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儿要谝的这句俗语 在很多方言区都用 而且使用的频率还很高 这句话中的“讦短” 常常被写作“揭短” 现在虽然“讦短”与“揭短”通用 但“讦短”方为正字 ![]() 讦短,新疆焉耆方言音读为【jiě duàn】 指“用言论攻击别人的短处 或揭发别人的隐私“ ![]() 讦,正音读为【jié】 指“攻人之阴私,言人之劣弱” 《说文解字》释为: “面相斥罪,相告讦也。” 《玉篇》释为:“攻人之阴私也。” 《广韵》释为:“面斥人以言也。” 《集韵》释为:“持人短也;直言也。” 《论语·阳货》:“恶讦以为直者。” 何晏集解:“讦,谓攻发人之阴私。” 短,指人之过失 ![]() 讦短,本义就是指 用语言攻击而非用行动攻击 “讦”是言语,而“揭”是动作 所以“讦”是正字 ![]() ![]() 古有“讦短毁长”之说 语出南宋朱熹所定《岳麓书院学规》: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 气习名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 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 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 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 ...... ![]() 与“讦短”词义相近的还有 “毁短”和“短毁”二词 毁短,指“诋毁”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毁短大臣,排陷无辜。” 短毁,指“谗言中伤” 《新唐书·高适传》:“李辅国恶其才, 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