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州古城行(三)

 辽宁记忆 2021-04-14

   穿过钟鼓楼券顶门洞,沿钟鼓楼西侧山门入,拾级而上,登顶城楼,脚踏铺地青砖,豁然入目乃正殿观音阁,钟亭鼓亭分立左右。钟亭古钟上铸康熙年制,旁立有清同治年修碑记两块。观音阁建在城门楼上,古往今来史书从未记载国内还有另处,因此盖州古城钟鼓楼以稀为贵,同时挟大明洪武年初建筑,时代感厚重。史载明洪武五年至九年(1372~1376)盖州指挥使吴玉扩南城时,将旧南门改建成今钟鼓楼。形成于今天坐古城中心偏南,南北中轴线上。盖州钟鼓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传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它今天仍然为盖州人民尽贡献发余热。

下古楼东行百米,入胡同盖州“三江会馆”以进眼前。

      今鼓楼办事处南侧院内的“三江会馆”即清初康熙朝始“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江苏、江西、浙江三江客商聚会议事的场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后,三江客商便陆续乘船渡海来辽南经商开通两地贸易,驻足渐稳,生意兴隆后,三江客商为便于沟通信息联络便捷互利结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集资众筹购地建起今“三江会馆”。据《盖平县志》载:“每年海神、元宵等节日,巷内几同不夜之城,歌舞交欢,游观者顷塞街巷,盛事如是”。

     然今现眼前已是满目疮痍,形如枯朽,耄耋之年的仓库般会馆,当年的浮华烟消云散,若再不修整,随时有坍塌之险。好在文保部门知其名声与现状,果断竖立起省级文保单位碑牌,但修缮工作迟迟未见启动,看风烛残年的“三江会馆”两场暴雨即可击垮,维护时不我待,整修迫在眉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