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文物欣赏

 nqj0108 2021-04-15
·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团窠式对鸟纹箸瓶 南宋

  口径4.7厘米,底径5.3厘米,高14.8厘米 1996年浙江湖州菁山乡利民村宋墓出土湖州市博物馆藏

  直口,平唇,束颈,溜肩,圆腹,圈足外撇。器身錾刻团窠式对鸟纹,上下相对,展翅飞翔。口沿与圈足錾刻回纹。团窠式对鸟纹、回纹处鎏金,凸显华贵。器底錾刻双钩楷书款“澹轩”二字。墓主疑为宋太宗八世孙赵汝湜。

南宋文物欣赏

卷草纹银经瓶 南宋

  口径4.2厘米,底径5.5厘米,通高21.5厘米

  1971年江苏江浦黄悦岭南宋庆元五年(1199)张同之妻章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盖圆形,平顶,呈喇叭状。瓶盘口,短颈,丰肩,深腹,胫收敛,圈足。盖顶刻卷草纹,盖身压印卷草纹并錾以珍珠地纹。盘口外刻一圈云雷纹,肩部錾刻卷草纹和弦纹,瓶身压印卷草纹,錾以珍珠地纹。

南宋文物欣赏

银经瓶 南宋

  腹径10厘米,足径4.5厘米,通高22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馆藏

  经瓶带盖。以薄银打制成。瓶作小盘口、圆唇、短颈、圆肩、长腹、平底。盖作覆斗式,平顶,腰下外侈。

南宋文物欣赏

金芙蓉花盏 南宋

  口径9.1厘米,高4.8厘米

  1973年四川安县文星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碗呈花瓣状,敞口、外斜圈足,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花。碗壁上下都均饰花瓣纹,内壁上部八花瓣。右瓣压左瓣,按顺时针方向叠压成一圈;下部八花瓣左瓣压右瓣,呈反时针方向一圈。外壁花瓣叠压方向与内壁相反。所饰瓣纹一左一右,层次分明,风格独特,内底饰花蕊和三花瓣纹。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瓜形杯 南宋

  长9.5厘米,宽7.1厘米,高4.3厘米

  福建福州茶园山许峻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银质,瓜形,通体鎏金。有瓜棱六瓣,一端连接瓜蒂与枝叶,瓜蔓缠绕。叶蔓刻工细腻,造型新颖别致,具有宋代造型特点。

南宋文物欣赏

银卮 宋

  长9厘米,宽7厘米

  1978年浙江诸暨东一乡旺妙村磨石山宋墓出土

  诸暨市博物馆藏

  平折沿,一侧平出如意云状把手,浅斜腹,平底。

南宋文物欣赏

白釉银斗笠碗 南宋

  口径14.6厘米,底径2.2厘米,高4.4厘米

  1998年福建邵武宝庆二年(1226)黄涣墓出土

  邵武市博物馆藏

  圆唇,微敛口,深腹,浅卧足。芒口,银镶边。白胎,白釉微黄。器内底心模印一朵梅花,周壁匀布花瓣纹,口沿印一周连续回纹。

南宋文物欣赏

银盖罐 南宋

  口径5厘米,底径5.5厘米,高6.4厘米

  浙江湖州三天门南宋墓出土

  湖州市博物馆藏

  直口,溜肩,弧腹,平底。广弧形盖,圆柱形盖钮。盖下焊银圈,径略大于罐口,盖合无隙。

南宋文物欣赏

卷草纹银盒 南宋

  直径5.2厘米,高3厘米

  1971年江苏江浦黄悦岭南宋庆元五年(1199)张同之妻章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扁圆形。盖呈弧形,内置子母口,盒为圜底。盒盖、盒身均錾刻卷草纹。与同墓所出银经瓶纹饰相同。

