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养蜂技术基础知识,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步入科学养蜂正途

 世界蜂联 2021-04-18

养蜂要有技术,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现在的养蜂技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让养蜂新人们不知从何学起。养蜂本来就是实践技术,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蜂群状态,进行合适的管理,才能让蜂群良好发展。没有哪一种养蜂技术能适合任何蜂群,再好的养蜂技术没用对时候也会不利于蜂群的发展。光看养蜂书籍并不一定能学会养蜂,盲目地听信别人的养蜂技术也难以养好蜂。这就让人头疼了,完全不懂养蜂的人该怎样学习养蜂技术呢?

其实养蜂说难也并不难,只要懂得蜜蜂的习性,懂得养蜂的基础知识,两者相结合就明白怎样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才能举一反三摸索出自己的养蜂技术,才能成为真正的养蜂高手。今天我就把养蜂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简要地说一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给蜂群良好生存环境的基础知识:根据蜜蜂的生物习性,给蜂群满意的蜂箱,适合的蜂场环境,帮助蜂群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

蜜蜂是比较娇贵的昆虫,对生存环境有严格的要求,蜂巢环境更加苛刻。蜜蜂必须在有蜜粉源花开,洁净适宜的地方生存。周围不能有大的声响刺激,虽然空气不能污染,用来筑巢的地方绝对不能有异味污染。蜂巢必须维持正常的温度湿度——繁殖期要维持33~35的蜂巢温度,湿度在40%~90%。蜂巢要幽静卫生,保持阴凉舒适的状态。只要任何一条不能达到,蜜蜂就难以生存发展。在养蜂时,蜂群生存环境不适宜,养蜂就不可能成功。在养蜂时就要注意选择适合蜜蜂生存的地方,帮助蜂群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

开始养蜂就必须要调查清楚周围是否有足够的蜜粉源供蜜粉采集,只有在蜜粉源充足的地方,养蜂才容易成功。决定养蜂以后,要准备洁净卫生无任何异味的蜂箱或蜂桶,只有让蜜蜂接受,才能安心留下来。摆放蜂箱也要讲究,要有利于蜂群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蜂群在半封闭的蜂箱里,处于密集的状态,蜂巢温度比室外温度一般高5~10℃,超过30℃就容易蜂巢温度过高。在越冬期停止抚子,蜂群也要维持5~24℃的基本温度,在冬天寒冷的地方蜂群就要提高蜂巢温度。所以蜂箱要摆放在夏天阳光不能直射,冬暖夏凉的地方尽量坐北朝南,有大树遮阴。要避免北方的灌入,太阳长时间照射蜂巢门口。为了防止蜂巢潮湿不卫生,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周围不能有积水,不能有污染物。为了便于蜜蜂出巢采集,巢门口外要开阔,不能有密林山崖阻挡。为了防止蜜蜂采集归巢时淹死,采集路线上不要有大的水域,比如水库湖泊。蜜蜂采集时受蜜粉的诱惑会穿越水库湖泊去采集,但采集蜂载重时难以长途飞行,跨水域时会因体力不支,掉入水中淹死。

在盛夏高温或者冬天寒冷的时候,为了让蜂群正常生存,工蜂会努力调控蜂巢温湿度。会用翅膀扇风加强通风,采水蒸发带走热量,在高温时工蜂必须昼夜不息的调控蜂巢温度,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会加速工蜂衰老死亡,蜂群的子脾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冬天低温时,工蜂需要吃蜜糖升高体能维持蜂巢的基本温度,这样会加大蜜糖的消耗量,也降低工蜂的越冬寿命。所以养蜂人要帮助蜂群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在气温高的时候要让蜂箱阴凉舒适,注意给蜂群喂水增湿。炎热时架继箱加大蜂巢空间喷水降温,囚王断子子减少工蜂抚子负担。在越冬期要提前给蜂群备足蜜糖,要认真秋繁,让强盛密集的蜂群越冬,在气温低于零下10℃时,还要给越冬蜂群保暖,长期低温的地方就要在室内越冬了。

只要根据以上所说,给蜂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帮助蜂群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养蜂就成功了第一步。

让蜂群健康发展的基础知识:蜜蜂是喜欢密集的蜂,要吃蜜粉的蜂。养蜂要注意蜂脾相称,有基本的蜂数,要让蜂群吃足蜜粉。

蜜蜂虽然对蜂巢环境十分挑剔,但在野生状态下,蜂群也能良好发展的。这是因为蜜蜂有良好的调控蜂巢环境能力,在蜂数足够的情况下,气候条件不利时也能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蜂群的法宝就是保持密集,用“蜂”海战术来应对。在气温高的时候,蜂足够多才能加强通风,增湿降温。在气温低时,蜂聚集减少热量散发使蜂巢温度升高,工蜂用腹部贴紧子脾巢房,像孵蛋一样用自己的体温保证虫蛹发育正常。蜜蜂一生以蜜粉为食,优质的蜜粉能提高蜜蜂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担负起繁重的劳动任务。蜂群密集强盛,蜜粉充足,自然就能正常发展了。

