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家乡在江西吉安,那里湖泊众多,多条水道在此汇集。那里的人们将其称为三江,也就是众多水道的总称。 诗人有一次经过这个三江渡,看见游客们熙熙攘攘,南来北往,这里的溪水一去不返。虽然令人感慨,但诗人也从中得到启迪,于是用诗行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下面介绍杨万里的一首七绝,对照鲜明,其中两个字更是点明了主题。 
三江小渡
宋代: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三江小渡故址在今江西吉水,此诗是杨万里在家乡期间所作。当时杨万里的父亲刚刚去世,他虽然刚进入仕途不久,却不得不回乡,为父丁忧三年。 父亲的离世,让诗人感受到人生无常,更体会到亲情的无价。此前他初入仕途,虽然才华出众,却深切地了解到宦海沉浮的凶险。 诗人好不容易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正想为国尽力之时,父亲的去世,让他不得不匆匆赶回家。一时间,人生好像又重新失去了方向,他也感到非常迷茫。 
这首诗的大意是:溪水流过小桥后一去不返,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友情应像山溪上的摆渡一样,不管风吹浪打,却依然存在。 前两句描写渡口的景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将,指流过。溪水静流、小桥矗立,短篙撑开、小舟荡漾。 诗人眼前出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芸芸众生、南腔北调,离开了三江渡,还要经过各种险滩,真正能安全顺利地到达终点的,都是好样的! 
后两句抒写诗人的感受,“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诗人24岁就登进士第,之后不久便被提拔为国子博士,担任教授职务,也慢慢地接近朝堂中心。 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同时也看清了各种尔虞我诈。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更让他认识到人世间真情的可贵。 
诗人将友情比作“山溪渡”,非常具有创意,既形象生动,又很贴切。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很多事情,也会走过各种地方,还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擦肩而过,有些人也如过眼云烟,而有些友情却是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人生就像渡口上的一位过客,也许走过路过,就再也不会返回。但山溪渡依然千百年矗立在此,诗人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也能如它那样,熬得过风雨交加,也经得起流水的冲刷。 
纵览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远。作者先铺叙了渡口周边的环境,描绘了一幅依依不舍的送别画面。然后采用比喻手法,同时将首句中的“溪水不复回”,与尾句的“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让主题更加突出。 同时读者还会细思,全篇的诗眼就是“交情”二字,作者正是围绕着这一关键词展开。杨万里不愧为诚斋体的创始人,他观察细致,描写细腻,从简单的自然现象中,发现深刻的道理,令人读后深受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