南宋文物欣赏

金竹叶纹桥梁钗 南宋

  通长8.4厘米,钗首宽11.6厘米

  2009年浙江东阳白云街道杨大坞村金交椅山宋墓出土东阳市博物馆藏一根银条连续弯曲成15支花头,花头錾刻竹叶纹。花头与钗梁用金丝绑结固定。

南宋文物欣赏

金叠胜形耳环(一对) 南宋

  通长2.4厘米,宽1.7厘米

  双菱形相套的叠胜形耳环,扣针曲于后,主体正面以连珠纹边缘细焊,面上各有7个细穿孔,可能原有镶嵌物

南宋文物欣赏

瓜棱形银执壶 南宋

  瓜棱形银执壶 南宋

  口径6.9厘米,底径7.7厘米,高17.6厘米

  壶身瓜形,素面,小口鼓腹。盖设计成瓜蒂状,编织的银链将盖钮与宽带状把手相连。细长流,平底。

南宋文物欣赏

银注碗(一副) 南宋

  银注碗(一副) 南宋

  注子口径6.4厘米,底径10.8厘米,高35.2厘米

  温碗口径18.6厘米,高17.3厘米

  注子塔状盖,直口,细长流,扁形鋬,宽肩平底,通身素地。柄上有“西宅”两字,底有墨书“冯宅”。温碗,六瓣花口,直腹,圈足外撇,内底墨书“冯”,器外墨书“□百四十二□”“中二”“浮”等字。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芙蓉花盏 南宋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芙蓉花盏 南宋

  银鎏金芙蓉花盏 南宋

  口径9厘米,底径3.9厘米,高4.7厘米

  1978年浙江东阳东郊斯村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花瓣口,口沿稍外翻,圆弧腹下收,花瓣状圈足,整器似一朵重瓣芙蓉花,内底花蕊呈半开状向上凸起。整体造型美观,凹凸分明,富有立体感。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花鸟纹银盘(三件) 南宋 口径14.2厘米,高1.2厘米 银盘口沿及斜腹壁锤揲成八曲花口,盘沿用点錾法装饰卷

南宋文物欣赏

  建窑黑釉兔毫盏 南宋

  口径12.8厘米,足径4厘米,高7.1厘米

  浙江桐乡虎啸景卫出土

  桐乡市博物馆藏

  敞口,斜腹。内壁上部红褐色,下部深黑色,交融处如尖细兔毛,遂称“兔毫盏”。外壁施釉不及底。

南宋文物欣赏

  银盏托 南宋

  口径11厘米,高4.4厘米

  碗形托,花瓣形托盘,高圈足外撇。茶托,承托茶盏,以防烫手。与窖藏中所出银斗笠盏,恰能配成托盏一副

南宋文物欣赏

  罗袜 南宋

  筒长16.5厘米,底长18厘米

  分两段缝制。或为睡袜。

南宋文物欣赏

丝绸残片 南宋

南宋文物欣赏

  褐色罗绣彩荷包 南宋

  展开长16厘米,底宽12厘米,中腰8.5厘米

  福建福州淳祐三年(1243)黄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出土时系于墓主袍内腰间。荷包圆弧形,地绞纱。展开后,一侧绣荷花、慈姑叶,彩绘荷叶;一侧绣一折枝花叶,彩绘不详。荷包中间有两个穿带眼,残存荷包带一条,绞纱,印金敷彩。福建福州端平二年(1235)墓、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江苏金坛周瑀墓、江西德安周氏墓均出有荷包,则荷包为男女通用,随身置物。德安周氏墓所出荷包内放圆形纸钱若干和提花手帕一条。

南宋文物欣赏

  菱花形银胭脂碟 南宋

  口径7厘米,底径5.5厘米,高2厘米

  六瓣菱花形,侈口,平底。内底刻“莫四郎记”四字。出土时碟内有浸了胭脂的丝罗一块。

南宋文物欣赏

  鼎形镜 南宋

  宽13.2厘米,高15.2厘米

  镜面鼎形,以鼎三足之一兽足设计成镜背支架以支撑镜体,恰合照镜的斜

  度,构思巧妙。镜背饰缠枝纹,并铸有“八面玲珑,一尘不染”两行阳文篆书。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绳祖墓也出有类似的鼎形镜。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云月簪 南宋