所以人工养殖蜜蜂时,也要遵从蜜蜂的习性,要有足够的蜂数,让蜂群保持密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蜂脾相称,让蜂脾上都布满蜂,不能有超过1/4的空隙。在蜂群想要分蜂时就分蜂,在蜂群造赘脾需要扩大蜂巢时才能造脾加脾。不要在不利的条件下盲目分蜂,不要胡乱加脾,让蜂群弱小稀疏。蜂蜜和花粉才是蜜蜂的食物,白糖及其他人造的替代品都是蜜蜂不喜欢的。养蜂人只能取蜂群吃不了的蜜粉,尽量留足蜜粉维持蜂群发展。在迫不得已需要人工饲喂糖浆蜜粉的时候,也要考虑蜂群的营养水平。只有让蜂群吃得饱,吃得健康,才会发展好少得病。养蜂图片养蜂

正确繁蜂的基本原则:要给蜂群优质蜂王,配足蜂数,使蜂群有足够的抚育能力,再结合合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卵,才能提高繁蜂速度

蜂多产蜜量多收益才高,养蜂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加快繁蜂速度,养出强盛蜂群。为了加快繁蜂速度,养蜂人也想出了一些绝招。有的人以为多饲喂糖浆蜜粉就能加快繁蜂,有的人以为多用蜂王就能多产卵繁殖快。可实际上能培育多少子脾是根据蜂群的抚育能力来定,有多少工蜂才能抚育多少幼虫,工蜂少蜂王产卵再多,也不可能多抚育的,多的蜂卵会被工蜂清除掉。既然蜂群抚育能力不足,加多的蜂王是毫无用处。一群多王,一箱多王,多种蜂王信息素反而会干扰工蜂的劳动秩序,影响蜂群的发展,也增加养蜂人的管理麻烦。一个优质的中蜂王一昼夜能产卵800~1500粒,意蜂王能产1000~3000粒。只要达到蜂王的基本产卵量,蜂群就能高速发展。蜂王产卵量少有的是蜂群抚育能力不足,蜂王不敢多产卵,有的是蜂王老劣产卵量不足造成的。

所以繁蜂一定要考虑蜂群的抚育能力,只要达到繁蜂基数,有合格的蜂王,有蜜粉满足蜂群抚子需求,就可以了。蜂群太弱小,无论再怎么饲喂,用多少个蜂王都是无用的。蜂王图片

繁蜂的基本蜂数要根据气候环境来的,温度适宜的地方容易维持蜂巢温度抚子就容易。蜂群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弱小的蜂群也能正常抚子,但并不能使蜂王尽力产卵。气候适宜时,在保证蜂脾相称的情况下,中蜂在三脾左右的蜂数,意蜂在5脾左右的蜂数,才能使蜂王尽情的产卵,达到最佳繁蜂基数。只要蜂王有正常的产卵能力,适当地进行奖励饲喂,保证蜜粉充足,蜂群就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当气候不适宜时,繁蜂还要让蜂堆积,繁蜂基数也要相应增加。只有在达到繁蜂基数,才可以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卵,才能加快繁蜂速度。只有蜂数已经超倍了,蜂群出现分蜂热的情况,多加蜂王才有利于蜂群的发展,避免分蜂热的发生。

用好蜂王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优秀品种蜂王,运用人工育王技术多培育优质蜂王。注意勤换蜂王,让蜂群持续用年轻优秀蜂王。

好蜂王千斤蜜,这是养蜂人都明白的道理。蜂王不仅担负着蜂群产卵繁殖的重任,还决定着蜂群的采集能力,抗病能力,繁殖能力等特性。一个优秀的蜂王才能带出优秀的蜂群,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传统养蜂是利用蜂群自然换王,不注意蜂王优选优育,所以中蜂养殖了几百近千年,还是产蜜低经济效益不高。现代养蜂就注意培育优质的蜂王,改良蜂种的不良特性,就能养出产值高的强盛蜂群。蜂种的改良从意蜂开始的,现在中蜂也在进行着蜂种改良。养蜂人就要注意选择引进优秀的蜂王品种,在培育蜂王时也要注意优选优育。

现在各种蜂王优良品种比较多,但是不能随便引进蜂王的。每一个蜜蜂品种只有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比如说耐寒抗病,节约饲料的蜂种,就适合气温低的地方,如果强行引入炎热地区,就会严重不适应,没有优势可言。反之,适应炎热地区的蜂种也不能引入到寒冷地区。想要引进蜂王时,一定要仔细了解蜂王的特性,适合哪种气候条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只有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缺点可以接受的才能引进。

