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陆唠沈阳之万福麟公馆旧址

 辽宁记忆 2021-04-14

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17号

该建筑始建于:1920年。

▲图为万福麟公馆旧址2011年照

     万福麟公馆旧址,坐落于和平北大街与三纬路交叉路口东南角(宋家馄饨馆西行50米曾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使用,现为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使用万福麟公馆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2960平方米,建筑面积727平方米,东临九经街,南为民宅,西临和平大街,北临三纬路。建筑空间体现为欧洲别墅的风格,该公馆建筑主体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非常优美浪漫的仿巴洛克式建筑。外部为白灰色水泥罩面。走进整个建筑后才发现,原本二层的建筑内部实为三层结构,前部上层有方形阳台,屋顶起脊。外墙柱头装饰华丽浮雕,楼内墙壁、地板皆为优良质材料,并有各种造型独特的雕刻,颇具保留价值。建国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同志曾在万福麟公馆居住过。2004年被沈阳市文物局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10月27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沈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0月17日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万福麟公馆旧址2016年照

    万福麟(1880年一1951年)字寿山,吉林省农安人。靖威军列兵出身,官至东北军陆军上将,张作霖时期任黑龙江督军初为团丁,后编入吴俊升的靖边军。然后逐级晋升,至宣统三年(1911年)升为马四营管带民国元年为帮统。先后任114团长、57旅旅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哈(哈尔滨)满(满洲里)路段司令、满(满洲里)海(海拉尔)警备司令、安泰镇守使,1921年晋升为少将。民国11年1922年)起,任东北陆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东北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兼骑兵副军长、第八军军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骁威将军等职衔。民国17年(1928年)7月,任黑龙江保安副司令。张作霖、吴俊升在皇姑屯事件中丧生后,万福鳞继任黑龙江军务督办、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民国21年(1932年)9月,被委任新编第四军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副主任。至民国24年(1935年)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获二级陆军上将军衔。“七七”事变后,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三军军长、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兼第五十三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东北行营政务委员会主任。1949年,沈阳解放前夕同其子万国宾去台湾,任国民党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病逝于台中,终年71岁。

▲图为万福麟戎装照

▲图为万福麟公馆旧址正面照



另外再说一点;万福麟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万国权的家父。万国权(1919年3月-2017年3月),男,汉族1919年3月生,吉林农安人,民建成员,中华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等职。万国权同志因病于2017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万福麟近40岁才有了排行第二的万国权,但儿子却未因此受到父母的娇惯。抗战爆发后,万福麟率军在前线杀敌,万国权和家人留在沦陷的天津,随时有生命危险。他遂化妆改名,带着家人逃出天津,先坐船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进。万国权找来一辆独轮车,让母亲、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坐在车上,他双手握把、嘎吱嘎吱地推着车,一路跋山涉水、顶着日军的轰炸,终于来到大后方重庆。1949年,中国的历史迎来转折点。当时许多人劝万国权随父亲去台湾,可是他经过认真思,决定留在大陆,参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万国权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1954年,他率先将利中酸厂进行了公私合营,这几乎是当时国内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行为,成为私营企业转变为国营企业的典范。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劝说其他工商业者加入公私合营,发挥了“骨头、带头、桥梁”的作用,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资本家”。从1988年起,,万国权就参与了澳门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为此曾多次到澳门听取当地人的意见, 耐心地向澳门人士解答疑问, 广交朋友。此外,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他也做了大量对台工作,凝聚台湾同胞之心。

 ▲图为万福麟公馆旧址侧面照,

作者:程晓陆

单位: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撰稿日期:20171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