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实验:念头从哪里来?

 天地虚怀xia 2021-04-18

  念头(妄念,心念,心相续,甚至于思想等的统称)是很细微的东西,你问一个从没有观过内心的人,他多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没有念头啊!——一个真的没有什么念头的人,应该都是登地的菩萨了吧?所以我每次碰到这种人,都不由心生悲悯。好不容易劝他/她坐下来静一会儿,又会大惊小怪地嚷嚷,不打坐还好,一打坐,东想西想,心里乱得很。人家自己很肯定地得出结论:自己不适合打坐。根本不听你劝说,更不肯听信“发现自己心里乱是个很大的进步”之类的话。刚强众生若此,只能摇头叹息:机缘未到,接着苦吧。

  打坐对付念头,可说是“持久战”,我们每一个号称修行的人大都还陷在念头里“苦苦”挣扎吧?可是,念头从哪里来的?我有时发现,七百年的谷子八百年的糠,不打坐还好,一打坐,全想起来了!它们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最初对念头感兴趣,是看一本关于瑜伽理论方面的书,说一个人能在十秒钟内没有念头,就如何了得;在十几分钟内没有念头,更是如何如何......我很好奇,这有何难?不就是几秒钟内啥也不想吗?放下书,坐下,别说,还真是难于上青天!妈妈呀,我憋足了劲不呼吸,想让自己哪怕一秒钟内“大脑一片空白”,怎么也做不到!这下子被惹急了,不下座,一直在那里“拼搏”,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终于有那么三二秒钟的时间内做到什么也不想——那时还根本不懂打坐,修行,学佛,提起这些还觉得热衷此道的人一定是有毛病呢。可是,就这一次不经意的实践,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那一天,我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轻松,明亮,即便这道闪电一闪即逝,却照亮了我的生命,成为我如今打坐修行的最初启动因子之一。

  也由于我有了这份经验,开始打坐,就很少参考什么固定的程序:直接观心,截住念头,所谓的香象过河,截流而过。虽然成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进步也很快。记得初学“中阴”(不是中阴身)这个词时,很快迷上了这个概念的应用。生与死之间的“中阴身”阶段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其他方面的中阴我也痴迷地思考很久,比如,黑与白之间有中阴吗?我的研究课题解决了手性起源的问题,但是,在非手性和手性之间的“中阴”状态是什么?这个问题对量子物理学家来说,是个难解之谜;但对我这个没有物理背景的人来说,能就自己的研究提出这个问题令当时的国际合作小组领导人大为吃惊,他承诺会给我好好解释这个问题,可惜,如我所料,无常到,这位教授很快去世了。另外,我的念头如河流一样,怎么也没个停留的时候,我如何下手截住它们呢?反复琢磨后,发现,念头与念头之间也有“中阴”,就是两个念头之间的空隙,尽量停留在那里久一些,效果非常好。自己对这个发明得意了没几天,就在南师的书里看到“三际托空”这个法门,嗨,人家早就有了!但是,仍然高兴不已,这验证了我的方法是对的嘛!所以,我的修行过程非常有趣,充满了“创造”的快乐——其实,是自己知道的少,每每都认为是自己的“独创”,现在想来让人笑掉大牙——万千法门,早被诸佛菩萨说得通通透透,怎么可能由我来“发现”呢?但是,每一个法门对初学者来说,就是新的,也不为过。所以,也别太妄自菲薄,本人就是这样自大里夹裹着自信开始了快乐而有趣的修行之旅。所以,我个人的体会,修行还是多动脑筋,多思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解脱的过程应该是灵活而充满乐趣的,完全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指导,将佛菩萨,善知识的教诲当成知识和教条去领会,而没有自己的再创造,一定少了很多乐趣。但这么做也有缺点,那就是很难轻易听信他人之言,凡事要自己验证;一直渴望有个上师给我做个皈依,但一得知,皈依后,要绝对地服从上师,不能有丝毫怀疑和违背,否则就会造很大恶业,想想自己这幅叛逆的德性,要找到能让我如此信服的上师,至少目前,我的业障深厚,还没戏。这样的具格上师肯定有,可惜,我哪有那个福气呀?等磕满十万个大头再看吧。

  那么,这么多的念头从哪里来的呢?为了得到答案,也做了好长时间的实验。

  第一种,是从五根来的。比如,打坐时听到鸟叫声,立刻脑子里想起了关于鸟的趣事,或者与这件趣事相关的人和事;还有,刚治疗完牙齿,打坐时静下来治疗过的部位不舒服,马上就联想起相关的感受、医生的态度等等;说起来很容易,我当初追寻念头的源头时且费了点劲:往往念头过去了,才懊恼地想,又打妄想了!(“念起即觉”,是需要有了一定功夫才能做到的。)只好耐心地慢慢往回寻找,几次之后,终于明白了,心里很高兴。这样有助于在外界的声音或者身体的觉受一起来时,就提高警惕,别跟着跑的太远。您可千万别小瞧这些小实验,觉得这么简单的东西我有点小题大做——据我所知,多数人的观心功夫不怎么样,这些东西所谓简单,是理论上简单,做到并不是很容易(这么说的前提是您和我是差不多的一般根器的人,大根器的除外),有了这个过程,再对付念头就有了优势。就好象数学课,老师讲的例题,听起来很容易,但做题时还是比较难,多练习几次后,就好多了。

  第二种,端坐紫金莲,六根摄住,可是,没多久,还是跑出来各种念头。这个,我觉得一念无明是否指的就是这类念头?“知幻即离”,但有的念头很缠人,离不开!我的办法是索性看着它完整地呈现,表演个够,顶多两三次,就不再来了。这个办法是和克里希纳穆提学来的。反正不能躲开和压下来,那样更糟糕。这类念头还分两类,一类与你近来很上心的事情有关,这个好理解;另一类,则完全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也出现在脑海中,有时会忍不住笑了起来,越深入的静定,这类念头越频繁出现。所以是好事情。

  自己这个实验做了很久,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今天写的时候,实在觉得很简单。请大家别笑话我,我确实通过这个过程在观心方面进步很大。而修行没有观心的功夫,只能最后修成魔,没有进步还是好结果呢。通过网络交流,看到太多不在观心下功夫的在/出家修行的人,实在可惜。

  再三强调,我这可是在心地上下的功夫啊,虽然看起来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