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金华303 2021-04-15

洪承畴,明末大臣,素以忠节自命,特在厅堂正中,自撰并手书一副对联: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后与清军作战,松山兵败被俘,屈膝降清。有人在联尾各加一字,语义大变: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一字之变,意思全变了,蕴含无限讥讽鄙夷之意。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明万历44年(24岁)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任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因平定张献忠、高迎祥农民起义军有功,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明清松锦会战,松山城破,兵败被俘,绝食数日后降清。降清后成了带路党,辅助多尔衮、多铎一路南下,灭掉南明,平定南方,因功官至兵部尚书,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可谓大权在握,春风得意,风光无限。死后,康熙赠少师,谥文襄。

他六十岁寿诞,大摆筵宴,达官贵人,高朋满座。酒酣之际,其一门生披麻戴孝闯入,到大厅之后号啕大哭,边哭边读当年崇祯祭洪诔文(Lěi哀悼死者的文章。当时崇祯及满朝文武都以为洪战死了,崇祯专门设祭,痛哭辍朝,亲制诔文以悼之,都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还活的很滋润),读罢,献上一副对联,摊开后扬长而去。众人上前一看,上写 :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巧妙嵌入史可法姓名,借赞史可法反衬洪承畴的变节;下联用谐音格(成仇谐音承畴)巧妙嵌入洪承畴名字,直接讽刺嘲骂洪忘恩负义、叛国求荣的行径。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史可法(1602~1645),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崇祯元年进士。北京陷落,崇祯吊死煤山后,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朱由崧,建立南明政府,官至督师、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镇守扬州。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史可法铁骨铮铮,拒不投降,城破被害。南明朝廷追谥其“忠靖”,令人意外的是,乾隆又追谥他“忠正”,给予最高的评价!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由此可见,二人同为文人领兵,同为大明重臣,国难当头之际,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史可法为国死节,名列清史,为后世敬仰传诵;洪承畴,客观地说,他文武无双,对中华民族统一、缓和满汉矛盾、减少战争损失和生灵涂炭、减轻赋税、关注民生等方面是有巨大贡献的,但他苟且叛国,大节有亏,虽享尽荣华,也算为民造福了,最终还是被乾隆编入《贰臣传》,并且位列甲等,也是令人意外了!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我们可以除去粉饰装扮,抽丝剥茧,透过历史迷雾,“以人为镜',“以史为镜”。总之,无论多么有才,无论什么原因,背叛国家、出卖民族利益的人,都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史可法身上体现的宁折不弯、宁死不屈,正气永存,应该就是民族的魂魄,民族的脊梁!正是有无数的脊梁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屹立千年不倒!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一副对联,了了十余字,就能把两位历史名人给“盖棺定论',不得不佩服汉字的精妙,汉语的魅力,前人对汉字炉火纯青的造诣!

蛇足:当前国际大环境下,重读这副对联,了解相关人事,或许更有现实意义吧!

一副对联,盖棺两大历史名人:一位大节有亏,一位民族脊梁

谢谢阅读!谢谢关注!谢谢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