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 1750年代法国洛可可艺术大师 弗朗索瓦·布歇作品《捕乌鸫的小男孩》及 《卖雀鸟的小女孩》布面油画一对 François Boucher(1703-1770) 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 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与皇家首席画师 《捕乌鸫的小男孩》:44.2 x 36cm(无框)48.6 x 41cm(带框) 《卖雀鸟的小女孩》:44.4 x 35.5cm(无框)48.6 x 41cm(带框)生于1957年4月21日 Françoise Joulie是卢浮宫任职的十八世纪绘画专家 法国考古学会会员,凡尔赛学院成员 曾获得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全世界最权威的弗朗索瓦·布歇专家 布歇的第一批研究及推广人 同时也是布歇百年诞辰四大纪念展览组织者与协调者   这对油画创作于1750年代,算是布歇晚期的作品。早在15年前,布歇就已经是国王路易十五与王后玛丽·蕾捷斯卡的御用画师。 1735年,王后向布歇订购了4幅有浮雕感的灰色单色画用以装饰自己的寝宫,分别叫《慈心》《审慎》《自由》与《忠诚》。这套作品至今还保存在凡尔赛宫中的王后寝殿里1738-1748年间,布歇钟情于“中国风”,也正是这类创作让他声名大噪。 不过到了1750年代,布歇转向了“儿童题材”,他即将凭借这一全新的绘画主题一跃成为路易十五的首席画师。这便是油画《捕乌鸫的小男孩》与《卖雀鸟的小女孩》的创作背景。

为什么布歇的“儿童画”在法国王室大受欢迎? 布歇又为何能得到蓬巴杜夫人的赏识? “儿童画”真正开始风靡整个法国宫廷,还得感谢蓬巴杜夫人。1745年,蓬巴杜夫人出现在路易十五的视野,不久就成为国王的首席情妇,跻身权力中心。 《扮成狄安娜的蓬巴杜夫人》/布歇。1745年凡尔赛宫的化妆舞会上夫人非常明白性格忧郁、克制的路易十五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所以她找到布歇,委托他绘制天真无邪的儿童画以宽慰国王。
《卖雀鸟的小女孩》细节|独角鹿甄选 布歇不仅有无双的绘画才能,更是立即会意蓬巴杜夫人想打造的形象。所以除了我们介绍的这对油画,现藏于伦敦华莱士收藏馆的两幅大型油画也是布歇为夫人定制的作品。这对1753年布歇为夫人绘制的《太阳升起》与《太阳落下》油画,2年后被Gobelin工坊制成了挂毯,用以挂在蓬巴杜夫人私有的贝尔维尤城堡中的国王寝殿里
众所周知布歇为蓬巴杜夫人创作了两幅无与伦比的肖像画,以及众多未完成的画像。我们能感觉到布歇为夫人作画时尤为细致,融入了很多私人感情。当然我不是说他爱上了夫人,这只是一种对美的敬仰。 这幅1756年创作的《蓬巴杜夫人》,更是让布歇被后世奉为洛可可时代的第一画师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1762年,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发表的论文《爱弥儿:论教育》,将人们对儿童题材的关注推向了顶峰,所以布歇晚年收获到的关注可以想见。
卢梭的这本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小鹿甄选的这对作品与卢浮宫馆藏的色粉画, 有哪些关联和不同呢? 我在卢浮宫多年,对馆藏的一对同款色粉画非常熟悉。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同样主题的色粉画版本( 馆藏编号:inv. 24780 及 24781)
这两幅画除了材质与颜料不同外,一些次要元素上也有差别。首先是卢浮宫版的草木,描绘得不及布面油画版那么细致。 ▼ 左为油画版,右为卢浮宫色粉画版 再就是小男孩帽子里掉出来的稻草,以及他的神情,两版略有差别,但这些出入都是正常的,主要是卢浮宫色粉画版本的不及油画鲜活,掌控力也更弱一些。 ▼ 左为油画版,右为卢浮宫色粉画版 无论是衣褶细节还是天空云层的晕染,油画的表现力都比色粉更强一些在19世纪拿破仑三世的时代,这对油画曾属于一位名叫阿希勒·福尔德的大臣。他关注布歇是因为想以此回望100年前的法国宫廷艺术。法国银行家、政客阿希勒·福尔德(Achille Fould,1861-1926) 曾将这对油画收藏于龙船酒庄的城堡中 在他之前,布歇的油画还曾属于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图尔的马梅家族,他们是书商世家。
要知道,18-20世纪的绘画作品都要经过雕刻家、出版社和书商之手,以便让画以印刷品的形式流传下来,而马梅家族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收藏了《捕乌鸫的小男孩》与《卖雀鸟的小女孩》这两幅油画。不过到了1904年,马梅家族决定出售藏品,于是这两幅油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分开收藏,如今能团聚是非常难得的。1904年4月26日,马梅家族在巴黎乔治·佩蒂特画廊(Galerie Georges Petit)将这对油画作为2号和3号拍品拍卖售出,由谢瓦利埃女士(Mme Chevallier)和杜朗-卢埃尔先生(M. Durand-Ruel)担任鉴别估价人。图为当年拍卖的图录,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因为那时法国大革命刚刚过去不久,不管是统治者还是人民都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艺术体系,而数十年如一日地服务于法国王室的布歇,在他去世后的100年内蒙受了名誉扫地的境遇。 直到1850-1860年拿破仑三世的时代,那时的宫廷富裕有余然装饰不足,需要参考以前的官方艺术,于是又回望18世纪的画家们。布歇就这样再次被发掘,这也是为什么大臣阿希勒·福尔德会收藏这对油画的原因。
 布歇作品中的饱满与娇嫩,不仅让藏家心折,更让后世画家效法 后世的印象派画家,包括贝尔特·莫里索、马奈、塞尚在内的大师们纷纷模仿布歇的作品。梵高甚至说:布歇是可以在画坛留名的人。作为全球权威的布歇研究专家, 您个人对布歇及其作品有什么感受? 我从1984年起就和布歇“生活”在一起,若问我的感受,我想说我的研究越深,我对艺术家、对人的兴趣就越浓厚。 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我就深深震撼于布歇的精准技巧。以前人们常说布歇除了会画情色作品外一无所长,还说他过着放荡的生活,但当我从复原历史着手、研究文献资料以后,就发现前人关于布歇的揣测都是错误的。 我认为布歇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画家,因为当一个人开始学画时,某一类画家可以给予新手真知,另一类画家却几乎没有什么借鉴意义。而布歇,却是可以被人们争相模仿、品鉴的。 
当时有些委托人甚至订购了500幅布歇的作品,挂得满墙都是,非常震撼。而我已经和布歇“生活”了一辈子,在我心里地位上唯一可堪与之媲美的或许只有我的丈夫(笑)。 
有意收藏更多独角鹿传世臻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