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蓝智能冠名】起点研究:全球锂电铜箔十大品牌排行榜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起点研究全球锂电铜箔十大品牌排行榜--诺德股份、灵宝华鑫、日本古河、台湾长春、韩国KCFT、韩国日进、铜冠铜箔、华威铜箔、汉和铜箔。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铜箔的总产能达到37.65万吨,比2016年增加了4.75万吨,年增长率达到14.4%。并且,2017年我国铜箔的销售收入大幅的增加,达到了265.33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30.9%。

2018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提升,应用于动力电池方面的铜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到2022年,铜箔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也就是说,快速发展是铜箔产业的常态。

那么,目前铜箔产业的技术走势及市场情况如何?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记者调研,在应用于动力电池方面,铜箔还处在8μm转6μm、4μm的验证阶段,市场使用的主流依然是8μ的铜箔。当然,有的电池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速度快,例如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6μm产品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4μm正在验证,很快也会导入;而老牌劲旅比亚迪则正处于8μm转6μm的阶段。 

轻薄化、高抗拉是未来铜箔的技术走向。

从价格方面看,铜箔的价格稳定。在国内高端市场,8μm铜箔的价位在 90-95元/kg左右,6μm铜箔的价位处于110-120元/kg区间。当然市场上也有更低的报价,或许是品质没那么过硬、或许只是普强产品、或许是为了打价格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年起量,目前市场上的铜箔企业普遍满产,很多企业甚至不得不把原来线路板的铜箔产能调配的锂电池铜箔上来。实力更强的铜箔厂则启动扩产,如诺德股份、铜冠铜箔。

以下全球铜箔十大品牌排名考察的方面包括:产能、产品线种类、销售情况、技术实力、口碑等。

NO.1:诺德股份:

说起铜箔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铜箔第一股”诺德股份。1997年上交所上市的诺德股份(600110)现拥有43000吨的年产能,目前在建产能还有3万吨。从产能、市场占比和综合技术实力来看,诺德股份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

在国内,诺德股份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3,连续七年蝉联第一。在海外,诺德股份已经成功进入LG化学的供应链,并与诸多国际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

目前诺德股份每月出货量约3000吨,40%-50%为6μm产品,5μm、4μm铜箔也已经试产成功。4μm铜箔正在宁德时代试用,下半年销售可能将全面铺开。

由于微孔铜箔具有可直接有效降低电池内阻,延长电池寿命、提升锂电池比能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功能涂层粘附力、浸润效率及浸润一致性等优势,随着动力电池应用加大,微孔铜箔有望成为主流。在微孔铜箔方面,诺德股份2018年5月已具备批量生产打孔铜箔的能力,正在往铜箔3D化的研发方向前进!

2.灵宝华鑫:

灵宝华鑫成立于2001年,总投资30亿元。现在可生产5μm-8μm高精度锂铜箔。灵宝华鑫年产能达3万吨,国内动力电池客户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外客户包括LG化学、三星SDI等。其中,灵宝华鑫6μm高抗拉锂电池铜箔量产时间较早,稳定性居国内前列。

2018年8月12日,灵宝黄金(03330)将灵宝华鑫以25.5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料显示,灵宝华鑫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税后溢利分别为人民币3853.2万元、1.09亿元及2.56亿元。

3.日本古河:

日本古河诞生于1884年,以炼铜起家。2011年在台湾设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制造与销售公司。锂电池铜箔只是古河的众多业务之一,古河铜箔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方向厚度都均匀,拉力强度和延伸率都较好。

日本古河能够稳定量产5μm的铜箔,质量厚度为45g/,常温拉伸强度360MPa,常温增长率3%。当然,古河也有6μm和8μm的铜箔。因为价格略高,古河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并不是很大。

4.台湾长春:

台湾长春企业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台湾第二大化工厂,仅次于台湾南亚。1987年起台湾长春开始自行研发铜箔制造技术,并分别在台湾苗栗和中国江苏常熟设立生产工厂。其中台湾苗栗拥有5700吨/月的单厂产能,根据订单需求调配。

1988年量产至今,台湾长春已开发出各种适用于高科技产业用的铜箔,且产品规格齐全。在大陆动力锂电池市场,台湾长春在两面光泽高伸长铜箔和两面光泽高抗张铜箔上比较有优势,每月出货量大,在业内拥有比较好的口碑。 

