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价暴涨,但草鱼、叉尾、黄颡、鲫鱼大面积“鱼瘟”暴毙,90%养殖户都做错了什么?

 水产前沿 2021-04-14

----- 广告 -----

----- 广告 -----

对近年来养殖鱼类春季发生暴发性死亡原因的思考
  • 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陆珍珠 李金蓉 油九菊 夏枫峰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养殖鱼类春季发生暴发性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认为导致越冬后初春时节多种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与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摄取饲料的营养价值不高有关。因为摄食性鱼类在越冬前摄取的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导致其储存在鱼体内的能量物质,不能满足其机体在漫长的越冬期间消耗的需求,引起越冬鱼类自身免疫水平低下,就容易受到养殖环境中常在的各种致病生物感染而出现暴发性死亡。

关键词:养殖鱼类,暴发性死亡,草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淡水鱼类养殖地区,养殖鱼类在越冬后的初春季节出现大规模暴发性死亡的现象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业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图1、图2、图3)。

图1,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草鱼大量死亡(图片来自网络)

图2,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斑点叉尾鮰大量死亡

图3,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黄颡鱼大量死亡(图片来自网络)

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鱼类种类比较多,主要是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摄食性鱼类为主,而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滤食性鱼类虽然也有死亡,但是,这些过滤食性鱼类患病和死亡数量均比较少。

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患病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等部分水产养殖地区。我国其他水产养殖地区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大规模发病、死亡的现象相对少见一些。

1

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疾病主要症状

1.1体表溃疡

越冬后初春时节几乎所有养殖品种的患病鱼类,均存在有体表溃疡的症状(图4、图5、图6)。只是不同养殖品种溃疡出现的部位与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而已。

图4,越冬后初春时节草鱼头部的溃疡症状

图5,越冬后初春时节斑点叉尾鮰体表的溃疡症状

图6,越冬后初春时节黄颡鱼体表的溃疡症状

1.2水霉寄生

越冬后初春时节出现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养殖池塘中,均可以在养殖水体中发现或多或少的感染有水霉菌的患病鱼类在水面或者池塘边有气无力地游动,这些患病鱼体身体受伤部位均带有水霉菌的症状,在养殖水体中的状态大致如图7、图8、图9所示。

图7,越冬后初春时节草鱼在养殖水体中呈现水霉病的症状

图8,越冬后初春时节斑点叉尾鮰在养殖水体中呈现水霉病的症状

图9,越冬后初春时节黄颡鱼在养殖水体中呈现水霉病的症状

1.3鳃部症状

检查患病鱼体的鳃部,均显示出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状况(图10、图11、图12)。但是,常见的养殖鱼类鳃部各种寄生虫均比较少见。

图10,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草鱼鳃部呈现的症状

图11,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斑点叉尾鮰鳃部呈现的症状

图12,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鳃部呈现的症状

1.4内脏症状

将患病鱼体解剖后,检查其内脏的病变状况时,可见大多数患病鱼体肠道内极少有食物,部分患病鱼体的肠道有不同程度充血症状,腹腔内有或多或少的腹水。个别患病鱼体的肾脏和肝胰脏上呈现少量出血点(图13、图14、图15)。

图13,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草鱼内脏呈现的症状(腹水、鰾上有出血点)

图14,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斑点叉尾鮰内脏呈现的症状(套肠)

图15,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内脏呈现的症状(胃内无食物)

2

关于致病性生物的研究结果

2.1从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的致病菌

2019年,我们曾经从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地取回体表具有典型溃疡症状的濒死草鱼(图16),带回实验室从病鱼的肾脏、肝胰脏和病灶部位取样,做致病菌分离与鉴定。结果证明:对获得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的结果,大部分菌株属于水性点状气单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少量菌株被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虽然这些分离细菌均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但是,一般而言,健康草鱼的肾脏、肝胰脏中是不会存在这类“条件致病菌”的。

图16,从湖南省安乡取回的具有典型溃疡症状的濒死草鱼

2.2从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的致病菌

2018年,我们曾经从四川井研、湖北宜都等地取得的体表具有典型溃疡症状的濒死斑点叉尾鮰(图17),进行了致病菌分离与鉴定。对获得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的结果证明,病鱼体内感染有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和A.hydrophila

图17,从湖北省宜都取回的具有典型症状的濒死斑点叉尾鮰

2.3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的致病生物

2020年3月,我们从武汉市新洲区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图18)的肾脏中分离到了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

图18,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的症状(裂头)

2021年3月,我们从武汉市东西湖区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图19)的肾脏中分离到了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图19,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症状(出血、溃疡)

2020年3~4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沈锦玉研究员等,从浙江省湖州市黄颡鱼主养区获得暴发性死亡的黄颡鱼(图20),其主要症状为头部和腹部充血、鳃丝出血、表皮斑块状脱落、肝脏病变、胆囊肿大、肛门红肿的黄颡鱼体内,分离到了一种暂时命名为黄颡鱼小RNA病毒(YCPrV)。

图20,越冬后初春时节患病黄颡鱼的症状(图片来自沈锦玉)

