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暨华夏国际诗会初选:398号百川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1-04-17

点击参赛: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征稿启事

《格局决定选择,选择影响命运并决定人生》

                作者:百川

    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每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绝大多数事情相对来说都有两种选择,人们总是通过权衡利弊得失去做出选择,以求利大于害或有利无害。

         选择,是指人们对后天所遇的事情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它体现着人的格局。人们出生前就己确定的如血缘出身、天赋容貌等以及自然界的季节风雨变化、自然灾害等,都是由自然界的生发能量设定和形成而不能选择的事项。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感知到,这些先天所定、不能选择的事项在冥冥之中会牵动和引导着人们去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气度胸怀、视野眼光等格局,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努力,从而影响着命运的转化并决定着人生。

       选择和努力虽然都很重要,但选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努力,若选择的方向、追求的目标等出现错误,即使努力再多也达不到目的,甚至会起相反作用。

        格局,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气度胸怀、品质性格、视野眼光的深度和广度。格为定格,局为布局。格局的大小主要由先天命格决定,其次受后天时运环境及修养的一定影响。不同格局的人对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观念、选择和处理方式,选择不同,其命运走向和人生就不同。

        命运,是由先天能量和后天运气综合形成的生死、贫富、祸福、婚姻、疾病等生命流程中的定数和遭遇,是一种既恍又惚、若有若无的客观存在。命和运又是不同的,命是与血缘出身、天赋容貌、气度胸怀等有关的先天所定,犹如种子,是命运中的根本和“定数”,不能改变;运是后天所遇的机遇或缘分,犹如阳光、土壤和水份,是人生中流经的过程和“变数”,运通过人的心念善恶及修为等能够改变,由此而会影响命运和人生。如古人曾说:“天命无常,修德为要”,《太上感应篇》亦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人生和命运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人生是指人的后天生命中所经历的生活历程和生活状态。人生体现着命运,所以人们总是根据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及生活状态来评价他的命运好与不好。

          命虽然受血缘出身、天赋容貌等因素决定,但能否得到兑现,还要看是否遇上了合适的时代背景及地利、人和等运势或缘分,所谓“时也命也”、“时势造英雄”,否则,先天之命再好也实现不了。所以古人有“命好不如运好”、“富贵定于格局,穷通系于运途”之说。 

         命是阴性的看不见说不清的先天所定,是人们心中普遍认可的一种客观存在,如同客观存在的神密宇宙一样,只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对它看透说清,因而人们就做出了许多唯心论、宿命论的解释。客观世界经常出现一些人们无力或不能选择的突发和意外,古人便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万事由命不由人”、“听天由命”、“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等迷信观念,于是许多人对一切事情都釆取放弃努力和选择、逆来顺受、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从而失去了许多选择和努力的机会,影响了个人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上述宿命观与《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古人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等观念都是相互矛盾的。

        因自然界时空运转及社会存在着很多突发和意外,其变化对命运发展影响很大,故命理学运用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生克理论也仅能对命运预测一个大致的概率。古人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今人也有“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来”之言。如2020年意外突发的一场瘟疫,颠覆了许多人在疫情发生前曾被算命师预测过的命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算不如天算”。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和处理好家庭及人际关系,以下分别说说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选择事项及问题:

         生活中随时都需要选择或取舍,有时一些机遇的到来是偶然和巧合,如住房政策的变化、一见钟情等,这些机遇随时会变化或被错过。古人提出要“尽人事,听天命” ,意思是说要积极努力地去寻找和选择机遇谋求发展,使先天种子尽可能地开花结果,以兑现先天之命;同时,还要顺应天赋能量和自身能力去谋事做事,不要过于强求。

       人人都有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人的天赋爱好,顺着时代要求和天赋爱好去努力做事,更易于获得成功,这就是圣人孔子所说的顺应天命。

       客观世界虽有其固有规律,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千变万化,如旱涝、地震、疫情之年无常规可循,且社会及人心复杂难测,又因人们的格局、认知水平等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人们对许多人和事是看不透的。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说过:聪明难,糊涂尤难;有句歌词也写道:人生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因此半清醒半糊涂永远伴随着人生,以致人们的选择时有出错。另外,有些选择人们是在被迫或无耐的情况下被动做出的。

       贪欲之心是造成人们选择出现错误的最大原因。人的本性中存有财、色、名、食等贪念,只是因为后天修养不同而各不相同。许多人都是因为贪欲之心过重而上当受骗,而行骗者也正是看透了人性的这一弱点,才设计出了多种骗局,如传销、金融集资诈骗等。

       人性中除了有追求和满足财、色、名、食等贪念欲望的“人心”外,还有顺应天地大道与生俱来的“道心”,道心(本心、良知)就是人人都有的孝敬、仁爱、礼让、信义、亲情、友情、慈悯、同情等善良之心。早在2000多年前的《尚书·大禹谟》里就这样说过: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句话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华十六字心传’,其意思是:人心危险难测,道心幽微难明,要精诚专一,使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西方宗教学里有句话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 

       古人所说的“人心惟危”,是说人心因为存有贪欲、嫉妒、怀疑等秉性是很危险、很难看透的。日本有位评论家曾说: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所以,古人提出在人际交往中要时刻想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们选择的社交圈是分层次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或亲情、友情、爱情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当人的自身价值、条件已失去或不被对方需要时,交往的感情和关系就会淡化和疏远。人们的社交圈都是在这样不断的变化着。

       有时候,当你今天认为是正确选择时,比如为教育孩子而对其粗暴打骂,经过一段时间或数年后也许又会懊悔不已,所以每个人在其走过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后悔。有句名言说:“不要急着下结论,也许一切背后另有隐情。”

