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与语言 ——再谈诗...

 千山小草 2021-04-17
诗歌与语言
——再谈诗歌创作的基本现象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也是个不需要再专门谈的话题。但是,现在觉得很有必要谈。
现在,常常看到不少人在争论诗歌是不是要用“口语”写,而且还出现了一批专门标榜“口语诗”的作者,还有以推广“口语诗”为标榜的公众平台,好象是要告诉所有人,诗歌必须用“口语”写。不少争论也围绕是不是口语,提倡者也刻意强调“口语”,唯独不追究是不是诗!
实际上,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并不是因为用书面语,还是用口语的问题!而是是不是诗的问题!
我们翻回头去,或者放眼看去,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都不是纠缠这个问题。而且,从一开始诗歌的表述就和口语没有分开过。从《诗经》到“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五四”提倡的白话诗,基本上所有的诗歌作品均和口语密切相关,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是“口语”形式的表述。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哪一句不是“口语”?说到“五四”开始的白话诗,更是因为要放弃文言文变成“白话”,说白了就是变成日常用语,也就是让要符合日常口语!
所以,并不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决定着诗歌,而是诗歌的特质决定着诗歌。如果不具备诗歌的特质,不管如何扭捏,如何矫情,如何想象首诗都不会是诗歌。但是,如果具有了诗歌的特质,随便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会是诗。
我们去看汉赋,那是归于散文类的,但是,优秀的赋文都极具诗的特质。为什么?因为,赋惯用的四六式的骈句形式,形成的语言的节奏,语言的表述,使得这样的语言形成了诗歌特有的概括性,延展性,反差性,跳跃性,而这些恰恰是诗歌的形式和内涵上的“质”。
之所以出现现在这样的现象,原因众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诗歌本体的认知。
我国的传统分类中,文学样式其实只有诗文两类。诗就是因为语言表述节奏的跳跃,内涵的跳跃,思维的跳跃,从而形成的在整体表述上概括性的极度扩张和情绪、思考、内涵上的极度延展。而且,也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古之诗歌均中可以直接吟唱的。除了原本就是为了叙述一件事的叙述诗,在整体表述上有完整的顺序外,其他的诗歌都没有这样的特质。即使是这样,历史上的许多叙事诗也是可以吟唱的。事实上,慢慢的叙述诗已经基本上被更具讲述特点的“小说”和“散文”取代。而“文”的特征正好与“诗”相反,是必须要从头至尾去叙述的,是要有讲述性,完整性,连贯性,明确性的。
所以,在阅读上,诗歌提供给读者的不是讲述,只是指向,甚至指向都非常模糊。如何理解,从作品读出什么,想到什么都实际上是读者自己的事,与作者关系不大。但是,“文”不是这样,从一开始所有的内容都是规定好的,读者只能跟随作者的文字去思去想,即使最后要得出一些感想,也不能脱离作品本身的。
所以,现在标榜“口语诗”不是因为标准出现问题,而是认知出现问题。如果不解决对诗歌本体、本质的认知,只是盲目去跟随,只会让自己离诗歌越来越远。现在大量标榜“口语诗”的作品,有一些作品在一些句子上是具有诗性的,但是,如果从一首作品整体看,许多的语句只是将文字分行。诗歌从形式上是要分行的,但是分行的文字未必是诗。如果具备了诗歌的特质,不分行的文字也是诗!
一定要清楚,即使是那些标榜“口语诗”创作的人的作品,如果有诗的特质,也首先是因为符合了“诗”,而不是因为符合了“口语”!
2021-4-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