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兴七日 | 书卷兰亭

 雷声 2021-04-16

雷声视角

第五日  书卷兰亭

有一个地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不在此畅叙幽情,骚人墨客以为憾事;

有一个地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不在此泛觞赋诗,文人雅士抱憾终生……

这个地方就是兰亭。

兰亭,独居绍兴兰渚山。古雅江南,钟灵秀美。旷谷幽然,昔越王勾践,挥锄捻土,种植兰草,芳香染于天地之间。东汉时期,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泼智洒灵,建亭于兰山之间,由此得名兰亭。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兰亭之名,著称天下,柳河东一言以蔽之。

 的确,兰亭名声之盛之烈,是得益于东晋会稽内史、领右将军王羲之与41位名士的一次风雅聚会——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风和日丽。绍兴兰亭,崇山峻岭,斜竹稀疏,碧池清澈,荷叶半池,白鹅戏水,鱼儿潜底。尺宽小溪,环绕竹林,沿溪散落,五色蒲团,文人雅士,端坐其上,悠然自得。荷叶小船,顺流而下,叶上放觞,觞中盛酒,荷青逐流,觞止赋诗,借酒豪书……暮色时分,隽美文稿,汇诗成集。右军羲之,酒兴方酣,茧纸鼠须,凝神片刻,仰天而饮,挥毫作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神龙本)

        一场普普通通的文人聚会,造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给绍兴留下一处“书法圣地”。书圣王羲之将个体生命发挥到极致,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艺坛神话。作为当日37篇诗文成集的序文《兰亭集序》,王羲之的神来之笔,笔与意、骨与肉、形与神、刚与柔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高度,被后世公推为“行书第一”、“遒媚劲健,绝代所无”的千古绝唱!曲水流觞,连同曲水流觞的发生地——兰亭,从此流芳传世。酷爱《兰亭集序》,喜其书潇洒飘逸之气,沉静敛迹之风;酷爱《兰亭集序》,喜其文常读常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感。

       知道兰亭,始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喜爱兰亭,却缘于这个透着书卷之气的诗意名字。

        兰亭是江南靓女,是有书卷之气的靓女。美女不难找,但有书卷气的美女给人的是另一种感觉,另一种享受,另一种味道。兰亭就是这样,不仅有优美的环境,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景幽,事雅,文妙,书绝。

        踏入兰亭,就被诗意般的书卷气团团包围着。环顾周围,满目青翠,如处桃源。那幽静的竹林小径,蜿蜒逶迤,袅袅婷婷地向林深处延伸着,尽显曲径通幽之妙。那茂盛的竹林,青翠葱茏,没有鸟鸣声,没有水流声,没有风声,周围只是一个静,仿佛置身天宇。翠竹挺立,摇曳生姿,让人想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轻轻地,轻轻地走在曲折幽深的青石板小径,几乎要迷失在这幽静娴雅的环境里。

        兰亭的书卷之气不仅在景,而是浓缩于父子碑、君民碑、祖孙碑和曲水流觞。

        父子碑即鹅字碑。曲径通幽处,竹高木茂,潺潺溪流,如鸣佩玉。一方清池,清波涟漪,数只白鹅,悠然嬉戏。相传,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中悟出的书法真谛:执笔,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腕部要像鹅掌拨水那样舒展流畅。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因而得名“鹅池”。池边建有石质三角碑亭,石碑镌刻“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相传,王羲之写此碑时,刚写罢“鹅”字,忽闻皇帝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其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一个“池”字。两字风格相近,但笔划有别,“鹅”瘦“池”肥,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父子碑)

        兰亭碑亭是兰亭标志性建筑,系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蘭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19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游客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兰亭碑虽残,仍然很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人们以各自的想象去修补丰富着这两个大字。

(兰亭碑)

