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母猪的饲养管理

 林先生01 2021-04-15


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群,应饲喂营养水平适宜的日粮,科学管理,使后备母猪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达到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准胎、多产仔、产好仔的良种体况的目的。

1.后备母猪的培育

后备母猪培育应根据各品种后备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目标要求定向培育。在3~5月龄前要注意饲料营养中蛋白质的水平与质量,给予良好饲养与饲料,使其骨骼和肌肉均能得到充分发育。在5月龄后则可以适当降低精料量,并增加青粗饲料的供给,而总的饲料营养水平不可降得过多。于6月龄后性成熟初配前,再给以较高的营养水平,可施行“短期优饲”的饲养方式,使后备母猪既得到充分生长发育,又不致过肥而体质健壮结实。应当避免用育肥猪“吊架子”的方法,即生长前期饲料供应少、蛋白质水平低,生长后期为达体重指标增加营养。这样做虽然达到预期体重,但骨骼、肌肉发育差,结果育成体躯短粗、肥胖、体质不良的肥猪体形,则失去种用价值。因此,培育后备母猪必须多喂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及优质干草粉,促进肌肉、骨骼发育,增大母猪胃肠容积,为将来哺乳期增大采食量、满足哺乳期营养需要打下基础。

2.后备母猪的饲养

每个猪场后备母猪一般占整个猪群的1/4~1/3,这样便于及时调整猪群结构,保持良好的周转,提高猪群繁育体系的质量。每个圈的后备母猪要求在4~5头之间,采用统槽喂料、喂后给水的办法,每日三顿给饲,每次每头采食量要达到占体重的2.5%~3%。但因月龄不同,日喂次数可由4月龄的每日3~4次,转至6月龄后的每日3次。其风干配合料的喂量占体重的比例为:3~6月龄为3.5%~4%,6~8月龄为2.8%~3.9%。即前期要吃好,尽量增加营养,饲料质量要好,青粗饲料相应用得少,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3%~15%,高者可达16%左右。后期后备母猪长大,已近成熟,这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可以适当下降为12%~14%,一般占13%即可。同时给以充足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如南瓜、甘薯块、鲜花生秧及菜叶等,以撑起胃肠,为以后怀孕产仔打下体格健壮的基础,也是一个在营养上适当限制的饲养法,以保中等繁殖体况。饲喂后备猪要顿喂顿净,防止剩料浪费,供给充足清洁饮水,并注意适当运动等,其日粮配方如表9。

表9 后备母猪日粮配方

要做好对后备猪的精心饲养一定要定时、定量喂猪,先喂生拌稠料,每头平均日给1.5~2.3千克,让其吃饱。后再给以清洁饮水,自由饮用。猪舍应经常打扫,务必保持清洁,通风透光而环境良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温,确保8~10月龄后备母猪达到正常初配体重(90~100千克)和良好的繁殖体况,适时发情配种准胎。

3.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

首先要与后备公猪于4月龄后分群,每群不宜大,5头左右,便于观察生长发育初情表现。其次要注意适当运动,配制饲料供应要定时、定量而均匀。保持7~8成饱,不过肥也不过瘦。第三要每月或每隔2个月给后备猪群驱虫一次,并保持猪圈卫生,预防寄生虫和皮肤病。第四要经常调教后备猪的吃食和排粪尿习惯,训养成定点采食和睡觉、定点排粪尿的习惯,以减少人工和饲料的浪费,为管理工作带来方便。后备母猪5~6月龄时开始性成熟,虽具有繁殖能力,但本身还未发育完全,不能有发情表现或爬跨行为后即给配种,这将阻碍它的生长发育。初配年龄应在后备母猪外形已具备成年猪的特征,体况适宜配种和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60%以上时,正式配种,才能产出健壮后代。否则易造成仔猪体弱、瘦小,死胎也多。一般地方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引进培育品种要在10~12月龄,平均体重达80~100千克为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