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又开始进入“期末复习”的模式,关于“考试分数”又成了一个热点问题。目前这种“分数至上”的功利教育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本意,造就的就是“高升学率”的集中营式学校;扼杀孩子天性、牺牲学生身心发展的“优秀教师”;神情木纳、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儿”。 其实就是一次很普通的测试而已,可是却被有些人炒得如此沸沸扬扬。为何会如此夸张,无非学校为了自己的政绩,教师为了自己的业绩,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把这些虚荣的功利心全部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孩子没有了幸福和快乐,我们的教育还有何意义? 可悲的是有的教师和家长却愚昧到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已经在做着自我毁灭的事情,但愿整个社会早些醒来,别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行径了。 正如博友婉蓄若娴所说:曾被一位教授责问:是家长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幸福重要?强按的牛头会喝水吗?想起学生说起家长因考试不理想而断掉零花钱的做法,既为我们的学生感到可怜,更为家长的无知无奈感到可悲!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幸福垮了更重要的了。什么时候教师的观念才能转变?!只有教师观念的转变才可能带来社会观念的转变。只有社会观念的转变才会带来孩子真正的幸福快乐。 其实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关键期,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需要的完成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孩子的美好品德。以下在博友的博文中摘取的孩子应该具有的几大美德: 美德一:诚信——培养“言必信,行必果”的孩子 美德二:爱心——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美德三:善良——善良是灵魂最美的音乐 美德四:感恩——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美德五:勤奋——勤奋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美德六:宽容——培养孩子的宽广心胸 美德七:谦虚——让孩子把翘起的“尾巴”放下 美德八:责任心——责任感胜于一流的能力 美德九:孝敬长辈——让被爱的儿女更懂爱 在此,我只想列举几种现象,看看我们的教育到底让孩子学会了什么? 现象1:学生考试期间为何会热衷于“作弊”——不诚信。 现象2:学生为了分数学会了斤斤计较——不宽容 现象3:“优秀”学生只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对于班级没有任何集体感——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 现象4:“优秀”学生感觉老师的培养教育是理所应当的——没有感恩之心 现象5:在校是“优秀生”,回家是“小皇帝”——不懂是什么叫做感恩父母。 现象6:....... 现象7:....... 以上现象只是在期中考试这几天,看到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所谓“优秀学生”的表现,让人感到很痛心,这是我们教育得到的结果吗?再看看这几天有些教育工作者的表现,只是一次检测而已,居然会让自己“丑态百出”,甚至在高喊“教学中心,质量第一”。请问所谓的“质量第一”如何理解,不就是“教学成绩”至高无上吗?那么人的素质又置于何处? 如果一所学校的教育“穷”得只剩下分数了,那就离着悬崖不远了,及早悬崖勒马吧,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个人微信号:p737454148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pengchaguan |
|
来自: 潘书朋5n2xo3h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