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驾驶普及后,还需要查酒驾吗?

 科学声音 2021-04-08

互联网巨头入局智能汽车制造业,能否打败传统车企,造芯成关键

直接回答

如果是自动驾驶,多半还是需要查酒驾的;但如果是无人驾驶,那就不需要了。


重点在于区分“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

按照智能汽车行业的普遍分法,一辆汽车的智能程度从低到高分为 L1 到 L5 五个等级。不过,事实上这五个等级并没有一个全世界公认的定义,等级之间也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界限。我看到有人用非常通俗简洁又颇为有趣的几个词描述了这五级的区别,虽然不严谨,但足够好记:

L1 不用脚,L2 不用手,L3 不用眼,L4 不用脑,L5 不用人。

所以,L1 到 L3 可以用“辅助驾驶”来表述,L4 算“自动驾驶”,只有到了“不用人”的 L5 才能被称为“无人驾驶”。

我的观点是:即便研发出了自动驾驶,也依然需要查酒驾。因为自动驾驶仍然随时需要一个持有驾照、保持清醒的驾驶员介入车辆的控制。目前,最优秀的车企已经可以做到 L3,也就是不用眼睛的自动驾驶。市场上的车也在逐步从 L2.5 向 L3 升级。

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前几年不就有车主躺在后排睡觉了吗?” 可你知道吗,根据央视的报道,全球首例被证实因“自动驾驶”导致驾驶员死亡的车祸就发生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这还是在司机坐在驾驶位的情况下。[1] 所以,现在离驾驶员躺在后排睡觉还早着呢。

你可能又要问“现在我们只有 L2.5,但如果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了 L4,反正不用脑了,喝到不省人事有什么关系?

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没什么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一个清醒的驾驶员了。就好像现在我们的地铁虽然实现了自动运行和调度,但除了极个别的几条线路,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需要一个驾驶员值守在驾驶位。理由是:地铁驾驶员需要应对一些罕见的特殊场景。而汽车所要面对的路况就更加复杂多变了。所以“能完成部分场景下的自动控制”和“可以在全场景下交给汽车自动驾驶”是两码事。

那什么程度的自动驾驶就不需要查酒驾了呢?答案就是,没有驾驶员的无人驾驶。到那时即使车内真有一个醉汉,他的身份也不是“驾驶员”,而是“乘客”。没有驾驶员,查谁的酒驾呢?
这种不需要查酒驾,大家可以放心做乘客的无人驾驶,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呢?比较悲观的观点是,可能非常遥远。理由是,无人驾驶不可能避免所有的事故,因为即便是再高级的无人驾驶,都有可能面对一道“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用对照的科学思维去考虑

设想个场景,车辆在山道漂移的时候,突然 U 型弯道出现一个孩子,此时通过减速让所有人都不受伤已经不可能。车辆要么选择撞上这个孩子,要么选择连车带上乘客一起滚落山崖。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却是目前谁也逃避不了的难题。许多人的看法是:如果无法彻底避免事故,那就无法完全信任机器。但我认为在面对这类看似无解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个科学思维的工具——对照。就是把这种极端情况下的机器换成人,看看如果让人类来驾驶,这类的极端事故能不能避免。
2019 年第一季度,某知名车企的安全性报告显示:在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下,车辆每行驶 462 万公里会发生一起事故。而在未启用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数据是车辆每行驶 283 万公里就会发生一起事故[2]。
从这个数据中,我想到的是,无人驾驶追求的目标不应该设定为“100%消除事故”,而应当设定为“优于普通的人类司机”,或“优于最优秀的人类司机”。如果有可靠的数据证明,交由无人驾驶的风险已经远低于人类司机,那么虽然无人驾驶依然难以处理“电车难题”,但我们也得承认同样的问题人类司机也没有完美答案。其实电车难题真正令我们害怕的,只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由一台机器来控制。


车祸之责,需要法律明确

我还听到过另一种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一名驾驶员。因为即便到时自动驾驶的能力比所有老司机都强,仍需要有一名驾驶员为汽车的驾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否则在电车难题的两难困境中,如果撞死了人,谁负责呢?
有人说让车上的乘客负责,但乘客也很冤啊,当时他正喝醉了躺着呢,完全没参与驾驶决策。也有人说应该是提供自动驾驶服务的公司负责,但那种“孩子突然窜出来引起的事故”,人都解决不了,凭什么让企业负责呢?这种棘手问题,我觉得靠网上打嘴炮肯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并引入保险制度,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只要在法律上能逐步地完善,无人驾驶就有条件普及,但时间恐怕不会太快。事实上,自古以来法律几乎都会比社会现象来得更晚一点,至少是健全得更晚。
汽车是 1886 年发明的,而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关醉驾的法律是在 1906 年颁布的[3]。也就是说在相隔的这 20 年中,许多人喝着酒,冒着比现在自动驾驶更大的风险在开车。
还有强制使用安全带:1922 年赛车就使用了安全带,1955 年福特汽车装备上了安全带,但美国直到 1968 年才出台了《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规定轿车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直到 1985 年,纽约才开始推行前排乘员必须系安全带的强制性法律[4]。而我国是在1992年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所有小客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5]。

基于这样的历史路径,或许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可能先行一步,法律的完善也许会略晚一些。但我觉得,这些障碍无法阻止我们对无人驾驶的刚需,有需求就必然带来技术的进步。



欢迎留言

以上谈及的只是关于无人驾驶的几个小问题,未来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面对技术的发展,我们从来都不需要也无法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每一代人都有能力解决一部分属于自己时代的难题。我想,大部分人都相信,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是未来的趋势,但它是不是能解决酒驾的问题?面对电车难题的两难困境,你觉得最好的应对方案是什么?欢迎留言告诉我。


信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18-03/05/c_1122486792.htm
  2. https://tech.sina.com.cn/it/2019-04-10/doc-ihvhiqax1540293.shtml
  3. https://www./llyj/201706/t20170627_194013.shtml
  4. http://www./zhuantixinxi/show-14571.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85%A8%E5%B8%A6


科学声音还写过

“生物计算”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不能落后?


硬件上九章和悬铃木旗鼓相当,量子计算的软件中国能否脱颖而出?


英双盲对照试验功不可没,链霉素成为国病神药,但恶魔从未走远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