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楔形文字发现后,明明300年没人能看懂,后来为何突然被破译了?

 沧海一粟1951 2021-04-15

传说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创,属于象形文字,之所以叫楔形文字,主要是源于最先发现这种文字的人认为它如同楔子,但阿拉伯人却把它称之为钉头文字。
这种文字之所以说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主要原因是在苏美尔流传的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这首史诗成书于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这首诗里有一句话,把文字写在泥板上。而且还说,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

因此西方学者就凭这句话确定恩美卡就是创造楔形文字的人,不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可靠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国王恩美卡把自己创造的文字写在泥板上,让信使拿给了阿拉塔王看。

面对新创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所以说恩美卡国王创造楔形文字,只能是一个传说。但是西方学者对此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名字叫《伊南娜与基恩》。说的是乌鲁克的保护神伊南娜前往他的父亲智慧之神基恩的住处埃利都骗取文化财产。

在这个传说当中,有一句话“他给了我书写手艺”。但是这个传说原文都没头没尾,成书的年代也存在很大争议。

所以说,认为恩美卡创造了楔形文字是不可靠的,都只是一种根据神话传说建立的科学假说,证据存在漏洞。现在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但是不是恩美卡创造的。

一般认为,楔形文字,它主要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渔猎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个楔形文字的起源与古代苏美尔地区发达的社会组织有密切关系。因为当时的苏美尔人为了加强行政管理,就需要比较有条理的信息传递,所以文字就从文字的胚胎逐渐转化出来。这是一种比较新的说法。

楔形文字被发现以后,破译和解读就成为一个西方世界普遍关注的难题,学者们面临很大的挑战。1765年的时候,德国的学者尼布尔经过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附近一个名叫比希屯的村子,发现了一段铭文,他把这段铭文描摹写下来制成了摹本。

这段铭文是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到了1802年有一个叫格罗陶芬德的中学教师,喝多酒以后,他说,他凭他自己的直觉认为自己可以破译楔形文字,而且他突发奇想的,对这个楔形文字的行文格式进行了破译,结果发现竟然是正确的。

有人疑问,这个家伙喝多酒破译了楔形文字,当年写这些字的人是不是也喝多了?

1833年,英国人罗林森在当时入侵伊朗的英国侵略军中任上校,他为了研究破译楔形文字,专门到伊朗的哈马丹,仔细观察了刻着岩石上的贝希斯顿铭文。这次观察,让他发现他自己对楔形文字的理解和认识是准确的,这段贝希斯顿铭文是大流士大帝当年用三种楔形文字的刻下的。

到了1857年,罗林森和爱尔兰人辛克斯、法国人朱利叶斯,在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下解读了一篇楔形文字的文献,三个人独立解读文献的结果基本一致。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叫做亚述学。

这就是楔形文字,一个从被发现到被解读的简单过程。任何一个文字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失传,再到被后世破译都是不容易的。像楔形文字的产生发展,也是这样,并不是突然被破译的,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