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冯屯村志》的经典

 新用户82177594 2021-04-18

《冯屯村志》

江苏省内史志界评价较高的一部村志

全面记述冯屯村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史料性、科学性和思想性。


●  《冯屯村志》再版封面Fengtunchunzhi


  感受经典 润泽人生  

写在《冯屯村志》再版之后

于克南

培根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则需要狼吞虎咽,只有很少的书需要细嚼慢咽。”《冯屯村志》需要细嚼慢咽,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追求经典,对于喜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讲,这里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对于将要编修村志的人来讲,它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参考范本;对于研究地方志的人来讲,这部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编篡者在书中展示出来的视野和思考,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唯有千锤百炼方能破茧成蝶。

王辉先生统筹编撰的《冯屯村志》已经再版,由16开本改为宣纸线装,一函两册,繁体竖排,四目装订,外函宋锦,装帧精美,古色古香,给喜好纸质书的读者带来了福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村志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教育、家谱人物、名胜古迹、风俗民情、艺文及大事记等,体式适中,门类完备,资料翔实,全面记述冯屯村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史料性、科学性和思想性。

编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透过朴实无华的文字,把一个小村庄的万千生活如镜像般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填饱肚子到衣食无忧,从低矮的茅草屋到红砖楼,从光着脚板去放羊到开着轿车逛商场,改革开放给农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改不了的乡音、说不完的乡情、忘不掉的乡愁。

这是一部融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历史著作。

●  《冯屯村志》插图Fengtunchunzhi


  地名由来  不同凡响  

Jiangsu Xuzhou Fengxian Fengtuncun 2020
《冯屯村志》/  总编 王辉


冯屯村位于丰县和山东鱼台之间,距离两省交界仅仅十公里多一点,东有大沙河,西有复新河,济徐高速傍村而过,这里不仅土地肥沃,而且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冯屯村志》插图Fengtunchunzhi


徐州有许多叫屯的地名,如九里山北的拾屯、周屯、杨屯等,这三个屯由西往东依次相连,间隔不足两公里,也就是说这些屯的面积并不是太大,拾屯的土地也并不像有些人讲的一样是无边无沿。那么,这些带“屯”的地名是如何产生的呢?

明嘉靖《徐州志》对此有详细记载:“凡内郡,大者及要害地俱置卫,小者置守御千户所,徐州卫吴元年即置,初辖左、右、中、前、后五所。”吴元年(1366)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一年为自己建的一个年号,当时小明王死了,一国无主也不行,吴王朱元璋索性以自己的封号作为纪年。

徐州有时候就是牛,天津卫设置于1402年,而徐州卫的设置时间是1366年,比天津卫还要早三十余年。
卫和所是明代的两级军队建制,负责漕运、捕盗、屯田等任务,屯田是指利用士兵开垦荒地,来收取税粮,往往还叫军屯。据明嘉靖《徐州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徐州卫所的军屯人数是4510人,夏秋两季要上交的麦、豆共计11616石,将近70万公斤,平均每个士兵要交粮155公斤。

拾屯是明代第一批军屯,开基人是拾旺,官职是徐州卫下面的“百户”,手下有士兵112人,相当于现在一个连的兵力。

●  《冯屯村志》Fengtunchunzhi

冯屯地名的由来和拾屯、周屯、杨屯就不一样了,根据《冯屯村志》记载,这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地名,不仅和自然村落的形成有关,而且还和军屯有关,里面蕴藏着冯、刘两家深厚的桑梓之情。

话说,明洪武二年(1369),冯姓始迁此地,开荒种地,安家落户,名为冯庄。过了六十余年,也就是明宣德六年(1431),湖北通城的刘则教因“承差出运”,即押运漕粮,来到徐州城并定居下来,不久,刘则教接到皇上诏令,要他在徐州“插屯”,安置军户。所谓“插屯”就是“安插屯田”的简称,也就是军屯。

刘则教因押运事务繁忙,一时没能落实王命,不过,他也不是一点行动都没有,和冯家认识之后,看中了百里之外冯庄的这片土地,这儿地势高,有河流,且有良田千亩,军屯应当不成问题,于是冯、刘两家定了亲,刘则教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冯家当儿媳,并“典命刘氏婿冯姓者据之,以备后图。”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刘则教不幸去世,徐州又频频发大水,一家人的生计突然没了着落,刘子锜携家带口从城里投奔冯庄而来,湖北通城《刘氏宗谱》记载:“刘子锜,由徐州迁居丰县城北冯屯。”

