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王伟玄空风水 2021-04-16

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是由“气”生成,《管子·枢言》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而气又与风不可分割。古人认为,“气”有很多种,来自大自然的有“天气”和“地气”,“天气”是指日月星辰的能量、微波辐射、空气等,而“地气”是指地球能量;此外还有自然万物、阴阳两界灵体所带的气,对人类的生活有不同影响。

虽然“气”是无形的,但风水认为,多数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默默接受外界各种“气”对他的影响,是福是祸,任凭运势造化。据说,练过气功、感觉敏锐的人能察觉“气场”的不同,而自然趋吉避凶。比如说,身处“气场”上佳之地,能感受身心愉悦,自觉吸取好“气”:反之,自己会主动离开……。

风水学认为,一个地方风水好坏是当地各种“气”的组合形成,“天气”是必要的,采光是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基本要求;而“阴气”是不好的,要远离坟地、殡仪馆、医院、色情场所等地方;而“煞气”主凶,要避开各种形成“煞”的地形地物,比如,道路中的路冲、反弓水,建筑中的天斩煞、屋角煞等。

风水认为“地气”对阴阳宅影响最大,“地气”沿着山形地脉流动,遇到曲折断口会停聚累积,也会随水流和气流运动。曲折委婉的水流和气流能形成缓慢的“气”的运行,保持生机,同时也会产生“气”的积聚,形成好气场,而激烈快速的气流、水流会让“气”发散,不吉。

既然风水认为“地气”对阴阳宅影响最大,而“地气”又是沿着山形地脉流动,可见山脉格局在风水理论占用举足轻重作用。历代风水师以“山环水抱”的地形标准作为“藏风聚气”的最佳人居环境,山在风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山脉常被中国人冠以“龙脉”的概念,认为山脉即“龙脉”,而山脉的形态犹如龙的形态。

《管氏地理指蒙》曰:“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形真”,古人将山脉的延绵走向称作脉。

中国人重视“龙脉”,必定要追寻源头,这是中国的文化使然。风水界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将中国的山系分为南、中、北三大干龙。长江以南为南龙;长江、黄河之间为中龙;黄河、鸭绿江之间为北龙,三条大龙的起点为昆仑山,所以,昆仑山被视为中国龙脉的“发源地”,也称为群峰的“远祖”。

平原也有“龙脉”,虽不像山地“龙脉”明显,但仍有踪迹可寻,即“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平原上,风水对“山”的定义是以高和低的相对角度来说的,在同一地区中,只要地势比同一地区的其他地方稍高,就可以称之为“山”。

风水家认为在山脉中蕴藏着可以使人丁兴旺、万物繁荣的“生气”,所以比喻为“龙脉”,而风水的核心是要找寻到“生气”所在地,让“生气”为人所用。有关山脉“生气”说,有风水代表著作《葬书》曰:“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势而起。”《管氏地理指蒙》也云:“土愈高,其气愈厚。”

风水中认为,并非山脉都是具有“生气”,总的来说,古人认为形态秀美、郁郁葱葱的山脉,是能够聚集“生气”的“真龙”,而草木不生、形状凶恶的山是不吉的山,非但不能聚集“生气”,反而会给人带来祸害。

对于山脉,古人有“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的比喻,对能够聚集“生气”的“真龙”,有“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茂繁,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也未休”的描述。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王伟玄空风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