  长13厘米,重5.2克

  纯银,器表鎏金。簪首锤揲成云遮圆月,下连银环,簪杆扁平,下渐收呈针状。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缠枝纹金镯(一对) 南宋

  直径5.6厘米,宽3厘米

  以凹线为界,分上下两重装饰,一重錾刻正向缠枝花卉纹,另一重錾刻反向缠枝花卉纹

南宋文物欣赏

  金葵花盏(两件) 南宋

  口径15—15.7厘米,底径7.6—7.7厘米,高8.1—8.6厘米

  江苏金坛水北卫东连出土

  金坛市博物馆藏

  金盏一对,造型纹饰相同,尺寸重量稍有差异。整器呈六曲葵花形,每一曲各錾折枝花一种,分别为牡丹、栀子、芙蓉、桃花、山茶和菊花,盏心一朵花中花,中心花蕊突出。圈足底缘錾刻一周毬路纹。宋人所谓葵花,为锦葵科的蜀葵、黄蜀葵之类。黄蜀葵花开鹅黄色,花心晕作紫红,即古人所艳称的“檀心”,雄蕊花丝结合若筒而探出很长。葵花为宋人常用,见于绘画与诗词,成为当时习用的金银酒具造型之一。安徽休宁南宋朱晞颜墓和四川彭州南宋窖藏出土相似的金银葵花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芙蓉花盏 南宋

  口径9厘米,底径3.9厘米,高4.7厘米

  1978年浙江东阳东郊斯村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花瓣口,口沿稍外翻,圆弧腹下收,花瓣状圈足,整器似一朵重瓣芙蓉花,内底花蕊呈半开状向上凸起。整体造型美观,凹凸分明,富有立体感。

南宋文物欣赏

  罗鞋 南宋

  长22厘米,宽7厘米,高5.8厘米

  德安周安人墓志拓本 尖形云头鞋。鞋尖上翘。鞋底前尖后圆。

南宋文物欣赏

  铜镜 南宋

  直径9.5厘米,厚3厘米

  镜背外圈饰有两道弦纹,上为星斗,下为水波纹,或为犀牛望月镜。原为有柄镜,出土时即无柄,置于银奁内。

南宋文物欣赏

  如意纹银粉盒、银勺 南宋

  口径7.5厘米,高4厘米 通长6厘米

  平面圆形,盖顶中心饰八瓣菊花,其余处及盒身饰如意纹,底部饰芍药纹。内有银质小勺1只,勺面为一片舒展的荷叶,柄端鱼尾形。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木梳(三件) 南宋

  红木梳长9厘米,宽4厘米

  灰木梳长9厘米,宽4厘米

  黑木梳长14.5厘米,宽7.4厘米

  半月形。1件较大,梳齿长而稀,髹黑漆。2件较小,分别髹灰漆和红漆。出土时均插于墓主发髻。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对凤纹葵花形银鎏金盒 南宋

  口径13.7厘米,通高5.9厘米

  六出葵花形,子母口,器身扁平,制作规整。盖面上锤揲双凤图案,周边錾刻如意花卉,腹部饰卷草纹,纹饰部分鎏金。内有隔层。出土时盒内放置一面六出葵花纹铜镜。

南宋文物欣赏

  银缠钏 南宋

  直径约8.5厘米

  镯头用粗丝缠作活环与下层的连环套接,可以左右滑动来调节松紧。通体光素无纹。14环。近镯头处有“宣七郎 肆两重”戳记。

南宋文物欣赏

  金帔坠 南宋

  长9.6厘米,宽6.2厘米

  由两片金片包合而成,周边錾刻毬路纹,中央鼓起,两面各锤揲出镂空的缠枝卷草纹四组,卷叶屈绕,均匀布满空间。顶端有小孔,穿有金质环扣。《梦粱录》记南宋人结婚时,富贵人家当准备“三金”的聘礼:“金钏、金鋜、金帔坠”。浙江湖州三天门南宋墓、江苏武进村前蒋塘南宋墓均出有“三金”实例。金帔坠是霞帔底端的一个压脚。从考古出土物看来,帔坠有圆形、滴珠形两种,以此种滴珠形最为常见。

