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二哥哥2008 2021-04-18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 ,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瑾等一众心腹将士,秘密进入玄武门,一场震惊天下的惊天大变,即将上演。

有唐一代,最雄才大略的帝王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秦王李世民,一个马上天子,优秀的军事才能,让他冠服全军。自太原起兵始,一路东西南北四处征讨,为大唐统一全国立下无可比拟的血汗之功。

同时,在一系列的战争中,他有意无意地,收拢了一支庞大的,完全听命于他的私人军政人才队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武有长孙无忌、侯君集等将才,还有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等武士猛人。

能臣猛将,才智齐天。这是他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大砝码,也是他击败太子,继承大统的野心之源。这么多虎狼之才归于他的帐下,就算他没有这个意思,他手下的人也不会同意。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政治博弈

事实上,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李世民集团谋略的完美演示场。在矛盾挑明之前,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结成盟友,双方各自都在招募私勇,武德七年,李建成募长安恶少年两千人,驻扎在东宫左右长林,号长林兵。

李世民常年在军中,自然有一帮极为精锐的贴身打手,住在长安秦王府中。太子东宫兵,李世民秦王府兵,李元吉齐王府兵,这是明面上的各自力量。从这里看李世民是没有优势的。所以他才要先下手为强。

在齐王李元吉多次对自己以及手下人下毒手后,李世民终于等不住。率领秦王府一众强兵强将数百人,早早进入玄武门这个上朝必经之路。

在此之前,他到李渊那里状告太子谋害忠良,淫乱后宫等罪状,李渊被忽悠得一愣,就下令第二天上朝时当面询问太子。有了皇帝召见,李世民料定他那个宽厚的哥哥不敢违抗,就放心去准备伏击了。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在进入玄武门之前,齐王李元吉就预感到了事情不对,他劝太子可以称病暂且不去,观望下形势,但是太子对自己一系列的部署很自信,他觉得在长安,李世民已经被自己完全压制了。无论是掌控的兵力,还是朝野群臣的支持,李世民都不如他,甚至后宫的妃子们都把宝压在了太子身上。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玄武门守将,一个叫常何的中层将领,这是李建成的旧部。李建成把他当做了自己人,这也是他不听李元吉的话,敢往前走的重要原因。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已经被李世民暗地收买了。

双方政治斗争,互相收买人心是再正常不过,不同的是,太子一党把收买工作重点,放在了尉迟敬德这样的对方心腹上,成功率不大。而李世民就充分展现了他那毒辣的政治眼光,他把重心放在了常何这种身居要害部门,但只是个中下层军官的人身上。

常何并不是李建成的心腹,级别也不高,想要突破阶级就只有冒险这一条路。李世民成功了,这是他敢于下手的极为重要一环,太子李建成完全没有察觉,所以他才敢不听弟弟李元吉的劝告,毫无防备的走进玄武门。

此时,李世民已经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张公瑾、侯君集等几位心腹猛将以及众精锐私兵等候多时。

刀兵相对

战斗开始,李建成等人进入玄武门之后,觉察出情况不对,遂掉头后撤。李世民率先跃出,纵马追击,李元吉见状,三次对着李世民射箭,都没有命中。而李世民随即张弓搭箭,首发命中敌方首脑人物李建成。

随后众将兵出击,斩杀建成亲兵,太子一方迅速陷入慌乱。这就显示出双方首领的差距来了。李元吉也算是会打仗的人,但对李世民这个身经百战的战士来讲,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差了点。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三次不中,李元吉开始跑路,李世民赶紧追上去,他知道虽然太子死了,但对方二号首领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趁势尽快解决的话,自己会十分被动。结果因为形势太过紧张,李世民也失误地被树枝从马上绊下来,李元吉抓紧机会,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刹那之间,尉迟敬德率领七十骑兵火速赶到,李元吉再逃,被尉迟敬德追上当场射杀。

此时,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听到消息后,拼命围攻玄武门,李世民部下张公瑾,率秦王府兵以及玄武门卫兵拼命死守。原玄武门屯兵将领敬君弘英勇战死。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则一直陪伴自己的丈夫,亲自登上城楼慰问战斗的将士。