随后,刘子锜重操父亲旧业,做起解押漕粮的官差,谋得官职后,不忘父亲临终遗愿,在冯庄开始了屯田生涯。照理,冯庄当改名为刘屯,不过,最后还是以和屯田“无关”的冯姓来命名,可想而知,这是两家协商的结果,里面有一段儿女联姻的故事。

冯屯村这个地名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它是徐州众多以屯为名的村庄中,名称由来比较独特的一个。



●  《冯屯村志》地名由来Fengtunchunzhi

  求实创新  彰显特色  

Jiangsu Xuzhou Fengxian Fengtuncun 2020

《冯屯村志》/  总编 王辉

史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对于村志来讲,在不夸大、不缩小的纪实性基础上,除了把它作为历史书、地理书来书写外,还要把它作为一地的百科全书来对待,只有注入更多的详实内容才有可读性,才会让志书传播得久远。

不妨从古迹和方言两个方面切入,看看《冯屯村志》是如何秉承严谨的史学精神和创新的写作态度,为奠定扎实基础打造一部高质量的村志做出了哪些方面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丰县有许多古迹至今仍对不上号,原因是古方志记载的位置太笼统,比如冯屯村的千佛阁,清光绪《丰县志》记载:“千佛阁,城北二十五里”,而实际的直线距离是30里,如果按照古道走的话,出丰县北门过常店镇来到冯屯村,这个距离将近35里了,比古方志记载的整整多了10里路。这里就能看到《冯屯村志》的重要性了,一方面破解了这座早已消失的古迹位置,一方面对《丰县志》记载的其它古迹的寻访有参考作用。


●  光绪《丰县志》千佛阁Fengtunchunzhi

《冯屯村志》在古迹的记载上有所创新,对千佛阁不仅位置、形状、结构等基本情况都有交代,而且对它的建设目的也刨根问底挖了出来,它不是一座佛教寺庙,而是一座家族祠堂,里面也没有泥塑菩萨,是刘氏后人于明弘治四年(1491)为纪念先祖刘则教而建。

《冯屯村志》古迹Fengtunchunzhi

《冯屯村志》在风俗民情的记述上秉承宁多勿缺的编纂原则,注重分述横列了婚嫁、丧葬、称谓、方言、俚语、时令、服饰、饮食等十四项门类,可谓是止于至善,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冯屯村志》民俗Fengtunchunzhi

说起徐州方言,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寻,泰山丘陵山脉把徐州方言一分为二,吕梁以东的邳州、新沂和睢宁基本是一类,吕梁以西的市区、丰县和沛县基本是一类,一类之中,各地共同的方言就比较多一些;两类之中,各地共同的方言就比较少一些。有时候,这两类方言的个别词汇还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老驾”,西部方言都是说这个司机的驾龄时间比较长,开车技术好,是褒义词;到了东部这是个骂人的词汇,是一个贬义词。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就是这个道理。

丰县和市区划在一类方言系统当中,能找到许多的共同语言,如《冯屯村志》记载的“得崩”“立棱”“念央”等,当然,记载更多的是和市区不一样的当地语言,必定冯屯村和徐州市区相距80多公里,像“黑学底子”、“委头子”、“跑崩子”等,笔者闻所未闻。

还有一些俗语,简单朴素却又蕴含深意,有一定的哲理。

“没有外号不发家”,小沈阳原来的外号叫沈阳,改为小沈阳后才一夜爆红,沈阳的外号太大了,自己都承认镇不住。有个响当当、名副其实的外号,会一传十十传百,就像现在的老字号一样,信誉好,货也好销,生意不想红火都不可能。

“雨淋坟,出贵人”本来出殡的心情就够伤心的了,再来一场大雨,岂不更悲痛欲绝?有了这个俗语,心情就会大不一样,老天爷不会对每个人都好,也不会对每个人都坏,幸运的人才会得到老天爷的眷顾,出殡下雨,那是老天爷都被感动得哭了,预示着要有好事发生。“凡事都有两面性,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两者还有一个辩证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诸如此类,还有“雨淋棺,出大官;雨淋墓,辈辈富。”的俗语。

“庄家老头脾气怪,价钱越贵越不卖。”这是一个既和诚信有关又和诚信无关的俗语,在有些地方说的是防诈骗的典型案例,骗子先是出高价诱惑卖家,利用套路让卖家自以为占了大便宜,等把卖家绕进去之后,再一跑了之,纯粹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出再高的价钱都不卖,小心上当受骗。