南宋文物欣赏

  木带具佩鱼 南宋

  鱼袋托板长18.2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

  木质明器,仿带具、佩鱼。带具由10块带组成,长方四,拱形五,桃形一。有鱼纹饰片十:长方形单鱼四、镂孔双鱼三、单鱼二以及桃形单鱼一,为带上的装饰。鱼袋为上下相连的两竖向拱形饰,每一拱形饰正面装饰水波中同向而游的双鱼。两竖向拱形饰后有长方形托板。带表面有墨涂印的痕迹,鱼纹饰片上残余白灰色的涂料。

南宋文物欣赏

  金帘梳 南宋

  宽10.2厘米

  梳背上饰鸾凤飞鸣和两只对飞的蜜蜂,外缘系缀金花珠网。梳背插于前额发髻,花网自然披垂如帘。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云龙纹箸瓶 南宋

  口径4.8厘米,底径7.3厘米,高13.8厘米

  2009年浙江东阳白云街道杨大坞村金交椅山宋墓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圆唇,口微侈,长直颈,平肩,腹部微鼓,圈足。颈部錾刻两条在云海中升腾的翼龙,腹部錾刻两条游动的龙,圈足錾刻一周云龙纹,肩部錾刻一周海水纹,近腹部与近足处均錾刻一周乳丁纹。底部錾刻“□五郎”字样。元人笔记《静斋至正直記》:“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筯瓶查斗,或银或漆木为之,以筯置瓶中。遇入座,则仆者移授客,人人有止筯,状类笔架而小,高广寸许,上刻二半月弯以置筯,恐坠于几而有污也,以铜为之。”此即墓主生前筵席上所用箸瓶,以箸、匙置瓶中。此墓同出银箸二双、银匙二柄。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盘盏(一副) 南宋

  盏长9.8厘米,宽4.6厘米

  盘长18厘米,宽14.5厘米

  通高6厘米

  浙江衢州柯城区石室乡桃坎头村征集

  衢州博物馆藏

  盏敞口,翻沿,圆腹,圈足。内口沿有三角形纹带一周,内底部刻折枝花两支,外口沿有回纹带一周,口至底部有排列有序的圆圈纹,锤揲花卉八朵,外凸成浮雕状。圈足饰三角纹带一周。盘椭圆形,平沿处饰回纹带一周,内底心刻折枝花纹两支,外圈锤揲花卉八朵,外凸成浮雕状。

南宋文物欣赏

  银盏托 南宋

  盘径14.5厘米,高3.8厘米

  1994年湖北黄石陈伯臻粮库出土

  黄石市博物馆藏

  盏托中空,托盘为七瓣菱花形,托杯口沿与盘沿鎏金。

南宋文物欣赏

  团花纹银斗笠盏 南宋

  口径11.5厘米,高2.8厘米

  敞口,斜腹,形若斗笠。圈足焊接。盏内口沿下一周回纹,内壁錾刻团窠式对蝶、双鱼、鸳鸯等纹饰,盏心一朵桃花。

南宋文物欣赏

  金连七式花筒钗 南宋

  长14.5厘米,重35克

  1966年湖南临湘陆城南宋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两根粗金丝作成并拢的钗脚,上端分向两边作成钗梁,七对花筒用细金丝固定在钗梁上。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同心结龟游叠胜耳坠(一对) 南宋

  耳坠为两个叠胜相合成立体结构,一只龟倒趴于叠胜上,口衔环,环下连接物已失。叠胜下连一“心”字图案,再下悬流苏。

南宋文物欣赏

  金凤凰耳环 南宋

  长3.1厘米,重2.58克

  浙江温州人民路水仓组团基建工地出土

  温州博物馆藏

  凤下翔,凤首朝下,翼翅微敛,凤尾中有一凹,穿两孔,或原嵌珠。

南宋文物欣赏

  银缠钏(一对) 南宋

  直径7.6厘米

  镯头用粗丝缠作活环与下层的连环套接,可以左右滑动来调节松紧。通

  体光素无纹,为装饰最为简单的一种。

南宋文物欣赏

  钳镯(一对) 宋

  直径5.3厘米,重47.12克

  1983年浙江东阳千祥镇丁宅宋墓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成对。宽式。錾压出两道凹棱,将镯面三分,显出类似三环的多重效果。

