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锡伯族的家庙——太平寺,讲述沈阳锡伯族人的来龙去脉

 辽宁记忆 2021-04-14

锡伯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能征善战,其族源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将科尔沁蒙古王公台吉等“进献”的锡伯族,编入满洲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旗),安置在齐齐哈尔、柏都讷和吉林乌兰三城驻防。后因整顿东北八旗,加强盛京防务,也为进一步加强对锡伯族的统治,遂于康熙三十八年至康熙四十年将锡伯人迁到北京和沈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沈阳建立了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在太平寺正殿前面原先立有锡伯文、汉文石碑,现仅存锡伯文石碑。碑上详细地记载着锡伯族迁移和编入八旗的史实及太平寺的创建过程。为研究锡伯族的历史和太平寺的兴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太平寺碑

太平寺。沈阳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178巷2号。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喇嘛庙。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始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扩建,后又经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重扩建,寺庙日臻完善。寺院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 、八大菩萨 、四大天王等佛像。

沈阳太平寺始建于清,初建之时只有正殿五间,1752年 (乾隆十七年)扩建,后又经乾隆 四十一年、嘉庆 八年、光绪 二十八年重扩建,经过历代的维修和扩建,寺庙日臻完善,才逐步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朝廷为增强新疆伊犁的边防力量,抽调1020名锡伯族官兵远赴伊犁戍边。当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1 千多名戍边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及乡亲齐聚盛京太平寺,杀羊祭祀祖先和神明,祈祷一路平安。此后锡伯族同胞便将农历 四月十八日做为“西迁节”,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组织庆祝活动。沈阳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修复工作,1984年 沈阳市人民政府拨款出资对太平寺进行了修缮,由民委管理。并于1985年2月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发掘过程。太平寺碑发觉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据《沈阳锡伯族志》记载,1956年,新疆锡伯族学生图奇顺等来沈阳交通学校学习。期间,锡伯族人、沈阳化工厂厂长李力尊其祖父的遗命,找到图奇顺,希望能将碑文翻译成汉文。当时,汉文碑就已不知下落。转眼到了1959年,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派吉庆、肖夫、温银山、李子谦等人来到辽宁进行锡伯族社会历史调查。期间,在辽宁省政协文员安文溥和沈阳化工厂厂长李力的指引下,他们对太平寺进行了调查,当时太平寺已被工厂所占。肖夫对碑文做了详细抄录,王钟翰对碑文进行了拓印。肖夫对寺院和碑石情况向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作了详细汇报,调查组组长候方若专程给沈阳有关部门发电,建议妥善保管此碑。之后,中央民族学院赵展同志来沈阳太平寺进行调查,碑已不见,寺院被摩托车厂所占。据摩托车厂工人介绍,碑已被砸断,垫了机器。赵展同志随即向安文溥并请他向省政协提出建议,希望能将碑石妥善保管。在安文溥先生多方协调下,此事得到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的高度重视,迅速对石碑进行了转移,最终在1962年11月3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牵头,对碑石作为文物,予以收藏。该碑石因对考察锡伯族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文物和历史价值,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碑石形制。碑为砂岩石质,碑高144厘米,宽57.5厘米,厚20厘米,碑座长78厘米,宽50厘米,高50厘米。竖式,首身连体,碑身边框刻画花纹,额题“万世永存”,亚形莲座。

碑文内容。因太平寺碑文为锡伯语,因此译法不一。仅《沈阳锡伯族志》就有三种译法,分别是肖夫、铁玉钦、王钟翰不同版本的译文。本文采取肖夫先生的译文。

全文记录如下:

碑额:万世永传碑身刻有满文五行,译文为: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恭立。书写领催朱林泰,庙祝华申保,领催纳丹珠,领催明保。

碑阳: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碑文记。集三世无量诸佛之典,恢展三乘根命释牟尼佛法,有青史世传之锡伯部族,世居海拉尔东南扎兰陀罗河流域。嗣后,移居墨尔根、齐齐哈尔、伯都讷等地,编有七十四个牛录,生息四十余载。于康熙三十六年,圣祖仁皇帝,施以高厚之恩泽,将锡伯部众分为三拨,于康熙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年,迁入盛京,安置于各省驻防效力。至康熙四十六年,锡伯众人民,筹集白银六十两,置买民房五间,始建太平寺,并从京师虔请大藏经一百零八册,一年四季,众僧聚集一堂,焚诵不绝,永偿所愿。至乾隆十七年,协领巴岱,佐领殷登保,阿富喜等,以锡伯之众力,扩建三三殿,两厢配殿各三间,正门三间,恭祀三世无量诸佛。至四十一年,协领罗卜藏,拉西、得格苏,卓地等众锡伯合力修葺寺庙,塑立。