        祖孙碑是兰亭的镇园之宝——御碑。御碑亭,八角重檐,建于高台之上,亭高12.5米,始建于康熙年间,1956年毁于台风,1983年重建。亭中“御碑”系清朝原碑,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已有300多年历史。御碑者,皇上之碑也。碑的正面刻着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一个身上流着女真族血液的皇帝,御笔临写一千多年前一个汉族书法家的作品,其尊重汉族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不可谓不诚恳。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康熙大帝在处理民族关系,继承历代优秀文化遗产,以及维护自己尊严等方面的良苦用心。

(祖孙碑)

        碑的背面是康熙之孙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七律诗《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对兰亭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稧日尚旉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一个临写《兰亭集序》原文,一个专门作诗,其仰慕虔诚之心可见一斑,这在全国独一无二,堪称国宝。御笔亲书,凝聚着对先贤、珍品的倾慕,也展示了自身非凡的才艺。后人凭吊,见到一代明君的如水风范、上善之德。   

        兰亭的精华之处是曲水流觞。穿过鹅池前行,耳旁响起悠扬的竹笛声,茂林修竹之间出现一幅动人画面——溪水潺潺,尺水兴波,穿林而来,几只酒杯,缓缓飘来。红妆少女,捞杯饮水,体验一番当年王羲之及众友人的雅兴……流水的岸上,立有一块两尺多高的木化石,上书四字:曲水流觞。面对此情此景,思绪被带回到一千六百多年前那个逸兴飞扬的时刻——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万物,俯察人生,呤诗作赋,其乐融融,其韵绵长……

       小溪旁有一建筑——流觞亭,廊庑翘檐、木雕长窗。亭正面悬挂着一方匾额,上书光绪年间江夏太守李树堂所题三个大字——“流觞亭”。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石拓手卷《流觞曲水》图。画中人物姿态各异,或举杯畅饮,或低头沉吟,或放浪无羁,或雅意醺醺,维妙维肖,再现了当年曲水流觞的胜景。

        流觞亭的左侧,为右军祠,这是园林中最大的一座建筑,祠中景物无一不与翰墨有关。祠内有一泓池水,名为“墨池”,池中有四角方亭,即“墨华亭”。据说,王羲之勤练书法,经常洗笔,年深日久,池水都染黑了,故后人将这一泓池水取名为“墨池”。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咏石刻多方,大多为历代书法家临摹书圣的遗墨。据说,《兰亭集序》真迹已随唐太宗李世民葬于昭陵。也有传说,书圣真迹就在历史上惟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夫妻皇帝合葬陵墓——乾陵(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里面,枕在武则天头下。如今见到的《兰亭集序》是唐代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冯承素、赵模等人的模本。徜徉右军祠,浏览碑刻,可见摹仿之作功力精深,难想书圣之作达到何等登峰造极的境界。

右军祠)

(唐.欧阳询临《兰亭序》)

 (宋.宋仁宗临《兰亭序》)

  (唐.虞世南临《兰亭序》)

   (明.八大山人书《临河序》)

       (明.傅山临《兰亭序》)

 (明.王铎临《兰亭序》)

(明.文徵明临《兰亭序》)

   (清.郑板桥临《兰亭序》)

     (宋.米芾临《兰亭序》)

        (开皇兰亭)

 (明.董其昌临《兰亭序》)

      《兰亭集序》真迹全无,真实的兰亭还坐落在秀山丽水间。尽管后人为兰亭修建了诸多的建筑,但吸引人目光的,仍是曲水流觞的情趣,醉人的仍是那一片片疏竹、一块块石碑和那方清池里溢出的书卷之气。

        为了书卷之气,兰亭,我来了,轻轻地来,轮回在世间等了千年。

        为了书卷之气,兰亭,我要再来,轻轻地来,情愿再等千年。

       那时,早已没有了我,可你依然在。如果能够,如果可以,我只想落在你身边,做你的一粒尘埃。

作者简介:

        雷声,年逾花甲。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