南宋文物欣赏

  银龙首连珠镯 南宋

  直径7.7厘米,重60克

  钳口处两端装饰一对龙头,取二龙戏珠之意。1972年安徽来安县相官公社北宋墓出土一对金连珠镯。连珠镯样式流行于元而肇始于宋。

南宋文物欣赏

  金指环 南宋

  径1.5厘米,宽1厘米

  开口式指环,中段较宽,两端窄,打作四道凸弦纹为饰,中段内圈押印有四个宋体“相”字。

南宋文物欣赏

  鎏金镂空银匙(两件)南宋

  长23.5厘米

  长24厘米

  江西德安邹桥乡出土

  德安县博物馆藏

  匙面镂空做成六瓣花形。近柄端处饰竹节纹。一件柄端背面戳印模糊不识,一件为“宣七郎”。匙面镂空花纹处、竹节纹处、柄端皆鎏金。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云头纹银杯 南宋

  口径8.8厘米,底径4.2厘米,高6厘米

  1974年江西星子陆家山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银杯口沿及圈足錾饰一圈变形毬路纹,通体锤打变形如意云头纹,其凹凸的纹饰线条呈现出雕漆般的艺术视觉效果。

南宋文物欣赏

  金屈卮 南宋

  口径7.9厘米,高5厘米

  敞口,鼓腹,撇足,腹部采用夹层合成工艺制成,柄与壁连接处有焊接痕,素面无纹饰。屈卮,也作曲卮、卮,指一侧有环柄的酒杯。

南宋文物欣赏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粉盒(两件) 南宋

  口径7.5厘米,底径7.4厘米,高4厘米

  口径6.8厘米,底径6.3厘米,高4厘米

  圆形,子母口,盖顶压印缠枝花卉纹。粉盒是古代妇女存放脂粉的化妆盒,一般置于较大的妆奁内。以银、瓷、漆质为常见。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孔雀穿花簪(一对) 南宋

  长16.5厘米,宽2.5厘米,重4.8克

  1982年浙江德清武康银子山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纯银,器表鎏金。簪首圆形,镂刻锤揲出孔雀和花朵,左右配对,簪杆上圆下扁,呈针状。簪脚戳印“上陈赵润卿(花押)”。

南宋文物欣赏

  “赵八郎”款银鎏金花头钗 南宋

  长19.5厘米,重14.8克

  纯银,器表鎏金。钗首锤揲出花卉纹饰,下置两扁平分叉钗杆。造型与浙江永嘉南宋银器窖藏出土者相似。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连二连三式花头钗 南宋

  通长11厘米,钗首宽7.9厘米

  一根银条连续弯曲成9支花头,花头錾刻花卉纹。

南宋文物欣赏

  银鎏金荔枝瓜实并头簪(一对) 南宋

  纯银,器表鎏金。面微弧,由银片镂刻锤揲而成,簪首为瓜叶和荔枝,下饰花卉,再渐收呈扁针状。

  银鎏金花筒簪 南宋

  长19.2厘米

  簪首錾刻繁复缠枝花卉纹,花间穿插一只凤凰,呈凤穿牡丹图案。顶部錾刻一朵菊花。下端素面。呈圆锥体。

南宋文物欣赏

  金鱼袋饰 南宋

  弧长11厘米,宽3厘米

  圆弧状。正面锤揲水波中同向而游的双鱼,周饰连珠纹,侧面为水波纹。此金鱼袋饰原应为一对。此墓出土金鱼袋,则应为品官墓,且官阶较高。

南宋文物欣赏

  银花卉纹巾环 南宋

  直径3.5厘米,重3克

  湖南临澧柏枝乡南宋窖藏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银环饰菊花、茶花,两侧有小孔。所谓“巾环”,即头巾环子,宋代多为武人所用。它的流行大约是由北及南,始于辽金而至宋元。