3

关于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暴发病的原因分析

3.1营养因素

鱼类属于变温脊椎动物,在进入水温较低的冬季后,养殖鱼类的摄食量会大幅度减少或者停止摄食。因此,在漫长的越冬期间,养殖鱼类主要依靠在越冬前摄取的饲料转化而成的储存在体内的能量物质维持其正常地生存。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摄取的饲料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鱼体在越冬期间的能量储存是否能充分满足其能量消耗需求,这对于进入越冬期间鱼类健康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来,越冬后初春时节之所以多种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我们推测是与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摄取饲料的营养元素不平衡或缺乏有关。

做出这种推测的主要依据如下,首先,最近几年由于国内外饲料原料价格不断地走高,部分饲料企业为了让自家生产的水产用饲料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价格方面的优势,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劣质原料作为优质原料的“替代品”,直接导致了所生产出来的水产用饲料营养价值不高。

有业内权威人士透露,过去部分公司生产的水产用饲料,用1吨饲料可以养出1300斤左右的鲜鱼来,而现在生产的水产用饲料,用1吨饲料已经是难以养出900斤鲜鱼来了。

其次,饲养在同一池塘中的养殖鱼类,越冬后初春时节出现暴发性死亡的主要是摄食性鱼类,而同池饲养的滤食性鱼类的患病和死亡数量均比较少。说明摄食性鱼类在越冬前因为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或缺乏,导致其储存在鱼体内的能量物质,不能满足其机体在漫长的越冬期间消耗的需求。

其三,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等部分水产养殖地区,而越冬期较短或者冬天水温比较高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水产养殖地区,较少出现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越冬时间段或者在这期间对养殖鱼类持续投喂饲料,也就没有出现处于越冬期的养殖鱼类体内能量消耗殆尽程度的缘故吧。那么,在我国的越冬期更长、冬天水温更低的山东、辽宁、黑龙江等水产养殖地区,为什么也较少出现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呢?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多年来已经习惯于采用计算到小数点后2~3位的饵料系数来取舍自己饲养鱼类的饲料。我国一些年产水产用饲料量巨大的公司生产的饲料,也难以进入我国的这些水产养殖地区,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对饲料质量具有极为苛刻的要求,每年都是在采用计算到小数点后2~3位的饵料系数,在不断地评价着各个饲料生产厂家生产的水产用饲料质量的优劣,而质量低劣的水产用饲料很难被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所接受。

3.2人为因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控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各种疾病,实施“四消四定”的措施,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在水产养殖实践中总结出来宝贵经验。所谓“四消”就是采用适宜的消毒剂对养殖用池塘、鱼种、工具和饲料进行消毒。

但是,近些年来,部分水产养殖业者似乎将这些宝贵防控养殖鱼类疾病的经验忘却了,如对于越冬养殖池塘在放入越冬鱼类之前,并不对其进行严格地消毒处理,对于经过不同距离运输而来的鱼种,在放入越冬池塘之前,也不采用消毒措施进行所谓的鱼种消毒处理,或者采用无效的药剂或错误的方式消毒。

因此,池塘和鱼体上的病原生物由于未经过消毒而被处理掉,在运输途中受伤的鱼体在越冬的低温时节,其伤口也难以迅速痊愈,直接导致了在养殖环境中常在的各种致病生物,就很容易进入鱼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3.3病原因素

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能导致养殖鱼类患病的致病生物几乎都是常在的。然而,当养殖鱼类身体没有外伤、体质良好而机体的免疫水平稳定而正常的情况下,养殖鱼类是难以被来自环境中的致病生物所感染而致病的。

如果处于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由于在运输途中受伤而给越冬鱼体留下了外伤,或者是由于越冬前摄食劣质饲料而未能在其体内储存下足够越冬期间消耗的物质能量,就会直接导致鱼体免疫水平低下而失去机体的免疫保护机能,一些在越冬池塘环境中常在的病原生物(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等),就很容易入侵到越冬鱼类体内而加速其疾病的发生。

其实,在任何一种免疫水平低下或者已经失去了免疫保护力的鱼体内,发现任何致病生物或者“条件致病生物”,都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

4.关于对策的建议

其实,有经验的水产养殖业者,如果真正明白了我们对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原因的上述分析,就应该明白如何采取应对的措施了。这里,仅简要地写出如下几点建议。

4.1尽量选用品质良好的水产用饲料,尤其是对于准备进入越冬的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一定要选择投喂优质的水产用饲料,让养殖鱼类在其体内能储备下足够在越冬期间消耗的能量。

4.2越冬期间,在天气晴朗或者水温较高的日子里,应该在越冬池塘内投喂适量的饲料,补充越冬鱼类的能量消耗。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检查越冬鱼类对投喂饲料的摄食状况,并且适时调节投喂饲料的数量。

4.3尽量提高越冬池塘的水深,尤其是斑点叉尾鮰和黄颡鱼的越冬池塘,其池水水深最好不要低于1.8m。

4.4对于越冬后的养殖鱼类,要尽早地开始投喂饲料,最初投喂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摄食情况做到少量多次,在其饲料中添适量的免疫调节剂(如酵母培养物、酵母多糖、黄芪多糖和维生素C等),通过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机能,达到迅速增强养殖鱼类免疫抵抗力的目的。

4.5及时地将已经死亡的养殖鱼类从养殖池塘中捞起,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已经死亡鱼体中释放出更多的病原体,造成对养殖池塘中尚未发病养殖鱼类的传染。

水产前沿视频号

另种方式看前沿的水产资讯

码上关注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