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民间

 青梅煮茶 2021-04-16
我在祖屋祠堂里度过了二十个春节,一晃离开它二十二年了。辗转沉浮,年少时过年的一些场景,如今依旧清晰,特别是在祠堂里祭祖的场景宛在眼前。
  腊月里,年味渐浓,家家户户除了准备年夜饭,提前准备祭祖的贡品也是一大要事。整只猪头、猪尾巴、猪蹄,是少不掉的。剃得光光滑滑的猪头在腊月初就已经腌制好,油晃晃的,连着猪脚、猪尾巴一起放到清水里煮,什么佐料都无需添加,煮到筷子可以戳下去时,香味已混合着鞭炮的火药味飘荡在空中。户主们先是把它们装在饭桶里,再放上刀和筷子。我一直弄不明白,刀有什么作用?
  光有肉是不够的,还要盛三碗米饭,把它们拢成宝塔型,用碟子装上家里做的米粑,再把米粑点红,备上酒,用托盘托着到祠堂,整齐地摆在案板上。搬运和摆放这些祭品,都由每户的男主人完成。菜和贡品做得再怎么有模有样,妇人们在还年这个环节都是旁观者,她们在旁边看热闹,比较着自家的贡品和他家的不同。
  还年是有讲究的,谁家值年,谁家的贡品就摆在祠堂牌位最近的位置,大概是最易被祖先发现吧。
  “天地君亲师”下的列祖列宗的牌位,虽已字迹斑驳,却也因为过年,被擦得干干净净,倘若字迹模糊,就要再着墨,使之更清晰。除了贡品可以占到好位置,值年人家还享有燃放第一挂鞭炮的待遇,只有等他家的爆竹炸响后,别人家才可以开始放起自家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爆竹和礼花。那几年中,从燃放的烟花爆竹可以见到一家的光景,比如添了人丁,比如考取功名,比如发财升官,都会放得特别多。
  放完爆竹就要烧香纸,既是给祖先们献礼,也是祈求他们依旧勤勉地在天堂护佑各家儿孙。烧完香纸,就要敲磬,这个任务非我伯父莫属。他是个极重视乡间古老习俗的人。他每敲一下磬,说一句好话,送一句祝福。年三十和初一的出天光(即出门仪式),他的身边总里一层外一层的围着人。新春伊始,谁不想被祝福呢?
  重礼节的伯父却有点封建。年初一,如果第一个去他家拜年的是女孩子,一定会吃顿闭门羹。要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去他家,他会用颤颤巍巍的手,抽出一根佛子岭烟,很郑重地递上,这个时候的孩子俨然是尊贵的客人,他还会抓一大把瓜子、花生,捧给孩子,有时还把稀缺的饼干,塞到孩子的口袋里。弟弟就经常受到他的这种礼遇,而我却受过他的冷遇,所以每年的初一,都是跑完所有邻居家,最后才去他家走一遭。
  如今敲磬的大伯已去世多年,但我在过年时,似乎还能听到他的朗朗祝福声,还有他手中的磬发出的清脆的声响。汪爱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