          情绪对选择影响很大,许多情况下人们是在愤怒忧伤、担心害怕等状态下做出的选择,情绪化的选择出错的概率就大。有的人在冲动下做出的选择,导致了自己婚姻家庭的破裂或终生痛苦。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就说过:“情绪不好,是因为智慧不够”。

         疑心人皆有之,也很容易产生误会。有些事情虽应谨慎小心,但不能过度。如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行善助人、不求回报,而只是为了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内心所愿,但有时人们却习惯性地用“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出反常必有妖”等反应去揣摩怀疑。过度的疑心往往还会导致亲朋断绝来往甚至反目成仇。

          恐惧是人的一大弱点, 国际心理学界研究认为:人们在遇到重要事情时总是习惯往坏处想,80%以上的恐惧担心都是凭空想象出来、自己在吓唬自己。如每当需要上台发言、面临重大事情或威胁时,人们就会顾虑重重、惊慌失措,从而造成许多错误判断和选择,事后才发现这些恐惧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黄帝内经》说:恐伤肾,肾主志,治疗恐惧的良药就是培养勇气,所以平时不要吓唬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立志和勇敢地面对现实。

         为人处世贵在情商,情商就是对别人说话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它是一种本能的智慧。态度决定事态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许多争吵都是因为情绪态度不好或一言不合而引发和扩大,并非因事情本身的对错。所以选择用良好的情商去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

        有些事太过计较只能徒增生气和烦恼。晚清曾国藩提出了做人的三不斗原则:“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有句名言说: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清代郑板桥的传世墨宝“难得糊涂”可作处世参照: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当然,遇事除了要放宽胸怀,还应守住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人们都很重视养生和健康,《黄帝内经》强调养生要以“养神为主、养形为辅",即以保持乐观心态、养好心神为主,其次才要求注意顺时、饮食、睡眠和运动劳作养生。据国际医学界研究,人类70%以上的疾病都是因为生气烦恼而引起;心是情绪的主宰,宇宙吸引力法则能量强大,所以保持善良的乐观心态、呵护好心神,是养生和获得健康的根本保证。另外古人曾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心态善良乐观对面相容貌的变化影响很大,因此时常保持一颗善良、乐观的心态,是人们特别是女性美容养颜的重要方法。

       失眠是人的一大痛苦和烦恼,许多人晚上躺下后大脑就会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从而引起烦恼焦虑而致失眠,靠药物不能根治,要根治就要学会“以心看念、以心止念”。大脑和本心是不同的,大脑因欲望及喜怒等情绪产生的是念头和想法,本心出来的是直觉。大脑常会有妄念和坏的想法,且经常会出错;而直觉是本心良知的闪现,不会出错。如有人要做违心事时,大脑的想法虽然想做,但直觉却感到不安或自责,于是大脑和本心就相互矛盾,此时应依从直觉不去做。为此,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要求人们做事应“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会“以心看念、以心止念",即站在大脑中生气烦恼情绪的外边,用本心去“内观”这些情绪,当觉知或看到时,它们就会悄然消失,本心也会随之归于平静而较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这就是古代《千金要方》中所说的心法:即“先睡心后睡眼”。

       痛苦和烦恼焦虑是人们大脑中对不能忘怀的一些人和事“看不透、想不开、放不下、忘不了”的反复纠结,其根源是名利财色等欲望贪念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所致。要想远离或减少,一是要管住欲望贪念,二是学会使用“以心看念、以心止念",形成习惯后,贪念执念、痛苦烦恼等会越来越少,心态会逐渐平静、怒气也再无大起大落,同时智慧层次亦会有很大提高。

       家庭主要是讲情的地方,很多事没有或分不清对错,只要不是原则或道义问题就无需过于计较。夫妻及家庭成员之间与社会交往不同,一言一行里都包含着隐隐的“情”,许多争执不需要讲道理,要学会用abc法则和良好的态度处理夫妻家庭关系。如孩子在判逆期、夫妻在更年期内,道理往往讲不通;又如夫妻有些争吵是因女方需要倾诉、关爱、体贴等而故意发难所引发,争吵时女方往往在意的是男方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不是事情的对错,且女性天生好翻旧账、又善于争辩,所以许多情况下讲道理只会越讲越纠缠不清、矛盾会不断升级,甚至闹成离婚。常言道:“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古人也曾说:“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凡事均应选择顺势而为,因和果是对应关系。根据宇宙吸引力法则,时代大环境(共同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古人所说的“时也命也”就是这个意思。选择顺应自然和时代道德文明风尚做人做事就是顺势而为。平时遵纪守法、谦虚友善、乐于助人,因别人会常存感恩之心并经常赞美和友好相待,平时更易于遇到明人指路和贵人相助,同时灾祸也会远离其身,以至自身及家人命运也会向好的走向发展。《易经》中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当然,要把握好“善良有尺”之度,以免被人利用或伤害。孔子曾说:“女安则为之。”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心安,你就那样做好了。 

       人们普遍疑惑不解的是:为何有些违法乱纪、劣迹明显的人却一直生活的富贵安逸、自在逍遥?其实这只是各有其命运而已,因和果密切相连,时间会说明一切。

        总之,格局决定选择,选择的对错与格局中的品质或善恶心念有着密切关系,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句诗词也写道:“人间祸福事,尽在一念中”。

       作者简介: 百川,山东省青州市人,本科学历,自幼热爱文学诗词及历史传统文化,有部分文章及诗词作品被入选书籍出版或刊物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