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真正靠谱的孤独症(自闭症)干预方法有哪些?(值得收藏)

 彼岸余生 2021-04-17
世象观
1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孤独症(自闭症)干预方法,我们家长尤其是毫无经验的新家长难以辨别真假,不知道哪些方法是靠谱的,哪些是骗人的。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比较靠谱的孤独症干预方法,来了解一下这些缩写英文字母背后的含义和理论基础,便于我们在为孩子做干预时做出恰当的选择。

英文简称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适用年龄
教学形式
ABA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全龄段的孤独症儿童及成人
一对多、
一对一
TEACCH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结构化教学全龄段的孤独症儿童及成人一对多、
一对一
PRT
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关键反应训练孤独症儿童一对一、
一对多
PECS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口语困难的孤独症儿童及成人一对一
PCI
Play-living Culture Intervention游戏与文化生活介入孤独症儿童
一对一、
一对多
RDI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人际关系发展孤独症儿童一对一
ESDMEarly Start Denver Model早期丹佛模式孤独症幼儿一对一
DIR
Development&Intervention difference&Relationship based model发展、个体差异和人际关系的模式(也称地板时光孤独症幼儿一对一、
家长参与

○ ABA:应用行为分析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综合技能。

  • 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行为分析学;ABA不是针对孤独症(自闭症)而开发的干预方法,而是早于孤独症被发现的、面向人类行为及动物行为研究的学科;在我们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到处都充满了ABA,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 教学原理:所有ABA的教学都包含着对“前因-行为-后果”(也称为ABC)这个后效关系的操作。简单说,就是条件反射的教学,通过后天建立条件反射,来调整孤独症孩子的先天本能不足的问题,从而发展出相应的技能。

  • 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叫回合教学(简称dtt),比较正式,由老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操作流程,孩子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一种叫自然情景教学(vb语言行为方法是此种模式的代表),比较随机应变,在自然情景里,由孩子主导,老师根据孩子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 优点:由老师主导教学,比较高效。

  • 缺点:特别考验老师的经验和操作,以及对孩子个体的了解,否则容易导致孩子刻板或者抗拒、逃避学习。

○ TEACCH:结构化教学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综合技能。

  • 理论基础:ABA应用行为分析。

  • 教学原理:TEACCH其实是ABA的回合教学的一个派生方法,它采用系统教学来提高孩子的综合技能、发展人际关系。

  • 教学模式:在结构化的环境中,利用结构化的程序和教材,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化教学,来帮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帮助孩子发展技能和人际关系。

  • 优点:由老师主导教学,比较高效。

  • 缺点:特别考验老师的操作经验;不利于孩子能力的自然泛化,易局限和刻板。

○ PRT:关键反应训练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五大关键领域的能力。

  • 理论基础:ABA应用行为分析。

  • 教学原理:PRT其实是ABA的自然情境教学模式的一个派生方法,它集中针对孩子发展的五大关键领域,包括动机多重线索反应自我管理主动发起社交同理心。

  • 教学模式: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的强化来帮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并让孩子理解行为与强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孩子发展关键领域的能力。

  • 优点:随时随地可以操作。

  • 缺点:特别考验操作人员的经验和对孩子的了解。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核心目标:发展口语困难孩子的沟通能力。

  • 理论基础:图像辅助沟通+ABA。

  • 教学原理:针对孤独症孩子沟通困难的核心缺陷,用结构化的环境和流程,配合强化物,帮助孤独症孩子建立实用的沟通技能。

  • 教学模式:分六个阶段,根据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即“辅助以图卡换物品→自发以图卡换物品→辨认图卡→用图卡组织句子→用图卡回应个人需要的问题→用图卡回应与环境或者他人相关的问题”。

  • 优点: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

  • 缺点:练习的技能较单一;生活情境多变,图卡准备不容易。

○ RDI:人际关系发展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 理论基础:通过经验分享来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

  • 教学原理:将人类经验分成“调试阶段→学习互动阶段→即兴变化与共同创造阶段→分享外在世界阶段→分享内在世界阶段→连接自己和他人的阶段”,通过分享经验给孩子,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 教学模式:由父母或老师主导,制定游戏及活动的内容、规则、形式,并掌握进度,同时作为同伴和孩子一起按照既定规则参与游戏及活动;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提供必要的、合适的支持即可;整个过程不使用额外的强化物,注重互动结果带来的自然奖励。

  • 优点:孤独症孩子容易自然养成工具性互动习惯,但不容易自然养成经验分享互动习惯,RDI恰恰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分享互动习惯,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 缺点:特别考验父母及老师的操作经验和对孩子心理的了解。

○ DIR:基于发展、个体差异和人际关系的模式(也称地板时光)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 理论基础:通过情感体验来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 教学原理:将0-48个月幼儿的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里程碑,包括“共同注意和自我调整(0-3个月)→建立依恋关系(2-5个月)→有目的有感情的双向沟通(4-9个月)→解决社交问题(9-18个月)→创造性想象(18-30个月)→逻辑思考和行动(30-48个月)”;通过共同活动来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从而提高孩子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

  • 教学模式:一对一的形式,以家庭为核心,特别强调家长的参与,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导;家长或老师跟随孩子的兴趣或活动,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意图,适时参与、拓展孩子的活动和沟通,将孩子的无意义行为变得有意义,建立一个愉快的互动回合;最后,要引导孩子自然终止互动回合。 

  • 优点:在家中可以随时进行,可以有效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自然发展孩子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沟通动机和沟通技巧。

  • 缺点:特别考验父母操作经验和对孩子的观察。

○ ESDM:早期丹佛模式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综合技能。

  • 理论基础:人际关系发展+ABA。

  • 教学原理:通过将教学植入儿童游戏中,进行多目标的密集教学,以促进孩子的模仿、非语言沟通(包括共同关注力)、语言沟通、社会发展(包括情感分享)和游戏能力。

  • 教学模式:让孩子在家庭之外的场地,去接受老师的引导;每个孩子的课程都是根据孩子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优势来设计,早期介入采用一对一方式。

  • 优点:愉快教学,比较高效。

  • 缺点:孤独症幼儿普遍适应困难,特别考验老师的经验和耐心。

○ PCI:游戏与文化生活介入

  • 核心目标:发展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综合技能。

  • 理论基础:心智理论。

  • 教学原理:这个干预方法是由台湾的杨宗仁教授创立的,针对孤独症孩子的社交障碍等核心缺陷,以“心中无人→心中有人→心有意图→心中有心→心有文化”为干预目标。

  • 教学模式:强调游戏互动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引导孩子在游戏、生活中学习各种文化;

  • 优点:愉快教学,可以帮助孩子自然建立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文化。

  • 缺点:对老师经验的要求较高。

○ 写在后面

1.其实,没有哪一种干预方法是最好的,也没有哪一种干预方法可以适用于每个孩子;不同的孩子,个性和障碍程度不一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活动、不同的行为上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

2.很多时候,不是方法出问题了,而是操作这个方法的人出了问题;比如我们常听说ABA会导致孤独症孩子刻板,其实是ABA的操作老师所用的教学方式刻板;比如有的家长说地板时光太过松散、不可控,其实是我们家长没有真正做到“跟随孩子的引导”,而是自己在主导孩子,并且没有适时做出恰当的沟通反应。

3.常常有家长问我:“果儿是用什么方法干预的?”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因为我没有拘泥于固定的方法,我唯一坚持的原则是“随时随地教他做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