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曾国潘人生智慧,提升自我处事与生活修养,丰富内心。日日与曾国潘对话,看千古第一完人是怎样不走捷径,又笨又慢平天下? 老天爷不仅看不上他,被他抱怨的身边人(亲人)也不服他。对方必定没有把你当朋友,仅仅当成抱怨情绪的“垃圾桶”。人总是苛责别人容易,反观自己很难。如果你一直遇不上一个舒服的人,也许你本身就并不让人舒服。你自私,就不能要求别人无私对你。你锱铢必较,绝换不来别人对你的宽容大度。没有谁注定必须来将就你,你可以偶尔二皮脸,但不能始终不要脸。《菜根谭》言:“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远害,更能养德。”对待他人的差错,不要苛责;对待他人的隐私,不要揭露;对待他人的过去,一笑而过。容忍和推让,不仅是立身立德的基本品德需要,更是为人处世的需求。人世间的好,是一颗心与另一颗真心换来的。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只有彼此以真心交付的绵长。当然了,无论彼此有多好,最好各自保持独立的生命个体,不黏合,不依附,不羁绊。好到一塌糊涂,是对交往的一种巨大伤害。不必为讨好或取悦别人,而成为另一个自己,纡尊降贵本身就是一件委曲求全的事。当一个人为相处而刻意为他人去做任何事的时候,已然不舒服了。生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就是身心愉悦的质量。与他人能相处两不厌,相看两不烦,除了有共同的三观审美,一定还有必然的人性的共鸣。 知道他人有某种个人喜好,你可以不认同,但最少要尊重别人;知道他人有某种忌讳,你可以不理解,但最少不冒犯别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没造成伤害”。说话有分寸是一个人的高级修养,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体现着做人的尺度,也体现着一个人生活的层次。时时刻刻把握说话的分寸,注意说话的场合、身份、谈话对象,才能让话说到最有尺度。每个人都有难处,凡表象皆有根源。言语之间,少些犀利,多些余地,是对别人的仁慈,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荀子“ 人性本恶论”看到富有人家,就上赶着去巴结;路遇贫寒亲属,却对人弃之不顾。只会占用你的时间,浪费你的精力,消耗你的真心,应当趁早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