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茶的“牛骨头”,白茶的规格片,茶叶边角料逆袭,你听过几个?

 小陈茶事 2021-04-1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元朝末年,一片乱世。

彼时的朱元璋,穷困潦倒,以乞讨为生。

一天他饿得晕倒在路上,一个老妇做了碗菜粥,递给了他。

那碗用剩菜剩豆腐再加剩饭煮出来的菜粥,在饿到发晕的人眼里,是无上美味,让人越吃越香。

以至于,朱元璋在吃完后,还在不断回味,忍不住好奇地问那位老妇,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老妇自嘲地介绍,珍珠翡翠白玉汤!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一番坎坷曲折,当上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这位出身贫民,既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最终还当成最高统治者的朱元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流传出不少佚闻。

在民间故事里,类似这样的桥段,比比皆是。

虽然,这段故事记载并非正史,有不少穿凿附会痕迹,真实性难以佐证。

但可以看出,民间美食里对边角料的处理,极其能展现创意!

普通的剩菜粥,米为珍珠,菜叶当翡翠,豆腐做白玉,就能取上朗朗上口的高大上名字。

再加上,有了“皇帝救命粥”+“朱元璋亲自认证的天下第一美食”等文化故事IP。

放到今天的市场上,分分钟能卖出高价,卖到脱销,卖到供不应求!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将食材的边角料妥当利用,不失为“变废为宝”的好事。

但如果,在处理边角料上花太多歪心思,过度包装,夸大宣传,那可就彻底变味了!

回到正题,下面来聊聊那些年,村姑陈听过的茶圈边角料的故事!

《2》

故事一,海归镀金的福鼎白茶“规格片”。

有位茶友发来一张图过来鉴茶,他问,福鼎白茶规格片,有这个茶吗?

咦,规格片?这前所未闻,从来没听说过啊。

从这稀奇古怪的名字,难不成,这是叶片有固定大小的意思?将叶片切成横平竖直,大小相近的状态?

不一会,因为茶山上网络卡顿的缘故,图片才呈现出来。

看到图片,瞬间就让人明白过来!

原来茶友提到的“规格片”,其实就是白茶在加工时,要专门挑出来的老叶片、黄片、蜡片,是白茶里的常见边角料!

不过,那位茶友在买茶时,对方跟他提,这是以前出口到国外的茶。

于是,茶友觉得这像是老树叶般的茶,品质应该还不错。

这里涉及到很多人在买茶时的一个误区,觉得出口的就是好茶。

事实上,并非如此。

要真正说起白茶的出口,在国内白茶市场还不像今天这么火热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确实有不少出口到东南亚一带的情况。

并不是说,只有这种边角料、老叶片,才会出口到国外去。

不得不说,那位出售福鼎白茶“规格片”的茶掌柜,很擅长“包装”。

一方面,给这些原本平平无奇,卖不了正价的边角料,取了一个迷惑性很大的洋气名字,还加上了出国留洋镀金的身份。

另一面还营造出,只有这种老叶片才有资格出口的稀缺性。

导致那位茶友信以为真,直接入了圈套,交出了买茶学费。

虽然说,白茶里这些蜡质层厚的老叶片,它们可以饮用,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将这些边角料过分捧高,标榜其“海归茶”身份 ,一度卖出比正品还高的身价,纯属骗子行为!

《3》

故事二,牛栏坑肉桂里的“牛骨头”。

牛栏坑肉桂在茶界江湖里,名气大得牛气冲天。绝大多数的茶客,就算没喝过,也或多或少有听过。

牛栏坑肉桂,简称“牛肉”。

而牛栏坑肉桂的茶梗,被人打趣地称为“牛骨头”。

武夷岩茶在采茶时,要带着梗,采下一芽三、四叶。在做青过程中,茶梗当中的滋味物质,会不断输送到叶片内。

等岩茶在完成毛茶的初制后,茶梗已经结束它的制茶使命,需要尽快地完成挑剔。

不然,带梗的毛茶容易重新吸入水分,影响岩茶品质。

另外,如果在成品岩茶里,含有明显茶梗,挑梗没有挑干净,会影响到茶汤滋味,导致岩茶冲泡后茶味偏薄,带粗老味。

简而言之,茶梗在成品岩茶里不应该出现,它是岩茶加工的边角料。

但是,名气响当当的牛栏坑肉桂,身价不菲,身价至少要六位数起步。

对于很多喝不到“牛肉”,或因高价难以入手到真正“牛肉”的茶客而言,喝不到“牛肉”,喝一喝牛栏坑肉桂在加工时剩下来的茶梗,也算是聊以慰藉。

于是,有人就将这些茶梗,取上一个易于传播的名字——牛骨头,拿出来分享。

岩茶里,原料底子好,出身山场够硬的茶梗,可以拿来泡或直接煮,茶味还不错。

将“牛骨头”之类的边角料身份,清楚明白地介绍给消费者,不失为“珍惜好茶”的一种做法。

明码标价,公平交易,并无不妥。

但怕的就是,在这些边角料身上,动歪心思。

比方说,瞄准部分茶客认准老丛水仙就是要条索粗大的消费心理。故意将一些原本应该从老丛水仙身上拣剔出来的老叶片,掺杂到正品内。

轻轻松松就将边角料卖出了正品价,还不告知真相。

这样做,可就太不地道了!

《4》

故事三,茉莉花茶里的“高末”。

看过一段,陈鸿年老先生写回忆老北京的文字,里面有这样的介绍:

“茶叶铺,无论多好的茶叶,用手抓来抓去,卖到最后,茶叶罐子里,都剩了碎的了。于是用筛子一过,筛子上面的,又倒进茶叶罐子里了,筛子下面的,都是末了,然后给它取了个名儿,曰'高末儿’。”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高末”的来历。高末是茉莉花茶的副产品,是一种碎茶,也称高碎。

很多茶客的认识里,觉得只要是茉莉花茶的茶碎末,都可以叫高碎。

其实,这是不对的。

只有高档次的茉莉花茶里的碎末,才能称得上“高碎”。

过去的生活条件,不比当下,物质生活没这么富足。

所以,不少爱喝茉莉花茶的老北京人,会尤为热衷高末。

首先,高末是碎茶,不是正品,价格比较实惠。

其次,既然是高档茉莉花茶里的碎末,品质不会差。

最后,由于是碎茶,在冲泡时茶味析出快,容易泡出厚重浓郁的口感,受到不少喝茶口味偏重的老茶客喜爱。

茉莉花茶的“高末”,是老北京生活的一个缩影,代表着一种情怀。

现如今,生活条件富足,除了感受情怀外,很少有人专门再挑高末来买茶。

再加上,茶界江湖里,群雄竞起,铁观音、金骏眉、大红袍、普洱茶、福鼎白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今的茶圈里,茉莉花茶的受欢迎程度,不如过去。

再提到茉莉花茶的“高末”时,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5》

处理边角料,需要发挥创意。

比如,将价位便宜的动物下水内脏,加上红油同煮,发明出了伟大的火锅。

但是,在处理边角料时,离不开“诚信”二字。

不论是福鼎白茶里的老叶片、蜡片,还是牛栏坑肉桂里专门挑出来的茶梗。

以及各大茶类在零散出售时,整箱茶抓到最后,剩下的箱底碎茶。

如果这些茶叶里的边角料,在宣传介绍上,没有告知真相。

并且,在价位上,还卖得比正品卖得还贵。

按这样的方法做生意,可就不应该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度。

好好的创意与新想法,不应该花在歪心思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