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原本“春梦了无痕” 且道“天凉好个秋”(五)美食扬州

 江山携手 2021-04-18

  扬州文化的内涵是道不尽的。其中,美食文化便是其中绮丽的一篇。

   扬州被定位“精致扬州”,我觉得是很准确的。这不仅仅指它的城市规划、建筑,还体现在美食上,也是扬州人生活方式的写照。   

   前面说了, 扬州人讲究“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喻“早上吃早茶,晚上泡个澡”或者泡个脚。所以早茶和点心,也就是说“吃”,扬州人是很讲究的。我记得,堂姐那一代的老扬州每天还要吃个“下午茶”呢。

     扬州人“吃早饭”谓之“吃早茶”。乍一听不太妥帖。茶怎么吃呢?早上就喝茶吗?其实这里的茶不仅仅指茶水,还包括茶点。早茶里肯定是既有好茶又有好点心。扬州以其皮薄、汁浓、味鲜的各色点心闻名,俗语道:“川菜扬点”。

   除了点心小吃,扬州菜(淮扬菜)也堪称翘楚: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

   淮扬菜特点是: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做工精细,特别讲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态和雕刻;选料讲究时令新鲜,原料以河鲜比重较大。著名菜肴有清炖狮子头、大煮干丝、软兜长鱼(黄鳝)、平桥豆腐等。 

   淮扬菜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里我只说说扬州早茶吧。    

   关于早茶,不得不提到老字号“富春茶社”。但现在,实际上无论扬州本地人还是外地老客人,都对“富春”的质量、环境和服务失望之极。于是“冶春”“锦春”异军突起。

    “锦春”就座落在东关街(东门遗址)、东关古渡附近的泰州路上——




   客人落座,首先奉上一壶(盏)绿茶。接着几小碟开胃小菜(扬州名酱菜),几盘凉菜,其中水晶肴肉是必有的。食客们搛一块半透明的肴肉,配以鲜姜丝,蘸着镇江香醋,在咀嚼的同时呷一口热茶,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在接下来的热菜当中,淮扬名菜“大煮干丝”一定要品尝。大煮干丝是一道功夫菜,用上好的豆腐方干,平批成薄片再切成细丝,配以绿叶菜心、鸡肉丝、香菇、鲜虾仁等,用鸡汤烧煮而成。干丝绵软爽口,配料色彩鲜明,汤汁醇厚味美,堪称保健佳品,深得食客的推崇。

  “三丁包”是扬州包子里最具特色的。所谓“三丁”,即猪肉丁、鸡肉丁及笋丁,其调制秘而不宣。面点中最奇妙的要数翡翠烧卖,用小青菜做馅心,出笼后依旧碧绿如初,酷似翡翠,由此而得名。让食客体验最惊险的应是蟹黄汤包。薄如纸张的包皮内一“腔”鲜汤,别说吃就连在笼中移一移都需要技巧。因此,就有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扫光”的要诀。初食此物出“洋相”者不是一二,皮破汤漏的、汤汁飞溅的、心急烫伤的惊险百出,但来者却无怨无悔。

   之前没有留照意识,只有最近在“锦春”一次拍了图片。


     东关街上这家“皮包水”饭店,很有特色。只要进去过的人都会记住它——





不单单是他家的饭菜点心—— 





更主要的是这块牌子(从中也看出了扬州人性格的另一面了吧?)——

   “ 扬州炒饭”不仅国内闻名,甚而走向世界了。按字面看,扬州炒饭,必定源自扬州。其实不然。在淮扬菜系里并无它的记载。扬州炒饭是后来者的创作。是怎样的始作俑者,在怎样的机缘巧合诞生出了这个“炒饭”?没准儿是在巴黎哪个中国餐馆里“炮制”出的呢!但,这都不打紧。重要的是扬州炒饭受到了追捧!于是,扬州人当然也就势顺杆儿爬咯——


     “豆腐脑”也是兼容来的小吃——



      

    东关街上的酒坊(人工酿制)——



姜糖,已成全国各地老街的共同“特产”了——


   牛皮糖倒是扬州的传统特产。著名的牌子是“绿叶牌”。早在清朝乾隆、嘉靖年间便面市扬州了。只是现在人怕吃糖了。


   扬州的酱菜是很有名的。带有南方特点:不太咸。鲜甜爽口。一碗白粥,配一碟小菜,那叫一个赞(扬州音“攒”)!尤其“三和”“四美”品牌的。小时候最喜欢那种“宝塔菜”,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菜做的?怎么长的?怎么就长成个宝塔状呢?到现在也没弄清楚答案。下次去扬州一定专门问问,或者知道的朋友请赐教。


   藕粉圆子是扬州一带的传统小吃,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藕粉圆子圆滑透明,富有弹性,柔软细嫩,呈咖啡色,其味清甜爽口,沁人心脾。
   春雨里,在东关街这家店里要一碗藕粉圆子,暖胃暖心——


      东关街上的小吃、菜馆鳞次栉比。如果你都想尝尝,建议你边逛边吃,每次浅尝辄止。这样既品尝了美食,又不致撑得走不动路。

    这家小吃店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豆腐脑、牛肉汤和烧饼。看得出,这里原是一户住家:典型的老户(也算是大户)人家,前后进宅子之间有一天井。一下忆起了堂姐家的老宅。




        肚子其实并不饿。只是想坐下来,歇歇脚,看看雨中的东关,发发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