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这个问题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并且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原因就在于,湿气难根除,并且还在不断的出现、增加,简直黏人到了极点。 这么多年来,湿气排不出又利用不了,逐渐让人变的又丑又胖,身体遇到了数不清的不适。 想要彻底打破湿气带来的各种困境,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湿气很大原因是由于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好导致的。 四个饮食习惯,让湿气越来越重: 一、吃单一的肉食 身边有人沉迷于吃肉,根本不碰一点素食,只要有肉吃就很满足了。 平时有聚餐的时候,也总是挑选喜欢吃的肉食,并且以此作为炫耀个性的资本。 但是在营养学家看来,这样的饮食方式,会让身体摄入营养不均衡,以至于缺乏某些人体必需的营养。 而且吃再多的肉,人也不会立刻就变的强壮,反而会引来湿邪,造成身体出现过重的湿气。 二、吃的太油腻 总有人就好吃油腻的食物,越是肥、腻,经过油煎、油炸,越是味道美味,让人着迷。 只是吃的太油腻,长此以往会造成脾虚的症状,脾胃正是运化水湿的器官,若无法正常运行,水湿就会滞留在体内。 水湿排泄不出,人体受湿邪的影响就会增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湿气重的表现。 三、偏爱辛辣食物 口味这种事,真的是见仁见智,每个人的口味都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 不过如果硬是要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可能就是“好吃”了,辛辣的食物自然好吃。 很多食物,只要符合“辣”这个标准,至少在一部分人群中是受欢迎的,比如麻辣香锅、重庆火锅、各色川菜湘菜等。 只是这些辛辣食物一旦过度食用,将会导致内热滋生,从而引发湿邪出现。 四、每顿都吃撑 要想保证每天的水湿代谢是正常的,就要养好脾胃,让脾胃功能不断强大。 首先,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管理饮食上,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脾胃健康。 可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却会造成脾胃更容易受损,比如每天都吃的太撑。 饮食没有节制会有多大的危害,很多肥胖的人都是见证者,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体内的湿气在不断的滋生。 湿气严重有三个常见症状,需警惕: 症状1:严重的怕冷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天气转凉,妈妈就会因为担心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多穿几件衣服。 但有一种冷,叫穿的再多也冷,这种冷是由于体内湿气太重造成的。 这种情况就相当于里面穿了件湿衣服,外面不管再怎么加衣服,身体依旧会感到湿、冷。 不光是身体冷,双手、手脚会更冷,因为这两处最怕冷,受湿气的影响也最大。 症状2:颈椎不适 对于像小编这样经常面对电脑打字的人来说,颈椎经常发生不适,已经习惯了。 一天之中,除了上厕所、接水、睡觉、走路的时间,其余时间都贡献给了椅子,坐着的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 所以肩膀不适、颈椎不适、胳膊酸疼是常有的事,可从来没想到这种情况和湿气有关系。 因为身处于南方,每天都生活在阴冷、潮湿的气候下,更容易受到寒邪之气的入侵,导致颈椎发生不适。 症状3:腰部赘肉多 虽然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小腹有多少赘肉,但是换衣服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揪起腰间一团肥肉。 不知不觉这团肥肉已经成形了,完全不觉得是多出来的,仿佛和整个身体都融为了一体。 以至于我一直认为这是肥胖导致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湿气在皮下堆积造成的水肿。 这是一种虚胖的症状,罪魁祸首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湿气,并且我们平时总感觉懒散、不想动,也是湿气在影响我们。 推荐祛湿茶——乌草根砂仁茶 除湿气,薏仁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常常可以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单纯的吃薏仁,祛湿的目的很难达到,所以利用薏仁和赤小豆的搭配,制成赤小豆薏米粥,作为每天的食疗,用于祛湿。 还可以将薏仁和火麻仁、栀子、砂仁、甘草、陈皮、茯苓、藿香、乌草根、莱菔子、紫苏、佛手搭配起来制成茶。 这杯乌草根砂仁茶,每天只需要喝两杯,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了。 推荐祛湿运动——瑜伽 即便不是为了除湿,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做运动,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做运动,是一件好事。 经常有做运动习惯的人,身体的湿气也严重不到哪去,或许根本就没有。 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做运动将毒素、废物、湿气一股脑排泄出去,是有现实依据的。 慢跑、瑜伽、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每天来回的做几遍,相信祛湿功效是极好的。 推荐祛湿招——蒸汗 1、蒸汗 蒸汗是一种坐着就能排毒、流汗的运动方式,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金钱,甚至是力气。 尤其适合一些宅男宅女,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动,轻轻松松就能达到排湿效果。 不管是湿蒸还是干蒸,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只要能把湿气排出,都是任凭自己的选择。 2、艾叶泡脚 泡脚这件事,谁曾经没有做过?确实能够消除身体的疲劳,帮助更快的入眠。 现在又发现用艾叶水泡脚,还能帮助湿气重的人除湿,只要每周泡一次就行。 ![]() 艾叶性温热,属于极阳之物,艾叶水用来泡脚,最适合于驱散寒湿之气了。 |
|