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一直在追求自由,可你真的知道自由的本质是什么吗?

 恰恰365 2021-04-15

《逃避自娱哦》

埃里希·弗罗姆

豆瓣评分:9.0

既然书的主题是'自由’,那我们肯定先要把'自由’定义一下。哲学家认为:自由,就是一个人不被强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而弗洛姆一上来就提出:自由是伴随着人的个体产生而出现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弗洛姆举了一个例子。当婴儿出生之前跟母亲是一体的,通过脐带连接,那这个时候婴儿肯定是不自由的。出生以后婴儿和母亲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但这只是生理上的分离,在心理上婴儿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依赖母亲。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才逐渐独立,脱离母亲,成长自我,获得自由。这仅仅是个人的成长过程。但其实人类整个进化历史跟婴儿很像。人类原本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时候就是与自然一体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类慢慢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开始慢慢脱离自然开启了人的个体化进程。

但越来越大的自由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弗洛姆认为有两方面。

1

积极的方面自然就是让人摆脱了以往的束缚,让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培养理性和创造力。

2

消积的一面是这种自由让人失去了原有的归属感的安全感。让人感到孤独和无能为力。就好像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婴儿在妈妈的怀里会感到很安全。就算即使很多人成年以后依然还是会依赖母亲有恋母情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不想抛弃这种归属感。比起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未知和危险,他宁愿躲在妈妈的怀抱里

那么我们无法忍受这种孤独怎么办呢?

弗洛姆指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

前进的路,就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在此基础之上和世界进行交流

另一条是

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

虽然弗洛姆提出有两条路可以走,但他明确指出,后退的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前进的路可以走。因为人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人是不可能回到母亲的子宫里。人类也回归不到原始社会。就好比现在的“妈宝男”或者有严重恋母情结的人我们都不会认为他是一个正常人。

但通过弗洛姆的观察发现,前进的道路虽然真实,但是困难重重,后退的道路虽然虚幻却非常舒适非常容易。所以这样一前一后的选择就是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而选择后退的路就是本书所讲的“逃避自由”。

为了摆脱这种无力感和孤独人们都会怎样逃避自由呢?

这就是书中讲到的第二大重点。人们重要的逃避机制和因为逃避自由所产生的后果

正因为我们不能回到母亲的子宫里,人类不能退回到原始社会所以人就会寻找一些心理上的替代机制。这就是本书中讲述的逃避机制。

书中弗洛姆一共列举了三种主要的逃避机制

权威主义

放弃自己的独立倾向,去外界寻找一个权威,通过和这个权威结合,臣服与这个权威,建立一种新的纽带,来找回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也叫做受虐倾向,他所依赖的对象可以是人(独裁者、实施家暴的丈夫),也可以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流行观念、信仰中的神)。但不论对象是什么受虐者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除自我,摆脱掉自由的负担,通过与强大的权威建立联系来重新得到安全感。同理施虐者与受虐者也是一样,只不过这类人群倾向于自己建立权威让别人依赖自己,甚至会攻击和伤害他人。但反过来施虐中同样依赖受虐者。就好比一个被虐待的妻子如果说:我受够了,我要跟你离婚。丈夫肯定一下子就承认错误,让妻子不要离开。但当妻子以为会有所改变的时候,丈夫还会继续施暴,如此循环往复。这种例子我们在一些家庭中和法制节目里会见到很多。这两种人格看似是两个极端,实则是紧密交织的两个个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因为无法摆无法忍受的脱孤独和软弱。这种形式往往会假借爱的名义,实际上不是。所以如今社会上年轻人之间的恋爱大都处于摆脱孤独而并非实则上的爱。

破坏欲

既然这个世界让我感到无力和孤独,那我就干脆摧毁这个世界,虽然摧毁了世界后,我仍然鼓孤立,但这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因为外在的威胁已经被我消灭了——这就是破坏欲产生的逻辑。

但在现实社会中肯定不能摧毁整个世界了,所以他就破坏那些让他显得弱小的对象。破坏欲一般很会伪装,他们都会被伪装成义务、爱、责任等等。比如:情侣之间,女方要求男方杜绝联系所有的其他女生或者在微信里看到异性就要拉黑。理由肯定是因为我爱你,你要表示你的忠心等等。实则是女孩无法面对自己心中对孤独的恐惧而产生的破坏欲。

机械趋同

一个人为了克服孤独,会把自己变得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个人融入环境,个人放弃了个性,成为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其他的几百万机器人一模一样,也就不觉得孤独和焦虑了,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放弃自我。

这里弗洛姆提到了人的潜意识,他指出现在的人都是在机械一般的生活,人们以为生活都是自我选择,但其实人们在逃避自由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的被伪思想代替了真思想。

最后是弗洛姆些这本书在当时社会所阐述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何二战时期欧洲会产生纳粹这种集权主义。但这对于我们现代人已经不再重要。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本在当时深挖为何会产生纳粹集权主义的书,在过去了这么久之后他所用的理论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

结语

其实书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勇敢去追求自由,而不是逃避自由

人类追求自由是生来的本能,但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逃避自由。只要用心去培养自己的'向心力’,强大自我。勇敢面对前方的未知便可以。虽然弗洛姆提出三大逃避机制,但其实放宽眼光来看也就只是我们在追求自由道路上的'稍事休息’而已。得到弗洛姆老爷子的点拨之后拍拍袖子上的尘土,继续阔步向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