宗喀巴佛,五通天神(五护法),四三天王诸佛尊,并僧请浴沐经,一年四季,焚诵不绝,永无休止。

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梨树沟边门佐领加一级记录二十一次 华沙希谨题

锡伯族与沈阳

锡伯族人迁入沈阳。据《沈阳锡伯族志》记载,清政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十九年(1700年)、四十年(1701年)分三批抽调齐齐哈尔、伯都讷、乌拉的锡伯兵移驻盛京,这是沈阳地区锡伯族的主要来源。据《光绪会典事例》记载:“康熙三十八年,移伯都讷驻防满洲锡伯兵二千名于盛京及所属各城”。这是第一批迁到盛京的锡伯人。齐齐哈尔锡伯族分两批移入盛京。齐齐哈尔锡伯二十四牛录人等分为二队,以扎斯泰等十二牛录为第二队,自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先后离开齐齐哈尔,二月二十六日行抵乌拉所属伯都讷地方,他们在伯都讷地方耕种田亩,秋收后继续迁移,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二十六日到达盛京。这是第二批迁入盛京的锡伯人。扎噜等十二牛录锡伯人,自康熙三十九年正月初七日,先后启程,到伯都讷地方种田,秋收后继续迁移,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春耕前到达盛京。这是第三批迁入盛京的锡伯人。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朝文献通考》等史料整理统计,从齐齐哈尔、伯都讷、乌拉三城迁至盛京所属各地的锡伯兵人数总计 2579人,其中迁至盛京(沈阳)的有1055人。

家谱记载。根据沈阳地区收集到的锡伯族家谱,也可以证明上述时期沈阳锡伯族的来源。新城子区尹家乡小营子村关氏宗谱记载:“如我关姓之宗族,原居吉林伯都讷磋草沟人氏,由清定鼎为八旗。于康熙三十八年,将我瓜尔佳氏(译音关姓)锡伯宗族拨归盛京(沈阳)镶黄旗蒙古佐领下充差”。苏家屯区大淑堡乡南营子村关姓世代家谱记载:“原籍伯都讷城属界错(磋)草沟驻防,予康熙三十八年间拨往盛京省城当差,归人镶红旗满洲第三佐领下移居此处锡伯屯住”。于洪区马三家子乡边台村哈什胡里氏族(韩)家谱记载:“于康熙三十九年,再由伯都讷迁入盛京编人牛录当差”。于洪区马三家子乡边台村何叶尔氏(何)宗谱记载:“始祖原为妹妹江齐齐哈尔地方达尔扎奇人,康熙四十年迁入盛京驻四十洼地方,于康熙四十六年又移居前弧家台村”。

除上述之外,在康熙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三十年,以及早在顺治年间,也有锡伯兵移驻盛京。例如,于洪区平罗乡富强村宁武图氏(刘)谱记载:“始祖藤额里先人,曾居满洲长白山悟拉山西北伯都讷各地,于康熙二十七年二月移来盛京,注册宁武图氏,当时人镶白旗满洲第一佐领下”。查《皇朝掌故汇编》卷47中载:“康熙二十八年增设吉林满洲佐领骁骑校各一,移吉林锡伯佐领,骁骑校各十六,锡伯兵一千四于盛京充驻防兵额”。新城子区黄家锡伯乡大孤家子村关氏家谱记载:“忆于康熙二十八年,奉谕来至沈城以西三家子浮处,逮至三世祖后迁沈北大孤家子”。苏家屯区林盛镇褚贵村依尔根觉罗棘伯肇(赵)宗谱记载:“我依尔根觉罗肇氏,先世系长白山西伯部落地方人氏。于前清天命初年、太祖高皇帝并业兴亲,我始祖武毅都尉公,讳图 格马发,效力疆场,遇危殉节,遗嫡庶二位夫人,生十一子,于康熙二十八年奉旨,嫡庶二夫人率子十一位,迁归盛京镶红旗满洲第二佐领处”。于洪区平罗乡富强村关氏家谱记载:“康熙三十年,奉旨由黑龙江移西伯3000丁驻京师,吉林移3000丁驻盛京,瓜尔佳氏当即人镶蓝旗”。新城子区黄家锡伯乡缶土屯村安氏宗谱记载:“溯我安氏族系锡伯,原籍营城(即今吉林省营城子),自大清定鼎附属满洲,于顺治八年移驻盛京(即今沈阳),编人满洲正黄旗第一佐领下,逐支入伍,随旗充差”。

综上所述;根据掌握到的历史资料记载,沈阳的锡伯族基本上来源于齐齐哈尔、伯都讷、乌拉等地,早在顺治年间就有部分迁移到沈阳,而大部分是在康熙年间迁驻盛京(沈阳)。

锡伯族人西迁。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他们途径沈阳—彰武台边门—辽通—开鲁—阿鲁克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鄂博—额敏—博尔塔拉—巴尔鲁克—伊犁惠远城—察布查尔,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从此,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