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沂人扎根北大荒57年崛起龙江第一村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4-15

  被誉为'龙江第一村'的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甘南县,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的移民村。50多年来,这些来自沂蒙老区的山东人,以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闯劲,发扬'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变荒原为沃土,广植树而成林,办企业以致富,发展成幅员4.2万亩、人口1万多人、35家企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8万元。

  要啥没啥,党员扛起垦荒使命

  7月19日4点半,明媚的阳光已经铺满兴十四村。

  '这里的日出比山东早',村干部马洪军开着电瓶车带记者参观村子: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与蓝天白云相接,1.5万亩人工林郁郁葱葱,企业厂房排列整齐,村中心道路规划有序。商业区里银行、超市、宾馆、饭店俱全,公寓楼林立;别墅区里一栋栋红顶白墙小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小菜园里种着黄瓜、西红柿、辣椒、大葱,俨然世外桃源。

  '这就是当初的北大荒!'马洪军把记者带到村史展览馆,这里记录了山东人在兴十四村的奋斗史。

  1956年3月,山东向黑龙江移民26000多人。当时的临沂洪瑞区和汤河区五六十个村中有428名村民,从山东沂水边来到黑龙江音河畔。

  '到这一看,一望无际的荒原,草比人都高,地上插着一面小红旗,还有一根木头橛子,上面写着'兴十四村',真正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三无村''.81岁的张维良老人回忆说,当时住的是用苇子和苫房草搭成的草窝棚,冰冷潮湿,四面透风,冬天零下40多度,冻得睡不着觉,早晨起来,满身满脸连耳朵眼儿里都是沙土。由于条件太艰苦、太恶劣,90%以上的移民返回了山东老家,最后,包括他在内的8名共产党员带领着亲朋好友、大人孩子共36人留了下来。'条件越艰苦越需要党员,咱们革命老区的党员对党的感情深,既然党中央号召开垦北大荒,再苦再难党员都不能退缩。'张维良说,所有党员都没走。1957、1958年,又相继有92名投奔亲友的'挂钩户'来到兴十四村,这128人成了兴十四村第一代'拓荒者'.

  '吃的是甜菜渣子、豆皮子、草根,掺着8斤玉米面蒸出240个窝窝头,每个窝窝头2两重,只有2钱粮食。因为饥饿,几乎人人得了浮肿病。'还健在的老人们都记得,兴十四生产队头8年一分钱没看着,在全县是有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敢想敢干,白手起家办工厂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人把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东北并不全是肥沃的黑土地,兴十四村就是沙包地,15厘米以下全是鹅卵石,漏水跑肥。付华廷和村民们改土造田,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为了多开荒多打粮,付华廷想到了机械化,但那时买农机没指标不成,他们就到市里买回零件自己组装,忙活了1个多月竟然装起一台拖拉机,紧接着又改造出十几种农机具,耕作效率成百倍提高,全村人第一次尝到大丰收的喜悦滋味。

  如果说艰苦创业是兴十四人骨子里沂蒙精神使然,永不满足则是这群闯关东拓荒人的追求写照。

  '大老远从关里到关外,不能只满足于吃饱肚子,还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付华廷明白,想要村民真正富起来,必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1983年,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开始白手起家办工厂,经历了无数挫折,从最初的小酒厂、小油坊、罐头厂,到后来的乳品厂、甜蜜素厂、淀粉糖厂,短短十几年,兴十四村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1997年,组建了自己的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并成功上市融资。

  兴十四村富了,村民们的生活也得到一步步改善。1978年,村里拆泥草房建砖瓦房,3年盖起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全砖瓦房村。1982年,村里给每家买了彩电,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2002年,村里再次改善住房,建起136栋花园别墅,每户一栋,水电暖煤气太阳能一应俱全。

  共富共享,全村集体奔小康

  兴十四村的发展史上,始终没有搞分田到户。付华廷说,'集体富裕是最适合兴十四的道路,我们不要让一个人掉队。'

  '这里土地连片,适合搞大机械、大水利、大科技的大农业。'付华廷说,由于全部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兴十四村的2.4万亩耕地只有18个人耕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则在村办企业工作,在每年9000多元土地收益之外挣第二份工资。

  目前,兴十四村依靠高科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化。通过建立园区,1亩棚室的经济效益能顶100亩大田。多个以现代农业带动的产业项目为兴十四村发展带来无限前景。其中,与温州海螺集团合作的花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植酸酶制剂生产企业中的翘楚,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经理张王照告诉记者,'山东人不仅能吃苦,而且重感情讲仁义,真把我们当一家人,真心为企业解难题,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让我留在这里。'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化项目的带动下,兴十四村旅游产业、餐饮服务业都在飞速发展。通过一二三产业项目的迅猛发展,加快人口聚集,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兴十四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城乡一体化道路。2012年,总资产达18.1亿元,总收入1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利税实现8800万元。

  村里给每人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学校实现了9年一贯制,并成立了高中,孩子们从小学上到高中都不用花钱。兴十四幼儿园、医院正在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样?新型城镇化什么样?就是兴十四村的样子!'付华廷信心十足地说。

  东北生根,沂蒙精神代代传

  在兴十四村采访,记者随处能听到乡音,随时能感受到山东人的朴实和热情。

  家家的菜园里都种着大葱,煎饼卷大葱在村民心中代表着家乡的味道。随便敲开一户人家,听说是山东老乡,必然热情接待,迫切地询问家乡近况。

  第一代拓荒人郭希英老人每年必回山东老家一趟。回想当年,10名临沂妇女1天能在零下40度的冻土上打出一口井,一起奋斗过的老姐妹越来越少,她想趁能走动,多回老家看看,缓解思乡之情。

  作为拓荒第二代,60岁的富华建筑公司总经理王士明走过艰苦创业期,1978年村里拆泥草房建砖瓦房就是他负责。'那时候啥也不懂,我带着村里人边学边干,垒砖把手指头砸个洞,抹干净血接着干。咱沂蒙老区人艰苦创业的劲儿是骨子里带的,父辈拓荒,我们苦干,打拼下如今的好生活,这种劲儿我们不能丢。'王士明告诉记者,自己是这样干的,也是这样教育儿孙的:远离家乡但不能忘本,要把沂蒙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

  村史展览馆解说员崔明香是拓荒第三代,出生在兴十四村,从未回过山东。'但俺们都会说家乡话,生活习惯都是山东的。'去年暑假,她让自己的孩子回了山东老家寻根,话里话外是对家乡的自豪和向往。

  回忆兴十四村的奋斗历程,付华廷感慨地说,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咱山东人就是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有韧劲有拼劲,大家一条心,沂蒙老区出来的人无论走到哪,精神不能丢,也不会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