有了优秀的蜂王,还要想办法让所有蜂群都有优秀蜂王的特性。这就需要利用优秀蜂王的幼虫人工育王,还要懂得培育与蜂王特性相补的雄蜂。只有坚持用优秀蜂王的幼虫育王与优秀雄蜂杂交,蜂种特性就会一代代优化,会养出更多的优秀蜂群,养蜂收益才会更高。

真正的养蜂人必须学会人工育王技术,必须懂得怎样优选选育蜂王,做到勤换蜂王。只有坚持让蜂群都用年轻优秀的蜂王,蜂群才能发展快,管理也更加容易。

防治蜂病虫害的基本原则:蜂病虫害必须预防为主,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预防。病虫害已经发生必须用药,要用正规蜂药,正确治疗。

蜜蜂也会有多种病虫害,在环境不利,管理不当的情况下,病虫害发生会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甚至会让蜂群灭绝。蜂群只要发生病虫害,再想用药防治,也难挽救衰弱的蜂群。用药不当还会把蜂治没了。蜂群得病,不仅增加管理难度,投入用药成本,而且难有收益。所以养蜂人必须要防止蜂群得病虫害,在养蜂前就要了解防止病虫害发生的知识。

蜂群的病害比较多,比如烂子病,囊状幼虫病,白垩病,黑蜂病等。得病原因主要是病菌病毒感染所致。这些致病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想要杜绝感染是不可能的。想要避免蜂群得病,主要是靠蜂群的抗病能力。在蜂群蜜粉充足,体质健康的情况下,蜜蜂和虫蛹抗病力强就不容易得病。蜂群强盛能够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也不容易爆发病害。导致蜜蜂得病的病菌致病毒一般喜欢湿冷的环境,在34~35℃的温度,低于70%的湿度下就难以滋生。只要蜂群能维持34~35℃蜂巢温度,蜂巢避免潮湿,病菌病毒就难有滋生的机会,疾病就不容易发生。

蜂群也有专门的清洁蜂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清洁蜂会随时清除蜂巢的垃圾及夭折虫蛹,使蜂巢保持洁净,不给病菌病毒滋生的机会。意蜂会在蜂巢壁涂蜂胶抗菌,只要蜂箱的每个角落都有蜜蜂,病菌病毒就难以滋生。

所以防止蜂病发生,首先就要注意蜂群的抗病力。要让蜂群吃足蜜粉,增强体质抗病。要让蜂群强盛密集,有维持正常蜂巢环境的能力。蜂群营养水平高,蜂巢环境正常,自然就不得病了。

蜜蜂的虫害不多,主要是中蜂巢虫害,意蜂螨虫害。巢虫是外面的蜡螟晚上钻入蜂箱产卵导致的,所以防止蜡螟进入蜂箱产卵,让工蜂有能力清除虫卵,就能杜绝巢虫害的发生。养蜂人就要注意修补蜂箱的破洞缝隙,晚上蜂场不要有灯光引诱蜡螟来,巢门口要尽量缩小,让守卫蜂能阻挡蜡螟进入。还要注意让蜂保持密集,让巢脾,蜂箱的角落都布满蜂,这样哪怕有巢虫卵出现,工蜂也能及时发现清除。

螨虫害是意蜂不可抗的虫害,无论多么强盛的意蜂群都会发生。蜂螨存在于自然界中,工蜂在采集时容易带入蜂巢。意蜂没有抗螨能力,必须靠养蜂人定期防治螨虫害。中蜂有抗螨能力,就不用防治螨虫害了。现在杀螨的蜂药很多,残留少对蜂群危害小,只要按照说明书使用正确的防治螨虫,是能够避免螨虫害的发生。养殖意蜂的人,必须根据当地的螨害程度,定期进行防治螨虫,不能等到螨虫害发生才治。杀螨药一定在正规的蜂药店买,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剂量和疗程正确使用。杀螨在断子期间治疗才彻底,在蜂群春繁前,度夏期,秋繁后,越冬前,要抓紧时间治螨。在螨害严重的地区,每一个蜜源期结束基本上都要进行治螨。养蜂人在平时要注意蜂群的螨害情况,只要发现有螨虫害出现,就要及时防治。还要注意的是,在蜂群已经出现病虫害需要用药时,要避开在蜜源期,生产蜂产品的时候用药,绝不能为了治病而污染蜂产品。所用的蜂药要在正规的蜂药店里买,不能滥用抗生素,不能任意用药。要正确选择合适的蜂药,还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只有正确用药才能治得好,把损失降到最低。

说了这么多,对于养蜂的基本知识应该有所了解了。只要养蜂新人们能记住这些养蜂基本知识,在实际养蜂过程中灵活运用,就能把蜂养好,获取好的收益。学习任何养蜂技术,不要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理。无论任何养蜂技术都是基于蜜蜂生物习性,符合蜜蜂生物习性的才是合适的养蜂技术。所以任何养蜂技术都必须要注意气候条件和蜂群状态,只能在适合的条件下才能运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