还有一些是歌谣,让人看后会想起快乐的童年时光,有个鬼怪叫“毛猴”,小名叫“老毛猴子”,专门拿来对付不听话的孩子的,“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要吃活孩子。”小孩子乱跑,用这个试试,还是比较灵验的。

这些方言俗语都非常具有特色,虽然土到掉渣,却惹人喜欢,若干年后,大家再来读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的文字,那份情不自禁的快乐,恐怕只有自己才懂。


《冯屯村志》方言Fengtunchunzhi


  推贤举能   抑恶扬善   

Jiangsu Xuzhou Fengxian Fengtuncun 2020

《冯屯村志》/  总编 王辉

《冯屯村志》行教化之道,倡儒学之归,人物篇下设先贤、今贤、历史人物、忠厚长者、军人、忠烈、孝子女、孝妇、艺人、企业家、英才等十一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冯屯村志》16开本Fengtunchunzhi

八十六岁的刘德广是一位从冯屯村走出来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是与非、善与恶、对与错方面,谈了他对这本书的看法:

《冯屯村志》的编写,史观正确,是非分明。既具备人民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唯物辩证的观点。它忠于史实,分析、论述、结论是公正的、公允的。

如在第四卷《私塾教育》一节中,记有那位四老爷爷刘永基,作为私塾教师,不以教学为主,一味敛财,被另一位老爷爷刘永焕等人联合赴县城告发,使其被迫出走一事。教书育人是值得称道的,贪占钱财是不允许的。

再如,第十卷《大事》一栏中,曾记载刘升增叔随蒋军溃退,逃至台湾,一九八四年回冯屯探亲,酒桌上曾有侮辱共产党及烈属的言语。当场被其近门刘升文叔狠狠扇了一巴掌,并勒令其在第二天登门向烈士遗属高建秋老奶奶磕头赔罪,以儆效尤。震动全村。

对那些急公好义,疏财仗义的人,要褒,要极尽溢美之辞去赞扬,对那些假公济私,自私自利的人,有缺点错误的人,要贬,要批评教育。这样才能抑恶扬善。这也是修志的宗者,论事的标准。从而也可以看出编委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是值得学习的。

《冯屯村志》人物Fengtunchunzhi

《冯屯村志》人物Fengtunchunzhi

  认真编审  严格把关  

Jiangsu Xuzhou Fengxian Fengtuncun 2020

《冯屯村志》/  总编 王辉

作为一部优秀村志,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全村百姓的的智慧和力量,倾注着全村百姓的心血和汗水,更得益于总编王辉先生的倾力付出,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

《冯屯村志》江苏省方志馆收藏证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教授讲:“大众史学在需要把历史叙事还原到亲历者们的切身感知、还原到总体历史图景、还原到根本价值关怀方面,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最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面,一点也不比对于更'专业化’学术写作的要求为低。”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到,大众史学异军突起,在普及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部村志,内容是否完整,史实是否准确,体例是否完备,地方“名”“特”是否突出,都应有高标准严要求,目标不一样,结果自然有差异。

《冯屯村志》的目标设定比较高,原因是江苏省及徐州市众多知名文史学者、专家担当了编修顾问,对这本村志寄予了厚望,总顾问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主、江苏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徐放鸣担任;编审由著名文史学家、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于盛庭和中华辞赋学会研究员张政先生担任,严把校对关,提高了出书质量。


《冯屯村志》顾问名单Fengtunchunzhi


《冯屯村志》编辑人员名单Fengtunchunzhi


对于这样一本有影响力的志书,徐州市文史学者张政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冯屯村赋》,作品被《中华词赋》刊登。

《冯屯村赋》张政Fengtunchunzhi


早在2019年,初版《冯屯村志》发行之时,许多村镇准备编写志书之际,这本村志就曾在徐州市引起了大范围轰动,彭城晚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彭城晚报》地理版Fengtunchunzhi




Wang hui, An strict historian

王辉,一个严谨的历史学者

编修村志有三大难:一是选配人员难,二是征集资料难,三是解决资金难。




打开地情详备人文厚重的《冯屯村志》,总编王辉的个人介绍几乎是空白的,找不到一个全面的介绍,只是在诗词篇中看到了他一点人生经历,两岁丧母,祖母养大,不负青春,从戎报国,令人心酸的苦难童年铸就了他坚强的品格,也演绎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近年来,王辉先生热爱经典国粹,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从《冯屯村志》再版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真正的热爱和担当,不负梦想,不负韶华,向阳而行,乘风破浪,不愧为徐州市史志学会副会长。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