5.韩国KCFT:

KCFT成立于1996年,是LG Metal的铜箔业务部门。2013年KCFT全球首次大规模生产6μm电池用铜箔,2016年成功实现了5μm电池用铜箔的生产,目前正在研发4μm的产品。

KCFT的主要客户包括LG化学、三星SDI、松下、宁德时代和LG Innotec。KCFT每月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在2000-3000吨/月之间。

6.韩国日进:

韩国日进集团(ILJIN)成立于1967年,业务集中于工业原料领域,旗下有铜箔等12家公司。日进铜箔(ILJIN Materials Co., Ltd.)成立于1987年。目前日进铜箔的月产能超过了2700吨,主要服务PCB和锂电池领域。可稳定出货6μm、8μm锂电池用铜箔,主要客户是韩国三星,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基本与韩国KCFT持平。

7.铜冠铜箔:

铜冠铜箔是铜陵有色(000630)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18日,注册资本6亿元。12月4日,铜陵有色公告将旗下三个全资子公司即铜冠铜箔、合肥铜冠、铜陵铜箔进行整合。铜陵有色将其持有的铜陵铜箔100%股权、合肥铜管88.75%的股权全部划至铜冠铜箔。

截止2018年9月30日,铜冠铜箔实现营业收入近19亿元,净利润2.1亿元。2018年8月11日,铜冠铜箔6μm高抗拉铜箔开始量产;2019年1月,6μm高抗拉铜箔首次突破百吨大关,但是出货仍然以8μm为主。

目前,铜冠铜箔的总产能为4万吨/年,其中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锂电铜箔生产线已于2018年9月投产,一年可实现锂电铜箔2600吨产能。

在中国大陆市场,动力电池排名前十的企业均是其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将其定为核心供应商;在国际市场,目前已通过松下的认证,即将导入,LG已经送样正在对接中。铜冠铜箔使用日韩高端设备,产品品质稳定,加上背后铜陵有色在上游产业链的优势,产品口碑和公司实力都得到业内的认可。

8.嘉元科技(原梅雁铜箔):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梅县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元科技”)成立于2001年9月,2010年因为大股东变更改为嘉元科技。其生产基地在广东梅县雁洋镇生态园,在深圳有办事处。

嘉元科技生产基地占地7万多平方米,年产能1.8万吨,全部供给锂电池客户。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ATL等。目前在售主要以6μm、8μm产品为主,其中6μm产品居多。4μm-5μm产品正在研发。嘉元科技的产品因为品质稳定,在业内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9.华威铜箔:

东莞华威铜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威铜箔”)于2010年8月17日成立。“产能小但品质好”是业内给华威铜箔的评价。

2016年华威铜箔就开始生产6μm产品,但是其东莞基地只有6000吨的产能,95%均为6μm产品。其6μm柔性铜箔具备高柔性、高防氧化、高抗拉、高延伸、无铜粉、无断裂六大特性;另一方面,华威铜箔产品的稼动率、一致性、稳定性均居于行业先进水平。

为了解决产能瓶颈,华威铜箔2017年启动安徽华威铜箔的建设,项目总产能8万吨,总投资50亿元。目前,安徽基地一期设备全部到位、配套设施也已完善。预计每年能新增24台机,年产能增加1万吨左右。总产能投产预计在4-5年之后。

2017年华威铜箔完成4-5μm铜箔的研发,2018年开始销售。同时,华威铜箔具有6μm-12μm高端柔性多孔铜箔的技术储备。目前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塔菲尔等,国轩与LG正在洽谈中,因为产能的限制,华威铜箔新增客户的步伐比较谨慎。

10.汉和铜箔:

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和铜箔”)成立于2016年2月,是陕西省第一家生产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的专业公司。

汉和铜箔正在实施年产1.5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铜箔项目,该项目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工业园区,拟占地100亩,总投资为12亿元,是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一期用地40余亩,投资3.9亿元,2017年底已经建成,形成年产5000吨6μm-12μm不同规格标准高档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的生产能力。目前处于满产阶段,大部分销售的是6μm铜箔,具备高强铜箔的生产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