南宋文物欣赏

  玉带具 南宋

  环形椭圆长6.7厘米,宽5.9厘米,厚0.8厘米

  方长4.3厘米,宽3.9厘米,厚0.8厘米

  拱形长3.2厘米,宽4厘米,厚0.8厘米

  尾长7.5厘米,宽4厘米,厚0.7厘米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玉带具存环形椭圆一、方四、拱形二、尾一,共8件,带扣缺失。环形椭圆正面琢勾云纹,背面四角有牛鼻穿孔。方正面四周边廓,背面四角牛鼻穿孔。拱形四周边廓,尾端圆弧,背面三个牛鼻穿孔。尾四周边廓,尾端圆弧,背面四角牛鼻穿孔。南宋带制其等有玉、金、银、金涂银、犀、通犀、角。玉带等级很高,亲贵勋旧方可受赐玉带。朱晞颜,安徽休宁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为从三品,始祖系南唐团练使朱廷杰。考古发现南宋玉带不多,另有江西上饶南宋建炎四年(1130)赵仲墓所出人物纹玉带具,存方七、穿孔桃形一、尾一。

南宋文物欣赏

  龙泉窑青釉弦纹带盖经瓶 南宋

  口径6.5厘米,高28厘米

  浙江松阳横山村南宋庆元元年(1195)程大雅墓出土

  松阳县博物馆藏

  通体饰凸弦纹。直口平唇,短颈,丰肩,腹斜收,凹底。盖作覆杯形。灰白,胎体较厚,施梅子青厚釉。

南宋文物欣赏

  如意云纹银经瓶 南宋

  口径3.2厘米,底径5.5厘米,高20.7厘米

  1959年四川德阳孝泉镇清真寺窖藏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瓶身与盖均錾刻如意云纹。底上刻有“东阳可久”四字。

南宋文物欣赏

  龙纹杯盘(一副) 南宋

  金杯口径6.2厘米,底径2.8厘米,高5.1厘米

  银鎏金盘口径14.6厘米,底径11.6厘米,高1厘米

  摩羯双耳金杯,侈口,尖唇,微束颈,直壁弧腹,腹下为喇叭形圈足。双耳对称,饰摩羯鱼,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别儿哥萨莱古城遗址出土金帐汗国金杯与其相似。金杯外壁錾刻团窠式对鸟纹,是自唐五代流行至宋元的装饰纹样。杯内底部錾刻龙凤呈祥。银鎏金双龙纹承盘,圆形,宽沿,浅腹,平底。口沿錾刻云龙纹。底心下凹,周围有凸起的托圈。盘内錾刻游龙两条,游弋于云海中。盘心錾刻双龙戏珠纹。湖南临澧柏枝乡南宋金银器窖藏银杯盘一副中的承盘与之相似。银鎏金双龙纹承盘与摩羯双耳金杯系一套金银酒器,整套器物造型独特。

南宋文物欣赏

  金葵花盏(两件) 南宋

  口径15—15.7厘米,底径7.6—7.7厘米,高8.1—8.6厘米

  江苏金坛水北卫东连出土

  金坛市博物馆藏

  金盏一对,造型纹饰相同,尺寸重量稍有差异。整器呈六曲葵花形,每一曲各錾折枝花一种,分别为牡丹、栀子、芙蓉、桃花、山茶和菊花,盏心一朵花中花,中心花蕊突出。圈足底缘錾刻一周毬路纹。宋人所谓葵花,为锦葵科的蜀葵、黄蜀葵之类。黄蜀葵花开鹅黄色,花心晕作紫红,即古人所艳称的“檀心”,雄蕊花丝结合若筒而探出很长。葵花为宋人常用,见于绘画与诗词,成为当时习用的金银酒具造型之一。安徽休宁南宋朱晞颜墓和四川彭州南宋窖藏出土相似的金银葵花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南宋文物欣赏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