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跟人开的一个相当著名的玩笑是满怀壮志,意图改造世界的人与天斗与地斗,斗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最后以悲剧收场。老天爷跟人开的一个更常见更残忍的玩笑是那个与平庸的世界宣战的人凭空扑腾了几下后就累了,竟然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份平庸,与世界握手言和,收回了踏出边界线的那只脚,做“回头的浪子”,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从此再也找不着踪影了。 你说,这是因为他们意志不够坚定吗?是他们惰性太大了吗?——不一定。依我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不够自信罢了。 实现个人价值,就要有与之相称的能力。但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相信凭自己的资质能获得这份能力。不要说菩提老祖了,哆啦A梦都救不了你。 自信是谋求理想的精神基础。但活在当下,相信自己的能力真的有些难度:昨天你清晨被早起偷学的舍友的台灯照醒,晚上入睡前你模模糊糊看见舍友直挺挺坐在床上借走廊声控灯的灯光背3500;今天你打开新闻:一个十四岁的广东男生凭借出色的数学天赋被清华直接录取。阅罢,十七岁的你关闭手机,对着导数题开始发愁;明天你回到学校环顾四周,有的人颜值气质俱佳,往舞台上一站就能引起一片尖叫;而有的人只有眼底常驻的黑眼圈,连现场观众席都不配拥有,连台上唱什么都听不清,只能边补作业边听刺耳朵的尖叫;有的人满腹经纶,一开口就纵横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而有的人没说两句话就被政治课本带着往返跑——你是不是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同龄人(甚至年纪小多得多的人),比我优秀自律有天分的一抓一大把。就算天鹅肉开始批发了,人人都能成功了,他们也是提前批。提前批的方阵那么大,等他们结束完检阅了我是否还在人世都未可知。得偿所愿,我配? 有的人说;“没办法啊,我就是个普通人嘛。”我总是分不清说这话的人到底是真服气还是用这话使不服气的自己没那么难堪,免得别人笑话自己没多大能耐还口口声声理想目标。不服气未必是坏事,但碰到几拨比自己强的人就“放宽心态”自认平庸放任自己止步不前,而骨子里的傲气一点儿没少——这是豁达吗?这是退缩吧。有的人安慰自己说;“我也挺强的好吧,你看XXX和XXX,我成绩甩他们几条街呢,而且我上次考试排年级前……”这不失为一种迅速恢复自信的方法,但建立在对比形成的优越感上的自信就像积木搭的城堡,起得快塌得也快。真正的自信,建立在不断发展的自知之上。自知,是对自己优缺点的准确定位和精确定量。不断发展的自知,就是能看到自身条件变化的可能,不轻易用自知定义自己。有了这样的自知,才能设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目的地和合理的路线。正因为知道自己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目的走在适合自己的路上,人才会有自信。拥有此类自信的人,不会迷失于与他人的比较中,将自己任意缩小或放大。做到这几点后,再去谈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于是,我们脑海里又响起了初中政治书上的那句话。 “拥有自信,才能自强。” (PS:若看文章的你觉得我讲了半天还是shzy那一套太过乏味,那你不妨打开美团外卖APP给自己点杯奶茶,根据排列组合可知,那里的搭配种类够多,保证你怎么喝都喝不腻。——上面的话虽然老套,但我认为事实就是如此。) 【推荐语】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自知自信的“辩证关系”,充满哲学意味的同时论证极其直接通俗,复习政治知识的同时又和社会现实直接接轨,一点也不假大空。建议近日迷茫焦虑的同学都去看看,试试挨骂之后会不会清醒一点。(若情绪崩溃请后果自负,因为组长感觉这篇随笔每一个字都是指着自己骂的,所以已经面对着写不下去的随笔先一步崩溃了)(曾溦)
|
|
来自: 新用户1606Lek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