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解码:结构性工具

 木香草堂 2021-04-14

李筱静、迟文君

思维工具卡片

工具名称:经典解码

图标:

结构:指以名家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解码名家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启发儿童创意地解读或演绎经典作品,进而引导儿童走向自我创造的思维工具之一。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又分为三个阶段:解码、模仿、变构。

经典解码:结构性工具

思维工具运用案例

案例:跟着经典创意写作

1.广泛联结:解码

经典解码的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广泛联结的思维方式,破解经典密码。以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中展开想象。这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经典作品,作者没有被“丁香”这一愁怨的意象所束缚,在丁香鼓鼓的花苞中悟出了一份生命的豁达。那么,为什么借助“丁香”这个意象?生命为什么应该“豁达”?这仅仅是“物”与“志”的关系问题吗?教师设计了系列学习任务:(1)作者是如何因花悟情的,如何跳脱出丁香愁怨的象征的;(2)收集宗璞其他关于描写植物的作品,比较所写植物与志向之间的关系;(3)寻找作者创作的地点,猜测写作时的心情。

对于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而言,意象和情感是解析的核心。由语词构成的意象以及意象背后的情感究竟如何理解?这时联结思维便有了用武之地。以“丁香”这个语词表达的意象为例。

纵向联结(由浅入深):

言内之意:植物——意象(忧愁);

言外之意:语境(狭义:个人境遇;广义:社会语境)

横向联结(由此及彼):

传统诗歌里的丁香意象;

作者其他作品中的同类意象(紫藤萝)

儿童运用这样的思维工具,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丁香作为植物的形状和自然特征,开放于暮春时节,容易凋谢,切合伤春之感;通过检索中国传统诗歌里丁香意象的内涵和传承,了解到最早的诗歌意象丁香是杜甫《江头五咏·丁香》中的形象,此时尚未与忧愁联结。直至李商隐《代赠》一诗,丁香开始与“忧愁”相连;从“芭蕉不展丁香结”到“丁香空结雨中愁”,再到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作为诗歌意象的丁香便成了“忧愁”“苦闷”的象征。至此,基本实现了对意象语词的语言解码。

另一层面,儿童通过研读宗璞的生平,研究她的其他散文,如《紫藤萝瀑布》以及本文的原文,通过联结思维了解到作品创作的个人语境与社会语境,基本实现作品解读的语境解码。这样,通过多层次联结,儿童经历并超越文本,走向了文本的总体文化语境,真正实现了经典作品的深度解码。

2.程序再造:模仿

经典解码的第二个程序是模仿,即以自己的方式运用经典的“语言”进行模拟重构。对经典的解码只是一个起点,要最终实现儿童的自我编码,还需要一个模仿和变构创造的过程,需要程序性思维来搭建跨越经典的脚手架。

我们以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7的内容《我的“自画像”》为例做简要阐述。根据以往的学情分析,儿童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常常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例如,写女生都是“亮晶晶的大眼睛,粉红的小嘴,乌黑乌黑的头发”;写男生都是“一头短发,浓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描写无法突出人物外貌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引用经典童诗,打开儿童的思维角度,将儿童在美术课程“经典解码”的收获迁移到语文课程中来,唤醒儿童的感受,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首先,展示经典童诗——《画我》:

用发菜色画头发,

用莲雾色画鼻子,

用苹果色画脸颊,

用玉米色画牙齿,

还用黑色画眉毛,

我画的是高兴的我,

我画的是忧愁的我,

我画的是害怕的我,

也是厉害的我。

这首诗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几乎没有直接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头发、鼻子、脸颊、牙齿的颜色生动形象起来,同时也有形状上的神似。将抽象的颜色与具体的事物相连,进而产生新的体验,创造了新颖的独创性组合,实现了知识经验的迁移。儿童在分析、观察后,进行了创意性演绎。有的用樱花画嘴唇,有的用星星画眼睛,有的用白云画牙齿,有的用春天的柳枝画眉毛,有的用小麦色画皮肤,用丝绸般的河流画衣服,并配上了灵动而有创意的插画。

在这里,儿童模拟这首童诗,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想象,把诗歌意象与绘画语言进行了重新组合,在解析的基础上实现了个性化的模仿重构。

3.自主创造:变构

经典解码中基于个人方式的解码模仿,当然还不是经典解码的最终目的。如果说基于个人方式的解码重构,还只是实现了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演绎,其基本特征还主要是模仿性的,那么经典解码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变构、创造。

“校园植物诗画图鉴”活动基本体现经典解码的上述特征。活动计划要求,根据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植物意象,融合科学、美术等课程的知识,按照季节顺序,以“按照经典找植物——按照植物配经典——按照植物创诗文”的活动顺序,从理解、演绎到创作,从解码到变构,实现对“经典”的跨越,实现学习的创意性跨越。

比如,学习《竹石》这首诗歌以后,儿童首先通过在网上查找竹子的资料,翻阅相关书籍,实现“竹”的意象解码;再去校园内观察寻找竹子,加深对竹子精神的了解。其次,儿童通过询问花匠工人,了解校园内花和树的种植情况,特别是种植“竹”的地点、目的,了解“梅兰竹菊”花“四君子”的比德传统,实现“竹”的文化解码。在对“竹”充分解码的基础上,模仿郑板桥《竹石》写一首赞美竹子的小诗或短文,结合自己了解的校园内竹子种植的经历,实现对“竹”的个性化重构。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植物,在附上经典诗文的基础上,自己创作诗文,并采集叶片标本制作成植物明信片,在学校的“创意馆”展出。

变构的过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造性。它立足于经典,在联结思维为特征的解构及程序思维为特征的重构基础上,充分尊重儿童个性,放飞儿童创意的心灵,在深度解析经典的基础上跨越经典,实现心智创造性的无限可能。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