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

 明月照书窗 2021-04-14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杨澄甫公所传太极拳十要,看似简单,但若澄甫公未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能体悟而得呢?

我们现在学拳很幸运,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先辈们已留下丰厚的武学理论和实战经验,足以传承和弘扬。

但是,为什么当下难见高手?不是拳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不是拳不行的问题,而是练拳人不行的问题。不是拳不能实战的问题,而是练拳人没有练习实战的问题。不是拳史不可信的问题,而是自己不相信拳史的问题。

日前,我撰写了《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一)》,引起广泛关注,希望本文亦能于广大拳友以帮助。

要六:用意不用力

澄甫公言:太极拳论云: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为何不用力却能长力?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

吾之体悟,和拳友分享。

之一。

拳是阴阳之体。看得见的拳架为阳,看不见的意、气、势等为阴,我常笼统称之为神意。只练拳架,只是练了一半的拳。必须把神意练好,才算完整的拳。练神意得须明理。

之二。

太极拳大家武禹襄先生说,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句话非常重要,需用太极思维来理解。

气宜鼓荡,为阳,以气催形,走出的是拳架,是发散形态。

神宜内敛,为阴,象形取意,走出的是拳意,是聚合形态。

一发散,一聚合,正好构成太极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双螺旋。

之三。

看陈氏太极拳宗师陈鑫先生书用的太极图。此图为来氏太极图。实际上,这是一个双螺旋立体图的平面透视图。

黑色缠丝,为阴,为合。白色缠丝,为阳,为开。黑白缠丝相合,就构成太极的一体双螺旋。此双螺旋之于太极拳,用法即是缠丝法,打法即是背丝扣。

来氏太极图中间的白圆点至为重要,就是我们所说的神意。孙禄堂先生所言的“当中一点子”,即是此义。

之四。

怎么练神意?

有意无意意想来氏太极图中间的白点。著名太极拳家魏树人先生,常以意想的蓝色小球练神意,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

意打,耗神,须少练。之于普通拳者,多练养法,少练打法。之于高层功夫的拳者,一般都知打法分阴打和阳打,阴打养人但伤人厉害,阳打耗人但伤人不重。只是阴打没有几人会用。

之五。

之于臂膊如绵裹铁,须松开双胯和双肩,形成龙脊,特别是真正松腰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现象。否则,怎么练都难。

之六。

之于是否长力,我时常用跑步来检验自己的气力的变化。

我认为,跑步的姿势也是一种拳架,因此跑步也是打拳,是快架。一口气跑不下五公里,若上拳击台,体力最多支撑一个回合。

要七:上下相随

澄甫公言: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按易理,上下相随就是“四象”的循环运行。“三才”断中,则“四象”不象、上下不随。怎样做到上下相随?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

一是,人体万向轴须松开,此处不松开,腿脚之相随都是“假相随”。

二是,肩胛骨和锁骨须松开,此处不松开,手臂之相随都是“假相随”。

三是,人体“三才”的中段,即大腿以上、脖子以下的部分,须松活,其中脊椎特别是腰部须松透。中断不活,则上下相随亦是“假相随”。

四是,拳者须自然形成虚领顶劲,否则四肢运行的双螺旋难以形成,则上下之相随亦是“假相随”。

要八:内外相合

澄甫公言: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

之于内外相合,吾之体悟如下:

之一。

太极拳,练得就是精气神三字。武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先生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静心站桩,静心行拳,是养神的关键所在。

之二。

澄甫公特别强调“精神能提得起”,做到这一点,须自然而然地形成虚领顶劲。没有虚领顶劲,自然也就没有神贯于顶。

之三。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自己行拳中慢慢体悟容易,但推手和实战中应用就难了。

架子关键是要打出力量。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澄甫公没有抖大杆子,没有打“活桩”,而是沿用现在的训练方法即更多地是站桩和练架子,他的实战功夫是否会一样呢?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要九:相连不断

澄甫公言: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太极拳“运劲如抽丝”的功夫,实际上就是“四象”的生生不息运行。对此,我们不仅要知道,关键是灵活运用到拳架上。

怎么练出“四象”的生生不息?唯一的路径是走出双螺旋于一体的缠丝法拳架。

我举个例子,拳友就明白了。

见下图,轻握拳头,目视拳眼,然后旋转拳头。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拳之部位

第一步。内旋拳头。

内旋拳眼180度,手臂会自然伸出,最后拳轮向上,便转不动了。

若强行再转,关节就会受伤。为何?

从拳眼到拳轮,拳眼转了180度;从拳轮到拳眼,拳轮转了180度。两者结合,便是360度,即四象运行一周。

第二步。外旋拳头。

轻握拳头,目视拳眼,外旋拳眼,手臂就会自然卷曲。旋转度数的道理同第一步。

当身体松透后,手带身就出来了,双螺旋于一体的缠丝法就会慢慢上身。此时,拳者就会体悟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真意所在。

要十:动中求静

澄甫公言:“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怎么以太极思维来理解太极拳的“动中求静”,而不是“静中求静”?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万物负阴而抱阳。动为阳,静为阴。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因此,我们要体悟太极拳的静,须动中求静,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太极思维。

但是,动中求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人的大脑是个很难控制的东西。虽然难,但还需坚持体悟。

比如,在喧嚣的环境里,有几人能打出独自一人在幽静环境里那种行拳的神安意定来?天人合一更难!实话实说,现在的我,是做不到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让我们以宋代诗人章粲的一句诗来思考“动中求静”和自勉吧——“动极必生静,慎哉柔道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