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抗帕金森病西药存在明显副作用,门诊中有许多新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因害怕西药副作用而求治于中医。中医药是否能代替西药来治疗帕金森病呢?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 中医药能否代替西药治疗帕金森病 我们的回答是部分可以。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最常见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西药只能控制其临床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帕金森病在早期(H&Y分级≤2.5期)疾病进展迅速,近年来研究证实,及早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可减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因此,在超早期的患者,也就是H&Y分级1-2期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受限不明显,可以先予以中医药治疗,或者中医药联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结合治疗也可以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推迟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使用,尤其是左旋多巴类药物的添加,起到明显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门诊有一类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尤为棘手,那就是不能耐受抗帕金森病西药治疗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往往在其他医院确诊并且服用各类或者部分西药出现明显副作用的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推荐先给予2~4周的中药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逐步从小剂量开始添加西药(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左旋多巴类为主)。我们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这种模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西药耐受度,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对于长期口服抗帕金森病西药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患者(包括疗效减退、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由于左旋多巴类药物的蜜月期短暂,许多患者在治疗3到5年后出现各种类型的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学角度考虑,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等药物缓解症状,且用量逐渐增加,药毒蓄积,直中脾胃;再者帕金森病慢性起病,老年尤多,素体脾胃虚弱,二者兼具,更伤脾胃。中医药治疗能减少运动并发症的产生,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联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延长西药的作用时间,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产生。 目前中医药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发挥的延缓病情进展以及中晚期中西医结合疗法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专科医师希望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提升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