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人们升天成仙的美丽传说

 凤凰山居士 2021-04-14
文章主题:神话传说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17 18:25:42

古人认为,有道之人可以成仙,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登仙升天的

——萧史弄玉,乘龙驾凤双双升天

从前,有个叫萧史的人,不知道他是什么年代出生的,但看容貌却总像是二十来岁的人。他善于吹箫,而且能让箫发出鸾凤和鸣的声音。他生得风度翩翩,潇洒英俊,真像是一位神仙。但他混迹在人世间,所以谁也不知道他是仙人。

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也很会吹箫,穆公就把女儿嫁给了萧史。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风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跟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便为他们专门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和弄玉就住在那里,好几年不吃不喝。有一天,弄玉乘上风,萧史乘着龙,两人双双升空而去。秦国的人后来建了凤女祠,祠里还常常能听到箫声。

萧史和弄玉善吹箫,他们的箫声引来天上的凤凰,弄玉乘凤,萧史乘龙登仙而去,这是多么美丽的传说。

——老人变成白鹤飞上了天

唐朝武则天当政的末年,益州有一个老头,带着一把药壶在城里卖药,赚了钱就用来周济贫困的人,自己平常不吃东西,只喝一点清水。如此过了一年多,百姓们都很信赖他,凡是有病买了他的药,没有治不好的。有时他独自在江边游玩,久久地凝神远望;有时登高远望,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忽然有一天,他独自到锦川去,脱了衣服洗净了身子,伸手到药壶里选了一丸药,吞了下去,对人们说:“我的罪期已经满了,现在要回到岛上去了。”顷刻间他变成一只白鹤飞去,衣服和药壶沉到水里,人们寻找了很久也没寻见。

故事中的老头吃了一丸药,便化成了白鹤升天而去,充满迷人色彩。

——脚下生出五色彩云,飘然升天而去

有个卖药老头,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有人问他的姓名,他说:“卖药翁就是我的姓名。”

他经常提着一只大葫芦卖药,有人到他那儿讨药治病,给钱不给钱他都给药,人们都说药很有效,对他敬如神明。他常常喝醉在城市中,他笑骂别人说:“有钱不买药吃,都做土馒头去!”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的意思。

后来,他在长安卖药,正有许多买药的人,他抖了抖葫芦已经空了,里面只有一丸药倒了出来。这丸药很大,有亮光。他把这丸药放在掌上,对人说:“我在人间卖药一百多年,见过成亿成兆的人,没有人肯花钱买这药吃,太可悲啦!现在我自己吃掉它吧!”药刚入口,他脚下生出五色祥云,飘飘然飞腾而去。

这个卖药翁升仙的方式又略有区别:吃下药后,脚下生出彩云,然后驾云上了天。

——吃了枸杞根,朱孺子驾云升天

朱孺子是西晋怀帝时人,从他小就侍奉道士王玄真,住在大箬岩。他很想得道成仙,经常登上山峰,采黄精这种药材服用。

有一天,他在溪边洗菜,忽然看见两只小花狗互相追逐。他很惊奇,就去追寻,那两只小花狗逃到枸杞下不见了。他回来告诉了王玄真。王玄真也感到惊讶,就和朱孺子一块去等候,又看见两只小花狗嬉戏跳跃,他们追赶小狗,小狗又跑进枸杞丛下不见了。王玄真和朱孺子共同寻找挖掘,就挖到了两根枸杞根,枸杞根的样子像花狗,坚硬如石。他们把它洗净拿回来煮。朱孺子添柴看火,整整三个昼夜没离开灶边。他试尝那汤汁的味道,不断地尝,不断地吃。等到发现两条根煮烂了,就告诉王玄真一块拿去吃。顷刻间,朱孺子忽然飞升到前面的山峰上,王玄真惊奇了老半天。朱孺子谢别了王玄真,升空驾云而去。后来当地人叫那山峰为“童子峰”。

王玄真后来把那根吃了,不知他活了多大岁数,也隐居到大箬山之西的陶山。

故事中所描述的朱孺子的升仙的经历是:挖来两块像小狗一样的枸杞根煮来吃,边煮边尝汤汁的味道,煮了三天之后,朱孺子便突然凌空驾云而去,成了神仙。

下面故事中那人的成仙经历则显得荒唐可笑。

——拜枯树二十八年,居然也成了仙

从前有一个人爱好道术,可是又不知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道。他见有一株枯树,便每天早晚都向枯树跪拜,并且乞求道:“请赐给我长生。”他这样做一直坚持了二十八年而不疲倦。这株枯树有一年忽然开了花,花当中有汁液,那汁液像蜜一样甜。有人叫他把花吃掉,那人果然把花同花汁一同吃掉了。吃完之后,便成了仙。

一株枯树,它自己尚且不能保护自己,结果枯死了,这个人竟然向枯树乞求长生,而且一直跪拜了二十八年,这就是十足的愚蠢笨蛋。然而故事的编造者还是不愿让这个痴迷不悟的人伤心,结果让他吃了枯树开的花而最终成了神仙。