秦王兵力不足,面对如狼似虎的东宫精锐,已经难以招架。这时候,其舅舅高士廉释放了一批囚徒,给他们铠甲武器,率领他们参与战斗,才暂时顶住了攻击。

计划安排得十分周密,解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之后,尉迟恭当即率精锐入宫,面见李渊,其实就是武力胁迫逼权。此时裴寂、萧禹、陈叔达等大臣正陪着李渊划船,见到血气淋淋的秦王心腹尉迟恭后,立刻明白了形势的变化,当即劝说李渊让权给秦王,一是摆明了自己的态度,二是给李渊一个台阶下,李渊也不傻,当场把禁军统帅的权利让出。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与此同时,留守东宫的一部分士兵,在薛万彻的组织下迅速做出反应,猛攻秦王府。秦王府兵拼死力战,就在秦王府将要被攻下之时,已经成功夺权的尉迟敬德,带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头颅赶到,直接瓦解了东宫将士的士气。

由此可见,太子的人也都不是吃素的,如果不是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凭借东宫的一系列反应,鹿死谁手真不好说。

双方都是政治高手,李世民自始至终也没有明显的优势,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就是要冒险,做不可能做的事,让对方难以想到。

领袖的魅力

整个玄武门之变,最关键的点就是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的驻军,这使得太子李建成毫无防备。虽说太子在军中的影响不如李世民,但他长年在长安替父亲梳理政事,在长安的风望,肯定要强于李世民。所以李建成觉得,整个长安他几乎都能照顾到了。

“秦王留在京师制之,一匹夫尔。”

他给李元吉说,只要把秦王困在长安,就不足为虑。这句话现在来看像是夸口,但在当时,绝对不是随便说的。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只是,李世民除了在军中力量强势,他还有一大批像房玄龄这样的文臣政治高手,替他出谋划策。单论人才数量,李建成手下是不如的。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秦王府一众将才上下一心,个个死战。

政治对抗相互渗透不可避免,可是秦王府上下几百人,秘密埋伏,行军调度这么大的事,竟然毫无泄漏,让在长安势力深厚的李建成毫无所知,这就不得不令人惊异叹服。也由此可见,他们甘愿把自己身家性命完全寄托给了秦王,这是对自己领导的莫大信任与忠诚。

从秦王身先士卒率先冲出射死李建成,就可以看出端倪。李世民部下能打硬仗、打死仗,就是因为李世民总能冲锋在前,他不光是指挥有方的领导,还是一个敢于上马挥刀的战士。正所谓,将军不怕死,士兵多悍勇,战场上将领身先士卒,对士气的提升极大。

而且他总能把控最好的时机,来给对手致命一击。这在战场上已经表现了无数次。无论是打窦建德还是王世充,他总能率领他的玄甲军,在最关键的时刻,找到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开启致命一击。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就像这次玄武门战斗,敌人并不是大唐的敌人,而是大唐的太子,这就很微妙,斩杀太子这件事,手下的将士再怎么忠诚恐怕会心有顾虑。而处于弱势的李世民,非常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手下人少不能久战,必须快速解决战斗,所以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对方首领。他心里清楚,这一艰巨的任务只能他来干。

所以他第一个跳出来,拿出多年在战场上的本事,一箭定了乾坤。坦白说,尽管后面东宫以及齐王部下反应迅速有方,但已经不能改变战局了。李建成一死,双方的斗争情势就非常明朗化了,这也是玄武门驻军甘愿拼死为李世民效力的原因,这时候多拿人头,日后就是飞黄腾达呀,不拼命干什么?

整场战斗下来,李世民旁边的人可以说是各显其能,尉迟恭危难之际射杀李元吉,随后从容不迫地去见李渊并成功夺权,拿到兵权后,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去秦王府解围,可以说是打满了全场,尽显一代武神本色,是玄武门之变中功劳最大的人。

玄武门之变再探讨——高手过招,拼的就是细节

还有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如此事关生死的军国大事,作为女子,不光没有怯场,而且对整场事变的谋划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战斗危急时刻不顾危险,登上城楼鼓励将士死战,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此话真是不假。

这场战斗在李世民一生军事活动中算不上一篇杰作,但整场看下来,却给后世上演了一堂生动的谋略课。长年累月在战场上锻炼的军事斗争才干,在这次小小的事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团结核心上下,拉拢人气,计划精准细致,行动果断有力;在有限的人力里,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这是一个优秀统帅的必备素质。

由此看来,胜利夺位也是历史必然,也正是在这雄才大略的君主带领下,大唐才走向文治武功的全盛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