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你要做的就是搞清自己真实的需求,在能力范围内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 ■ 撰文 | 叶知秋 ☞ 《地盘》特邀撰稿人 在售楼部刷完卡,付了一万块钱定金的时候,老张媳妇儿躁动的心终于……更加惴惴不安了。 开车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如既往堵得水泄不通的北三环彩虹桥时,她突然有些后悔,转头对开车的老张说:“咱们是不是太冲动了,是不是应该再等等?说不定还会再降呢,而且北边的配套啥的还不全,怎么住呀!” 老张若有所思,他也没有冷静多少,或者说更迷茫,不是说市场低迷吗?怎么去看的售楼部都门庭若市,热火朝天? 想到这,他突然有些怪那个过于热情的置业顾问,总是制造恐慌,说优惠快没了,又有人看上这套房了,他才火急火燎的去交了定金。 老张沉浸在自己的焦虑里,自然也无暇顾及太多;此刻他手机上弹出一条消息“楼市回春迹象明显,小阳春来临?” 真的来了吗? 1 徘徊在售楼部的 都是哪些人 ▽ 媒体之所以写“阳春”,当然不会空穴来风,较之年前,售楼部的确热闹很多。 但是冷静分析后你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夸张,暖肯定是暖一些,但里面的人为因素也是有的。 ©分销已成为许多楼盘的拓客手段 无论是年前还是年后,房子是始终绕不过的话题。 年前返乡置业的浪潮刚刚落下帷幕,年后楼市小阳春的话题已经在朋友圈炸屏。这其实不难理解,过年嘛,亲朋好友好不容易见面,除了吃吃喝喝,话题当然离不开房子...... 国人骨子里对安居乐业的追求从不曾停息,各路亲戚思想一碰撞,诶,房子早晚要买,现在政策利民呀,先下手为强。 得,买吧!总不能一直替房东还房贷吧。 这类人,我们称为刚需族,工作两年左右的小年轻,未婚或者准备结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婚前给自己置办一套房产,对于她们,小户型更受青睐。 ©年轻女性购房呈现增长态势 另一类人则是早就有购房打算的,准备趁着年后置换升级的改善族。 春节每年都会有,刚需族和改善族也是每年都有,这两类人成为买房大军中的主力军。所以,这也不难理解年后市场回暖,只不过是每年都会发生的必然现象,这是每个楼盘都会做推广的一个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今年“暖”的这么惹人关注呢? 2 是真的小阳春 还是售楼部把戏 ▽ 年年都回暖,为何今年“暖”的如此高调? 原因有三,一是2018年是调控年,全国累计出台450次调控措施,调控频次刷新历史调控纪录。 ©央视财经评论楼市密集调控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等60多个省市出台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督检查,查出违法违规行为。 调控很严,很多房企直言进入寒冬,连万科都高喊“活下去”。所以2019年政策刚有少许放松,购房者就嗅到了上车的气息,抢占各大售楼部的“高地”。 ©诸如此类信息层出不穷 二是开发商前期预热,也就是传说中的套路。 就像我们每回去超市,都会碰上诸如纸巾、牙膏、洗衣液等在做促销,超市为什么总是在做促销?有些顾客到商店挑选、比较,很久才出手购买,有些顾客则看到促销了顺便把其它的一起买了。 所以对商店来说,最好是用高价套住忠诚的(或懒惰的)顾客,再用低价吸引住便宜货买家。但是如果价格保持稳定(一直高价或者一直低价),顾客并不会产生迫切的购买欲,价格定位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超市的特价商品总是在变动之中,所以会给顾客一种“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感觉。 ©人为制造的恐慌情绪都是耍流氓 对比到楼市,这种营销原理同样奏效,但是要有技巧的使用,因为房价的变动要比纸巾慎重太多,优惠太多了,老客户可能要骂街维权,优惠太少了,又是毛毛雨,根本不足以吸引到访,所以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制造很多噱头,特价房、清盘、内部优惠等,再铺天盖地的撒广告,不暖也被炒暖了。 最近“套内使用面积”称为地产热词,所以有的开发商打出“一万一平(套内使用面积)”的广告,不是业内人士还真的会被吸引到现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真是个成功的广告)。 ©取消公摊任重道远 总之,房子也是商品,是商品就要参与营销,而作为商品只要参与打折就意味着有特定的目标,推销的是某一部分特定的产品,或者是完成某一战略目标等等。我们能做的,就是擦亮眼睛,抓住开发商做“促销”的机会,因为再怎么是卖家套路,商品本身真的降价了呀! 比如正商家河家,位于京广路与开元路西1000米左右,地铁2号线首发站天河路站附近,目前项目一期售罄,二期毛坯已于3月9日开盘,推出高层和洋房共计268套、去化246套、去化约92%,均价12500元/m²左右,比起一期精装14000元/m²均价,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家河家二期入市备受市场关注 还有万科民安云城,这个盘的装修标准更好一些,有很多贴心的小设计很让人心动,基本买了家具就能住进去,周边的商业,医疗等设施基本完善了,省了不少事(相对的,单价要贵一些)。 融创的宸院系:中原宸院和大河宸院,大河宸院的位置稍远,挨着四环边,万亩大盘,容积率1.59,紧临河边,带装修,中央空调,统一140以上大户型,非常宜居(总体比较适合有换房需求的改善族)。 ©千亩大盘融创大河宸院示意图 第三点,银行政策更利民,从房地产资金面看,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房企融资难度有所降低,再加上一月份的降准带来的信贷对房地产影响开始逐渐出现。 天时地利人和,“小阳春”现象也就来了。 3 管它“阳春”不“阳春” 合适才是重要的 ▽ 总结一下,房地产市场确实回暖了一点,这从土地市场成交数据能够看得出来。还有,以前积压的销售、谈妥的交易,在春节之后集中释放了。去年交易不好,今年上涨一点点,环比数据看上去就非常好。 所以,不要激动,有需求可以去看房,没准你就捡漏了,反倒是投资的朋友们,要冷静,一些地方政策的松动,大部分是为了稳定市场,避免地方财政经济出问题(要知道中国地方政府还是严重依赖土地财政模式),大方向还是“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 ©房子还要自己去把握 所以,管他“阳春”不“阳春”的,买房可是大事,慎重是其一,果断是其二,有目标有选择,冷静看待优惠,多做对比。 当然,也要抓住机遇,老张看上那套房后犹豫了一天,再去看,就被置业顾问告知,特殊时期,一天一价,之前答应给的优惠减少了一个点,他才交了定金,也算给自己吃个定心丸。 后来去办按揭的时候,看到那个热情的过了头的职业顾问时,老张心里的焦虑突然就没了,房子嘛,反正自己住,怎么买都不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