下面故事中的何讽则因肉眼凡胎,错过了一次成仙的机会。

——吃了书中蛀虫的丝,据说也可成仙

唐德宗建中末年,有个叫何讽的书生曾经买到黄纸古书一卷。何讽读它,在书中得到一个发卷,圆四寸,像一个环没有头。何讽就随意地弄断了它,断处两头滴出的液体有一升多。用火一烧它有头发的气味。何讽曾把这事告诉一个道人。道人说:

“唉,你本来是俗骨凡胎,遇到此物不能飞升成仙,这是命啊!据仙经说:'蠹虫如果几次吃到书中印的神仙二字,就能变化成这种东西,这东西名叫脉望。’夜里用这东西映照天空当中的星星,星星便会立刻降落,可以从那里求得仙丹,再用刚才你弄断'脉望’时流出的液体调和之后服了,当时就能脱胎换骨,飞升成仙。”

何讽听了之后,就取来古书查找,有几处被蛀虫咬坏的地方,前后对照文义,都是“神仙”二字。何讽不禁为之叹服。

说书中蛀虫吃了“神仙”二字后变成的丝卷可以使人飞升成仙,这纯属文人虚构的幽默小故事,用来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升天成仙的场面热烈而有趣的,大概还要数淮南王刘安升天的情景。

——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汉朝的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当时王子们都沉迷于游玩狩猎和美酒女色,只有刘安坚守节操,并礼贤下士。刘安不仅特别爱研究儒家的学说,还精通算卦和修道的方术,招纳了几千名有才学的门客,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

有一天,有八位老人一同来见刘安,八位老人须发皆白。他们对门卫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尊重贤德的人,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淮南王。”守门的人说:“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没有长生之术,也没有多大力气。”八位老人说:“你是嫌我们老吗?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些吧!”话音刚落,八个老人都变成了童子,只有十四五岁,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一样红润。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去向刘安汇报,刘安听说后,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出来迎接。把八位童子请到思仙台上,给予热情款待。刘安面朝他们磕头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修身养性的事,万万没想到道君能亲临我的寒舍。只愿各位道君可怜我这个凡俗的人,把修炼的要点传授给我,使我这个像螟蛉一般的小虫能像天鹅大雁一样高飞人云。”八个童子听了刘安这番话就又变成老人,对刘安说:“我们的道术也很浅薄,但毕竟比你先走了一步。我们八个人当中,第一个能呼风唤雨喷云吐雾,在地上划一下就产生江河,把土聚起来可成高山;第二个人能让高山崩塌,使深渊成平地,驯服虎豹,召来蚊龙,驱使鬼神为自己效力;第三个人能分身变化相貌,坐在那里顿时消失,使千军万马立刻隐去,把白天变成黑夜;第四个人能腾云驾雾,飞越江河湖海,随意在天地间邀游,呼吸之间便能到千里之外;第五个人能人火不怕烧,入水不能湿,任何兵器不能伤害,冬天不怕冻,夏天不怕晒;第六个人能干变万化,想干什么就千什么,能造出禽兽草木等一切东西,能让山搬家,让水不流,让宫殿房屋随意移动;第七个能把泥土熬成金子,把铅水凝炼成银子,用水把云母硝石等八种石料炼成仙丹,能让浪花变成珍珠,能骑着龙驾着云在九天上浮游。你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你什么。”刘安就日夜向八公叩拜,用酒肉款待他们,后来八公授给刘安(玉丹经)三十六卷,刘安按着经书上的方法把仙丹炼成了。然而还没来得及服用就出了事。

当时有雷被和伍被两人,因曾与刘安结怨,他们便向皇帝诬告说刘安要造反。皇帝就派了管王室亲族事务的案正官带着公文去查办。这时八公对刘安说:“你可以脱离尘世了,这是上天让你脱离世俗的机会。”八公让刘安登上高山向神灵祷告,他便服下仙药白日升天成仙了。他吃剩的仙药放在院里,鸡狗吃后也都升了天,所以天上也有鸡叫狗吠的声音。

这则故事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的由来。

刘安服用仙药后,登天成仙,鸡犬啄吃了剩余的仙药,也一道升了天,这是一个多么热闹而有趣的场面。

关于神仙,人们还流传有“天仙”与“地仙”之说,住在天上的神仙叫做天仙,住在地上的神仙便叫地仙。

――马鸣生吃半副仙药,变成了地仙

马鸣生是山东临淄人,他年轻时当过县衙里的小官,因为捕捉强盗,被强盗所伤,这时忽然遇见一个神仙用药救活了他。马鸣生为了报答神仙的救命之恩,就辞官跟神仙去了。一开始他只想得到医治刀枪所伤的药方,后来知道神仙还有长生之术,就长期跟着神仙,为神仙挑书箱,和神仙一同周游天下,神仙终于给了他三本《太阳神丹经》。马鸣生生带着经卷回家后,进山按经书上说的方法配了药服用。马鸣生不愿成为天仙,就只吃了半副药成为地上的神仙。地仙可以永远住在人世。马鸣生服药后,每三年就搬一个地方住,所以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他不断地换地方住,走遍了九洲,一直住在人间五百多年。有些人认识他,见他总也不老,十分奇怪。

后来他还是白天成仙,升天而去。

当然,不管是天仙也好,地仙也好,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人们的虚构,是为了寄托人们企求长生不老的愿望的一种美丽想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