的成立,更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由此到来。

Image

加拿大人罗西看到了卡瑞蔻的研究成果价值,于是成立了莫德纳公司。

Image

这是罗西的照片。

Image

罗西原本是哈佛医学院的助理教授,比卡瑞蔻的职位高一个等级。

Image

罗西成立了莫德纳公司,对卡瑞蔻的成果作进一步研究。

Image

Image

但是卡瑞蔻并没有去莫德纳公司,而是去了BioNTech公司,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Image

成立BioNTech公司的是一对来自土耳其的科学家夫妇。

Image

这是他们的故事,两个人在医院工作时结缘相识。

Image

在卡瑞蔻的科研成果刺激下,他们成立了公司,原本是开发癌症疫苗。

Image

之所以说卡瑞蔻的科研成果催生了莫德纳和BioNTech公司,证据就来自于这一段话,他们还邀请了卡瑞蔻担任了高级副总裁。

Image

但这还不够,2020年3月,辉瑞也加入进来了。

Image

不得不说,辉瑞很有态度,也很大气,他们不接受美国政府的资助,以保持相应的独立性。

Image

这是辉瑞高管的态度。

Image

由于疫情的影响,辉瑞、莫德纳、BioNTech推出了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并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应用,卡瑞蔻的成果终于应用了,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可以说,卡瑞蔻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坐了三十年冷板凳,从三十岁研究到六十岁,一半的人生都在研究mRNA技术,哪怕被降到最底层,依然不改变自己的想法,继续埋头研究,到最后终于铁树开花,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什么叫不疯魔不成活。

不得不说,卡瑞蔻是个幸运的人,出生于匈牙利,来美国读博士并选择了mRNA技术作研究方向,这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如果不是她选择mRNA技术,并且一个人坐冷板凳坚持三十年,同时不是莫德纳、BioNTech在拿到病毒的基因排序后,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研制出了有效率高达94%的mRNA疫苗。传统疫苗的研制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等到那个时候的话,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全人类社会的幸运。

卡瑞蔻是幸运的,莫德纳、BioNTech、辉瑞这些公司也是幸运的,他们注意到了她的研究成果,并且研发出了相应的产品,还让这样的产品造福于人类,达到了良性的互动,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产学研一体化,在利益之上,还有道义。

只有始终相信自己,并且一直毫不动摇的努力下去,才能真正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产生价值,并推进社会前行进步,才能被历史记住,卡瑞蔻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感谢卡瑞蔻,让我们看到了信念的价值,也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PS:部分素材来源于BioArtReports,至为感谢!

直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